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近视增长预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61572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近视增长预测方法,包括:通过测量获取用户若干次眼轴长度;基于若干次眼轴长度确定每年眼轴长度变化系数;基于眼轴长度、每年眼轴长度变化系数、用眼习惯和生理特征预测用户的眼轴长度变化趋势;基于用户的眼轴长度变化趋势预测用户的近视增长趋势。本方法计算得出的数据更符合医学生理数据,得出的数据更加准确,并可以根据轴余的正负计算是否假性近视、假性近视的程度,给家长和用户的预测值能让用户更准确的知道如果不控制视力会发展到什么样的程度,同时通过每年的预测值变化,让用户能确认防控是否有效果,对于近视防控有非常大的价值。对于近视防控有非常大的价值。对于近视防控有非常大的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近视增长预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预测
,尤其涉及一种近视增长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视增长预测现有技术相对较为简陋,常见的方案是基于屈光度的增长进行年化增长性预测,并没有考虑用户实际的行为特征和生理因素,造成预测值偏差较大。
[0003]所以本专利技术是一个基于大数据和个体历史数据,结合实际临床和个体特征、习惯,对青少年的视力发育进行发展预测,得出一个相对可靠的预测值,并基于预测值对青少年进行近视防控指导。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近视增长预测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近视增长预测现有技术相对较为简陋,常见的方案是基于屈光度的增长进行年化增长性预测,并没有考虑用户实际的行为特征和生理因素,造成预测值偏差较大。
[0005]所以本专利技术是一个基于大数据和个体历史数据,结合实际临床和个体特征、习惯,对青少年的视力发育进行发展预测,得出一个相对可靠的预测值,并基于预测值对青少年进行近视防控指导的上述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近视增长预测方法,包括:
[0008]S101:通过测量获取用户若干次眼轴长度;
[0009]S102:基于若干次眼轴长度确定每年眼轴长度变化系数;
[0010]S103:基于眼轴长度、每年眼轴长度变化系数、用眼习惯和生理特征预测用户的眼轴长度变化趋势;
[0011]S104:基于用户的眼轴长度变化趋势预测用户的近视增长趋势。
[0012]其中,所述S101步骤包括:
[0013]S1011:通过低相干光干涉技术获取用户第一次测量的眼轴长度AL1;
[0014]S1012:通过低相干光干涉技术获取用户第二次测量的眼轴长度AL2,其中,眼轴长度AL1和眼轴长度AL2测量时间相隔天数为D;
[0015]S1013:通过角膜曲率检测仪器获取角膜曲率K1和K2。
[0016]其中,所述S102步骤包括:
[0017]S1021:基于第一次测量的眼轴长度AL1和第二次测量的眼轴长度AL2的差值计算年化增长值,通过将年化增长值折算到每一天获取用户每天眼轴增长均值al,即
[0018]S1022:用户当前年龄的整数年为K岁,折算发育到N岁,年龄变化时间为n=N

K;
[0019]S1023:基于当前的眼轴长度实际值,从生日起按照完整周岁计算,折算发育到N岁
的增长总长度,其中当年天数为D
a
,当年天数D
a
跟随不同的年份变化,每一年的增长值相对于上一年乘以年度增长系数X,获取眼轴长度年度增长变化数据AL
年度增长
,即AL
年度增长
=al*D
a
*X
n

[0020]用户的年均生理眼轴增长对应理论值Q,根据年龄每年增长的对应理论值Q不同。
[0021]其中,所述S103步骤包括:
[0022]S1031:基于用户的实际身高与同年龄标准身高,获取用户的生理特征系数H;
[0023]S1032:基于用户的用眼习惯获取用眼习惯系数M,其中,用眼习惯系数M跟随用户的用眼习惯变化;
[0024]S1033:基于用户眼轴长度年度增长变化数据、用眼习惯系数、生理特征系数和当年天数变化,获取用户发育到N岁的眼轴长度,即:
[0025]AL
N岁
=AL2+al1*D1*X1*M1*H1+al2*D
a1
*X1*M2*H2+al3*D
a2
*X2*M3*H3……
+al
n
*D
a(n

1)
*X
n
‑1*M
n
*H
n

[0026]其中,上述公式成立的前提条件是:AL
年度增长
大于或等于理论值Q,若前提条件不满足,即AL
年度增长
小于理论值Q,则AL
N岁
计算公式中对应年的AL
年度增长
替换为理论值Q;
[0027]AL2表示第二次测量的当前的眼轴长度;D1表示当年剩余天数,D
a1
、D
a2
……
D
a(n

