一种基于养殖池的自动增氧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1922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养殖池的自动增氧装置,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第一圆管、第一转轴、若干个展开机构、氧气泵和第二驱动机构,第一圆管竖直转动设置在养殖池的外侧,第一圆管内竖直滑动设置有圆杆,圆杆的上端水平固设有延伸板,第一转轴竖直转动设置在延伸板上,第一转轴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块,第一转轴上滑动设置有第二圆管,展开机构包括支撑杆和第五连杆,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二圆管的外侧,另一端的端部连接有曝气头,第五连杆铰接在支撑杆和固定块之间,氧气泵固设在延伸板上,氧气泵与若干个曝气头相连通,第二驱动机构能够带动第二圆管竖直上下滑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根据养殖池的大小和实际水深调整增氧的位置。整增氧的位置。整增氧的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养殖池的自动增氧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水产养殖
,涉及一种基于养殖池的自动增氧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养殖池模式的日益推广和普及,水产养殖的密度不断提高,养殖池的增氧是影响养殖成败的重要因素,低溶氧会导致养殖物生长缓慢,养殖池水质的恶化,甚至缺氧死亡。
[0003]在现有技术中,水产养殖的增氧方法主要是通过人工将一个个连通有氧气管的曝气头沿着养殖池的边沿放入水底,当养殖池尺寸较大时,需要放置很多个曝气头,操作繁琐,同时高度位置较为固定,不能根据养殖生物、规格、密度对曝气设施进行针对性的自动调节,导致水中的溶解氧的含量不足或分布不均匀,影响养殖物的生长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养殖池的自动增氧装置,能够根据养殖池的大小和实际水深调整增氧的位置,确保溶解氧分布均匀,操作简单。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基于养殖池的自动增氧装置,包括:第一圆管,所述第一圆管通过底座竖直转动设置在养殖池的外侧,所述第一圆管内竖直滑动设置有圆杆,所述圆杆的上端延伸至第一圆管外且端部水平固设有延伸板;
[0007]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竖直转动设置在延伸板的下侧面上,所述第一转轴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块,所述第一转轴上滑动设置有第二圆管;
[0008]若干个展开机构,若干个所述展开机构沿周向设置在第二圆管的外侧壁上,所述展开机构具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二圆管的外侧,另一端倾斜向下且端部通过拉绳连接有曝气头;第五连杆,所述第五连杆的一端铰接在支撑杆上,另一端铰接在固定块上;
[0009]氧气泵,所述氧气泵固设在延伸板上,所述氧气泵通过管子与若干个曝气头相连通;
[0010]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圆管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带动圆杆竖直上下滑动;
[0011]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转轴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带动第二圆管竖直上下滑动。
[0012]上述的一种基于养殖池的自动增氧装置中,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
[0013]第一内螺纹管,所述圆杆上设有第一限位凸沿,位于第一限位凸沿下方的圆杆上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第一内螺纹管同轴转动设置在第一圆管的上端,所述第一内螺纹管通过第一外螺纹与圆杆螺纹连接;
[0014]两个滑槽,两个所述滑槽沿长度方向对称开设在第一圆管的内侧壁上;
[0015]两个限位块,两个所述限位块对称固设在圆杆的下端,两个所述限位块和两个滑槽一一对应,所述限位块滑动设置在相对应的滑槽内;
[0016]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设置在第一圆管上,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能够带动第一内螺纹管转动。
[0017]上述的一种基于养殖池的自动增氧装置中,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
[0018]第二齿圈,所述第二齿圈同轴固设在第一内螺纹管的外侧;
[0019]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设在第一圆管的外侧,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第二齿圈啮合连接。
[0020]上述的一种基于养殖池的自动增氧装置中,所述第二驱动机构包括:
[0021]第二内螺纹管,所述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二限位凸沿,位于第二限位凸沿和固定块之间的第一转轴上设有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二内螺纹管通过第二外螺纹与第一转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圆管的上端同轴固设在第二内螺纹管的下端;
[0022]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固设在延伸板上,所述第三电机与第一转轴传动连接;
[0023]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设置在延伸板和第二内螺纹管之间,当第一转轴转动时,所述限位结构仅能使第二内螺纹管上下移动。
[0024]上述的一种基于养殖池的自动增氧装置中,所述限位结构包括:
