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腔室结构的益生菌微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18064 阅读:6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多腔室结构的益生菌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海藻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2)将三种益生菌分别溶于海藻酸钠溶液;(3)将三种溶有益生菌的海藻酸钠溶液分别推入气体剪切加工装置的三腔室针头中,在气体剪切力的作用下形成微液滴,滴入固化液中形成微球;(4)最后用蒸馏水反复洗涤得到负载三种益生菌的多腔室微球。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气体剪切力形成微液滴,气体剪切加工装置的三腔室针头形成三腔室微球,微球的三个腔室界面清晰,形貌规则,粒径均一,实现快速批量化制备多腔室益生菌微球,操作便利、成本低廉、重复性好、无毒无污染,可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和生物医药领域。域。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腔室结构的益生菌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材料领域,主要涉及一种基于多腔室结构的益生菌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益生菌”一词于1974年首次出现,并逐步演变为目前的通用定义,即当食用足够量时能促进健康的活性微生物。如今,益生菌产业快速增长已达数十亿美元,并且是全球最常用的食品补充剂之一。酸奶、奶酪、冰淇淋、零食和营养棒和婴儿配方奶粉等食品都含有益生菌,化妆品也是如此。益生菌也以冻干药丸的形式商业化,并且得到了医生的广泛支持,特别是胃肠病方面。
[0003]然而益生菌需要到达肠道才能发挥出特定的功能,在此之前胃部的酸性环境会绝大部分益生菌失去活性。目前常用的方法使用包封技术将益生菌保护起来,用来抵抗胃酸的侵蚀,顺利达到肠道后释放出益生菌。海藻酸钠因其无毒无害,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抵抗胃酸的功能被常用于食品和医药领域的包封剂。
[0004]目前的包封技术通常试将多种益生菌混合后一起包封在球中,然而这种封装方式并不利于益生菌的再次激活。益生菌根据对氧气的需求有转性好氧、微需氧、兼性厌氧和专性厌氧等类型。根据生长环境有酸性、碱性和嗜盐性等。因此为了最大化保持益生菌的活性,不同类型的益生菌应当包封在不同的腔室中。
[0005]本专利技术利用气体剪切加工装置制备多腔室结构的益生菌微球,将多种益生菌分别分装在微球的不同腔室中,赋予不同益生菌独立的微环境,不仅有效抵抗胃酸侵蚀,而且到达肠道后利于益生菌的再次激活。并且制备过程绿色安全,操作简便,制备高效,粒径均一,形状规则,便于大规模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区室化封装益生菌的制备方法,适用于多腔室结构的益生菌微球的批量化制备。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与已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如下:本专利技术制备的益生菌微球具有明显的多腔室结构,分界线明显,不同种类的益生菌被封装在各自独立的腔室中,互不干扰。并且海藻酸钠作为包封剂能有效的抵抗胃酸的侵蚀,保持益生菌的活性。制备得到的多腔室益生菌微球粒径均一,形状规则,制备方法无毒无害,操作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扩大生产。有利于拓展多腔室益生菌微球在食品工业、生物医药等领域的应用。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实施例1所得到的纤维素微球在水中的显微镜图片。
[0010]图2为实施例1中气体剪切加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实施方式进一步阐释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但不作为对本专利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