1)
依次表示从次年开始每年的天数,其中,从当前算起的第二年设定为次年;M1、M2……
M
n
表示从当年算起跟随用户的用眼习惯变化中的每年的用眼习惯系数,H1、H2……
H
n
表示从当年算起根据用户实际身高和同年龄标准身高变化中的每年的生理特征系数;al1、al2、al3……
al
n
表示从当年算起每年的用户每天眼轴增长均值。
[0028]其中,所述S104步骤包括:
[0029]S1041:通过计算角膜曲率K1和K2的平均值获取Km,即
[0030]S1042:基于角膜曲率平均值获取用户当前年龄近视时的眼轴长度,即临界眼轴长度AL

=T1

T2*Km

T3,其中,T1、T2、T3三个数据跟随用户的年龄变动获取;
[0031]S1043:基于临界眼轴长度、用户发育到N岁的眼轴长度和角膜曲率平均值获取N岁用户的近视数据R,即R=(AL
’‑
AL
N岁
)*(T4*Km

T5),其中T4、T5跟随用户的年龄变动获取。
[0032]其中,所述S1031步骤包括:
[0033]S10311:通过测量获取用户的实际身高数据H
实际

[0034]S10312:基于用户当前年龄获取同年龄标准身高H
标准

[0035]S10313:基于用户的实际身高数据H
实际
与用户同年龄标准身高H
标准
获取生理特征系数H,即
[0036]其中,所述S1043步骤包括:通过测量获取实际测量眼轴长度的尾数,同一时间临界眼轴减去实际测量眼轴的尾数获取计算结果,若计算结果为正,则不近视,若为负,则为近视。
[0037]其中,所述S1011步骤包括:基于低相干光干涉技术测量眼轴长度时,采用SLD光源作为扫描光源,对眼组织光吸收特性进行分析,通过光纤耦合器对扫描光源的光束进行分束,一路引入参考臂测量光路,另一路作为样品臂的测量光束,通过参考臂反射镜的快速匹配进行测量,并通过光纤耦合器进行相干;
[0038]在通过光纤耦合器进行相干过程中,基于测量光束在眼组织内各界面聚焦的焦点同步技术对调焦透镜位置进行调整,使测量光束分别聚焦于眼角膜、晶状体的前、后表面以及视网膜的位置,获取眼轴长度数据。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近视增长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01:通过测量获取用户若干次眼轴长度;S102:基于若干次眼轴长度确定每年眼轴长度变化系数;S103:基于眼轴长度、每年眼轴长度变化系数、用眼习惯和生理特征预测用户的眼轴长度变化趋势;S104:基于用户的眼轴长度变化趋势预测用户的近视增长趋势。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近视增长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1步骤包括:S1011:通过低相干光干涉技术获取用户第一次测量的眼轴长度AL1;S1012:通过低相干光干涉技术获取用户第二次测量的眼轴长度AL2,其中,眼轴长度AL1和眼轴长度AL2测量时间相隔天数为D;S1013:通过角膜曲率检测仪器获取角膜曲率K1和K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近视增长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2步骤包括:S1021:基于第一次测量的眼轴长度AL1和第二次测量的眼轴长度AL2的差值计算年化增长值,通过将年化增长值折算到每一天获取用户每天眼轴增长均值al,即S1022:用户当前年龄的整数年为K岁,折算发育到N岁,年龄变化时间为n=N

K;S1023:基于当前的眼轴长度实际值,从生日起按照完整周岁计算,折算发育到N岁的增长总长度,其中当年天数为D
a
,当年天数D
a
跟随不同的年份变化,每一年的增长值相对于上一年乘以年度增长系数X,获取眼轴长度年度增长变化数据AL
年度增长
,即AL
年度增长
=al*D
a
*X
n
;用户的年均生理眼轴增长对应理论值Q,年龄每年增长的对应理论值Q是随着年度增长而发生变化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近视增长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03步骤包括:S1031:基于用户的实际身高与同年龄标准身高,获取用户的生理特征系数H;S1032:基于用户的用眼习惯获取用眼习惯系数M,其中,用眼习惯系数M跟随用户的用眼习惯变化;S1033:基于用户眼轴长度年度增长变化数据、用眼习惯系数、生理特征系数和当年天数变化,获取用户发育到N岁的眼轴长度,即:AL
N岁
=AL2+al1*D1*X1*M1*H1+al2*D
a1
*X1*M2*H2+al3*D
a2
*X2*M3*H3……
+al
n
*D
a(n

1)
*X
n
‑1*M
n
*H
n
;其中,上述公式成立的前提条件是:AL
年度增长
大于或等于理论值Q,若前提条件不满足,即AL
年度增长
小于理论值Q,则AL
N岁
计算公式中对应年的AL
年度增长
替换为理论值Q;AL2表示第二次测量的当前的眼轴长度;D1表示当年剩余天数,D
a1
、D
a2
……
D
a(n

1)
依次表示从次年开始每年的天数,其中,从当前算起的第二年设定为次年;M1、M2……
M
n
表示从当年算起跟随用户的用眼习惯变化中的每年的用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瑜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神光少年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