[0025]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在延伸板的下侧面上,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二内螺纹管的外侧,所述第一连杆的另一端和第二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一起;
[0026]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铰接在延伸板的下侧面上,所述第四连杆的一端铰接在第二内螺纹管的外侧,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和第四连杆的另一端铰接在一起。
[0027]上述的一种基于养殖池的自动增氧装置中,所述第一圆管的外侧同轴固设有第一齿圈,所述养殖池的外侧固设有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固设有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和第一齿圈啮合连接。
[002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9]1、将自动增氧装置安装在指定的养殖池外侧,根据养殖水产的数量要求,向箱养殖池内加入适量的水,初始状态,若干个曝气头均位于养殖池的正上方,支撑杆的外端倾斜向下靠近第一转轴,减小体积,当需要增氧时,启动第二驱动机构,带动第二圆管向下滑,支撑杆在第五连杆的作用下向外展开,支撑杆外端的曝气头逐渐靠近养殖池的侧壁,避免曝气头受到水流作用不断晃动,惊扰养殖水产,然后通过第一驱动机构,带动圆杆向下滑动,使若干个曝气头进入水下,启动氧气泵,根据养殖池内的水深调节曝气头的位置,使水中的溶解氧分布均匀,提高养殖水产的生长效率;
[0030]2、通过第一驱动单元,带动第一内螺纹管转动,由于圆杆下端的两个限位块滑动设置在两个相对应的滑槽内,滑槽限制限位块和圆杆发生转动,使圆杆仅能沿着长度方向上下移动,改变支撑杆外端曝气头的高度位置,操作简单;
[0031]3、当圆杆需要上下移动时,启动第二电机,带动第二齿轮转动,通过第二齿圈带动第一内螺纹管转动,带动圆杆上下移动,结构简单,传动效率高;
[0032]4、启动第三电机,带动第一转轴转动,在限位结构的作用下,使第二内螺纹管仅能沿着第一转轴的长度方向上下移动,同时带动第二圆管上下移动,根据需要控制若干个支撑杆的收缩和展开,还能适应不同尺寸的养殖池;
[0033]5、初始状态,若干个支撑杆处于收缩状态,第二内螺纹管靠近第二限位凸沿,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夹角较小,当第一转轴顺时针转动时,第二内螺纹管跟着转动,由于第一连杆和第三连杆的一端分别铰接在延伸板上,使第二内螺纹管仅能沿着第一转轴的长度方向向下移动,带动第二连杆和第四连杆跟着向下移动,此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之间的夹角逐渐增大;同理,当第一转轴逆时针转动时,带动第二内螺纹管向上移动,此时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之间的夹角逐渐减小,通过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第四连杆形成的折叠结构,实现第二内螺纹管正常上下移动,稳定可靠;
[0034]6、当需要对养殖池进行清洗时,启动第一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通过第一齿圈带动第一圆管转动,带动延伸板和第一转轴转动至养殖池外,避免若干个支撑杆干扰,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0035]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养殖池的自动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圆管(2),所述第一圆管(2)通过底座(21)竖直转动设置在养殖池(1)的外侧,所述第一圆管(2)内竖直滑动设置有圆杆(3),所述圆杆(3)的上端延伸至第一圆管(2)外且端部水平固设有延伸板(5);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6)竖直转动设置在延伸板(5)的下侧面上,所述第一转轴(6)的下端设置有固定块(64),所述第一转轴(6)上滑动设置有第二圆管(65);若干个展开机构,若干个所述展开机构沿周向设置在第二圆管(65)的外侧壁上,所述展开机构具有:支撑杆(66),所述支撑杆(66)的一端铰接在第二圆管(65)的外侧,另一端倾斜向下且端部通过拉绳(67)连接有曝气头(671);第五连杆(661),所述第五连杆(661)的一端铰接在支撑杆(66)上,另一端铰接在固定块(64)上;氧气泵(4),所述氧气泵(4)固设在延伸板(5)上,所述氧气泵(4)通过管子与若干个曝气头(671)相连通;第一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圆管(2)上,所述第一驱动机构能够带动圆杆(3)竖直上下滑动;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在第一转轴(6)上,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能够带动第二圆管(65)竖直上下滑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养殖池的自动增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内螺纹管(23),所述圆杆(3)上设有第一限位凸沿(31),位于第一限位凸沿(31)下方的圆杆(3)上设有第一外螺纹(32),所述第一内螺纹管(23)同轴转动设置在第一圆管(2)的上端,所述第一内螺纹管(23)通过第一外螺纹(32)与圆杆(3)螺纹连接;两个滑槽(25),两个所述滑槽(25)沿长度方向对称开设在第一圆管(2)的内侧壁上;两个限位块(33),两个所述限位块(33)对称固设在圆杆(3)的下端,两个所述限位块(33)和两个滑槽(25)一一对应,所述限位块(33)滑动设置在相对应的滑槽(25)内;第一驱动单元,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设置在第一圆管(2)上,所述第一驱动单元能够带动第一内螺纹管(23)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霞徐志进马雪彬李伟业殷小龙王易帆陈爽邱豪军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舟山市水产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