[0012]实施例1
[0013]配置质量分数为1.5%的海藻酸钠溶液和1.5%的氯化钙溶液。将植物乳杆菌 (6*109cfu/g)、乳双歧杆菌(5*109cfu/g)和鼠李糖乳杆菌(7*109cfu/g)分别溶于海藻酸钠溶液。将三种溶有益生菌的海藻酸钠溶液分别推入气体剪切加工装置的三腔室针头中(装置如图2所示),推进速度为1.0mL/L,气流速度为 2.0L/min,针头孔径0.16mm,针头距离氯化钙溶液液面10cm。海藻酸钠溶液在气体剪切力的作用下形成微液滴,落入氯化钙溶液中,固化成球,用蒸馏水多次清洗后得到具有多腔室结构的益生菌微球。
[0014]实施例2
[0015]配置质量分数为1.5%的海藻酸钠溶液和1.5%的氯化钙溶液。将植物乳杆菌 (7*109cfu/g)、乳双歧杆菌(6*109cfu/g)和鼠李糖乳杆菌(8*109cfu/g)分别溶于海藻酸钠溶液。将三种溶有益生菌的海藻酸钠溶液分别推入气体剪切加工装置的三腔室针头中,推进速度为1.5mL/L,气流速度为4.0L/min,针头孔径 0.26mm,针头距离氯化钙溶液液面10cm。海藻酸钠溶液在气体剪切力的作用下形成微液滴,落入氯化钙溶液中,固化成球,用蒸馏水多次清洗后得到具有多腔室结构的益生菌微球。
[0016]实施例3
[0017]配置质量分数为1.5%的海藻酸钠溶液和1.5%的氯化钙溶液。将植物乳杆菌 (6*109cfu/g)、乳双歧杆菌(7*109cfu/g)和鼠李糖乳杆菌(7*109cfu/g)分别溶于海藻酸钠溶液。将三种溶有益生菌的海藻酸钠溶液分别推入气体剪切加工装置的三腔室针头中,推进速度为2.0mL/L,气流速度为4.0L/min,针头孔径 0.36mm,针头距离氯化钙溶液液面15cm。海藻酸钠溶液在气体剪切力的作用下形成微液滴,落入氯化钙溶液中,固化成球,用蒸馏水多次清洗后得到具有多腔室结构的益生菌微球。
[0018]实施例4
[0019]配置质量分数为2.0%的海藻酸钠溶液和1.5%的氯化钙溶液。将植物乳杆菌 (6*109cfu/g)、乳双歧杆菌(5*109cfu/g)和鼠李糖乳杆菌(7*109cfu/g)分别溶于海藻酸钠溶液。将三种溶有益生菌的海藻酸钠溶液分别推入气体剪切加工装置的三腔室针头中,推进速度为1.0mL/L,气流速度为6.0L/min,针头孔径 0.46mm,针头距离氯化钙溶液液面5cm。海藻酸钠溶液在气体剪切力的作用下形成微液滴,落入氯化钙溶液中,固化成球,用蒸馏水多次清洗后得到具有多腔室结构的益生菌微球。
[0020]实施例5
[0021]配置质量分数为1.5%的海藻酸钠溶液和1.5%的氯化钙溶液。将植物乳杆菌 (6*109cfu/g)、乳双歧杆菌(5*109cfu/g)和鼠李糖乳杆菌(9*109cfu/g)分别 溶于海藻酸钠溶液。将三种溶有益生菌的海藻酸钠溶液分别推入气体剪切加工 装置的三腔室针头中(,推进速度为2.0mL/L,气流速度为8.0L/min,针头孔径 0.16mm,针头距离氯化钙溶液液面10cm。海藻酸钠溶液在气体剪切力的作用下 形成微液滴,落入氯化钙溶液中,固化成球,用蒸馏水多次清洗后得到具有多 腔室结构的益生菌微球。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腔室结构的益生菌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1)制备海藻酸钠溶液和氯化钙溶液;2)将三种益生菌,植物乳杆菌、乳双歧杆菌和鼠李糖乳杆菌分别溶于海藻酸钠溶液中,得到3中益生菌海藻酸钠溶液;3)将三种溶有益生菌的海藻酸钠溶液分别推入气体剪切加工装置的三腔室针头中,在气体剪切力的作用下形成微液滴,滴入氯化钙溶液中形成微球;4)用蒸馏水反复洗涤得到负载三种益生菌的多腔室微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气体剪切力制备纤维素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海藻酸钠溶液质量分数为1.0

2.0%,氯化钙溶液质量分数为1.0

2.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利用气体剪切力制备纤维素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植物乳杆菌含量为6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超伯蔡一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林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