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病智能诊断辅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18601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脑血管病智能诊断辅助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该脑血管病智能诊断辅助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所述伸缩气缸顶端通过固定板分别连接在升降板的底端两侧,所述升降板顶端中部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块,所述立柱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床面的底端前后两侧,所述第一床面的两端均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床面。通过使结构改变自身形状,在类似椅子和病床之间相互切换,可以方便一些病况严重的患者也能轻松地躺在结构上,大大的减轻了医护人员负担的同时,也可以让患者有个更舒适的姿势进行诊断检查,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给病人及医护人员带来便利。给病人及医护人员带来便利。给病人及医护人员带来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脑血管病智能诊断辅助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具体为脑血管病智能诊断辅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脑血管病,泛指脑部血管的各种疾病,包括脑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狭窄、闭塞、脑动脉炎、脑动脉损伤、脑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脑动静脉瘘等,其共同特点是引起脑组织的缺血或出血性意外,导致患者的残废或死亡,发病率占神经系统总住院病例的1/4~1/2,脑血管病在诊断时,通常会采用头颅ct和头颅磁共振等方法。
[0003]在进行头颅ct和头颅磁共振时,通过需要让病人躺好在床上,然后将病人送入仪器中进行检测,但是现有的病床无法进行调节,有些患者病况严重,无法直接躺在病床上,需要多名医护人员一同帮忙搀扶才能顺利躺好,较为费时费力,而且对病人也极为不舒服。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脑血管病智能诊断辅助装置,解决了病床无法进行调整和病人难以躺下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脑血管病智能诊断辅助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两侧均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脑血管病智能诊断辅助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气缸(5),所述伸缩气缸(5)顶端通过固定板分别连接在升降板(6)的底端两侧,所述升降板(6)顶端中部设置有卡槽(9),所述卡槽(9)的内部转动连接有转动块(10),所述转动块(10)顶端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立柱(20),所述立柱(20)的顶端分别固定连接在第一床面(21)的底端前后两侧,所述第一床面(21)的两端均通过转轴(25)连接有第二床面(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血管病智能诊断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底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滚轮(2),所述底板(1)正下方位置处设置有两条导轨(3),所述导轨(3)的上表面中部均设置有滚轮槽(4),所述滚轮(2)均滑动设置在滚轮槽(4)的上端。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血管病智能诊断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顶端四角处均固定连接有导柱(7),所述导柱(7)的中部均滑动连接有轴套(8),所述轴套(8)的外壁分别固定连接在升降板(6)的内部四角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脑血管病智能诊断辅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板(6)上端一侧固定连接有第一电机(11),所述第一电机(11)驱动端贯穿升降板(6)的内部一侧并固定连接有主动轮(1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峰
申请(专利权)人: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