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施工车辆发动机噪声的消声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1907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消声器的技术领域,公开了降低施工车辆发动机噪声的消声器,包括消声筒,消声筒中具有供噪声以及尾气流动的消音腔,消音腔包括首段消音段、多个频段消音段以及尾段消音段;首段消音段的内侧壁上设有首段消音层,频段消音层的内侧壁上设有频段消音层,尾段消音段的内侧壁上设有吸收衰减后的各种频段噪声的尾段消音层;多个频段消音段吸收的噪声的频段范围逐渐缩小;首段消音段设有入流口,尾段消音段设有排出口,排出口连接有排出管;消声器主要为了消降中低频噪声,设计消声值25分贝以上,通过首段消音段、多个频段消音段以及尾段消音段依序对噪声进行吸收等,大大消降噪声,可以有效地对施工车辆发动机发出的噪声进行消降。行消降。行消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降低施工车辆发动机噪声的消声器


[0001]本专利技术专利涉及消声器的
,具体而言,涉及降低施工车辆发动机噪声的消声器。

技术介绍

[0002]在施工场地中,需要配置各种固定位置的施工车辆,例如水泥搅拌机等等,施工车辆在进行施工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较大的噪声,导致整个施工场地噪声较低,不仅影响施工人员的作业以及交流,且对周围环境也造成较大的影响。
[0003]现有技术中,施工车辆的主要噪声源之一为自身发动机的辐射噪声,目前,还没有对施工车辆发动机发出的噪声进行消降的消声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降低施工车辆发动机噪声的消声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未能有效对施工车辆发动机发出的噪声进行消降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是这样实现的,降低施工车辆发动机噪声的消声器,包括消声筒,所述消声筒中具有供噪声以及尾气流动的消音腔,沿着噪声以及尾气的流动方向,所述消音腔包括首段消音段、多个频段消音段以及尾段消音段;
[0006]所述首段消音段的内侧壁上设有吸收各种频段噪声的首段消音层,所述频段消音层的内侧壁上设有吸收特定频段范围的频段消音层,所述尾段消音段的内侧壁上设有吸收衰减后的各种频段噪声的尾段消音层;沿着噪声以及尾气的流动方向,多个所述频段消音段依序布置,且多个所述频段消音段吸收的噪声的频段范围逐渐缩小;
[0007]所述首段消音段设有入流口,所述入流口通过连接管的施工车辆发动机的排烟管连接,所述尾段消音段设有排出口,所述排出口连接有排出管。
[0008]进一步的,沿着噪声以及尾气的流动方向,所述首段消音段与频段消音段之间具有整流消音段,所述整流消音段内设有对噪声的流动途径进行阻挡的阻挡结构,所述整流消音段分别连通所述首段消音段以及频段消音段。
[0009]进一步的,所述整流消音段的直径分别小于首段消音段以及频段消音段。
[0010]进一步的,所述频段消音段与尾段消音段之间设有入射腔,所述入射腔内设有对噪声进行缓冲以衰减噪声的缓冲结构。
[0011]进一步的,所述首段消音段与尾段消音段之间设有五个所述频段消音段。
[0012]进一步的,所述消声筒呈直筒状,其呈水平横状布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阻挡结构包括多层设置在整流消音段内的隔断层,所述隔断层的外周与整流消音段的内侧壁连接,沿着噪声以及尾气的流动方向,多个所述隔断层之间间隔布置,相邻的隔断层之间具有隔断区域;所述隔断层中设有多个通孔,相邻的隔断层之间的通孔错位布置;沿着噪声以及尾气的流动方向,所述整流消音段具有位于阻挡结构后方的空置段。
[0014]进一步的,所述隔断层中填充有滤棉层,所述滤棉层的外周抵接在整流消音段的内侧壁;所述滤棉层的内部设有中空层,所述中空层沿着整流消音段的径向扩张呈扁平状;所述滤棉层的外周具有环绕在中空层外周的外环层,所述外环层抵接在整流消音段的内侧壁;
[0015]所述外环层具有多个导流孔,所述消音筒中设有多个导流道,多个所述导流道环绕在整流消音段的外周布置,所述导流道的内端贯穿整流消音段的内侧壁,形成内开口,所述内开口与导流孔正对流通;所述导流道的外端贯穿整流消音段的内侧壁,形成外开口,所述外开口连通空置段。
[0016]进一步的,所述入射腔的前端朝内收缩,形成前端缩腔,所述入射腔的后端朝内收缩,形成后端缩腔,所述入射腔的中部朝外扩展,形成中部扩腔,所述中部扩腔的直径分别对于前端缩腔的直径以及后端缩腔的直径;所述中部扩腔的内侧壁凸设有多个相间隔布置的凸起。
[0017]进一步的,所述后端缩腔的后端中设有后端板,所述后端板的外周连接在后端缩腔的内侧壁,所述后端板朝后弯曲凸出呈球面状,所述后端板中设有多个后透孔,所述后端板包围形成有前端开口的后包腔,所述后包腔中填充有活性炭;
[0018]所述前端缩腔的前端中设有前端板,所述前端板的外周连接在后端缩腔的内侧壁,所述前端板朝前弯曲凸出呈球面状,所述前端板中设有多个前透孔,所述前端板包围形成有后端开口的前包腔,所述前包腔中填充有活性炭,所述前包腔的后端开口与后包腔的前端开口之间具有空置间隔。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降低施工车辆发动机噪声的消声器,主要为了消降中低频噪声,设计消声值25分贝以上,通过首段消音段、多个频段消音段以及尾段消音段依序对噪声进行吸收等,大大消降噪声,可以有效的对施工车辆发动机发出的噪声进行消降。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降低施工车辆发动机噪声的消声器的主视示意图;
[0021]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整流消声段的剖切示意图;
[0022]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入射腔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4]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0025]本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
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0026]参照图1

3所示,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较佳实施例。
[0027]降低施工车辆发动机噪声的消声器,包括消声筒,消声筒中具有供噪声以及尾气流动的消音腔,沿着噪声以及尾气的流动方向,消音腔包括首段消音段101、多个频段消音段103以及尾段消音段105。
[0028]首段消音段101的内侧壁上设有吸收各种频段噪声的首段消音层,频段消音层的内侧壁上设有吸收特定频段范围的频段消音层,尾段消音段105的内侧壁上设有吸收衰减后的各种频段噪声的尾段消音层;沿着噪声以及尾气的流动方向,多个频段消音段103依序布置,且多个频段消音段103吸收的噪声的频段范围逐渐缩小。
[0029]首段消音段101设有入流口,入流口通过连接管的施工车辆发动机的排烟管连接,尾段消音段105设有排出口,排出口连接有排出管。施工车辆发动机的排烟管直接与入流口连接,尾气以及噪声通过入流口进入消声器内,经过消音处理后,再由排出管排出。
[0030]上述提供的降低施工车辆发动机噪声的消声器,主要为了消降中低频噪声,设计消声值25分贝以上,通过首段消音段101、多个频段消音段103以及尾段消音段105依序对噪声进行吸收等,大大消降噪声,可以有效的对施工车辆发动机发出的噪声进行消降。
[0031]首段消音层、频段消音层以及尾段消音层等是可以对噪声进行消降的消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降低施工车辆发动机噪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消声筒,所述消声筒中具有供噪声以及尾气流动的消音腔,沿着噪声以及尾气的流动方向,所述消音腔包括首段消音段、多个频段消音段以及尾段消音段;所述首段消音段的内侧壁上设有吸收各种频段噪声的首段消音层,所述频段消音层的内侧壁上设有吸收特定频段范围的频段消音层,所述尾段消音段的内侧壁上设有吸收衰减后的各种频段噪声的尾段消音层;沿着噪声以及尾气的流动方向,多个所述频段消音段依序布置,且多个所述频段消音段吸收的噪声的频段范围逐渐缩小;所述首段消音段设有入流口,所述入流口通过连接管的施工车辆发动机的排烟管连接,所述尾段消音段设有排出口,所述排出口连接有排出管。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降低施工车辆发动机噪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沿着噪声以及尾气的流动方向,所述首段消音段与频段消音段之间具有整流消音段,所述整流消音段内设有对噪声的流动途径进行阻挡的阻挡结构,所述整流消音段分别连通所述首段消音段以及频段消音段。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施工车辆发动机噪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整流消音段的直径分别小于首段消音段以及频段消音段。4.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降低施工车辆发动机噪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频段消音段与尾段消音段之间设有入射腔,所述入射腔内设有对噪声进行缓冲以衰减噪声的缓冲结构。5.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降低施工车辆发动机噪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首段消音段与尾段消音段之间设有五个所述频段消音段。6.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降低施工车辆发动机噪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消声筒呈直筒状,其呈水平横状布置。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降低施工车辆发动机噪声的消声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挡结构包括多层设置在整流消音段内的隔断层,所述隔断层的外周与整流消音段的内侧壁连接,沿着噪声以及尾气的流动方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立建徐亚非周保生张子阳高鑫磊翁履谦丁莉王睿韩天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航天新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