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装置以及诊断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152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诊断方法,其特征在于:    将声音信号的至少一部分分成频带信号并输出实行杂音化了的劣化杂音声音信号,接收患者的回答,根据该回答来诊断患者的症状。(*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使用将声音信号的至少一部分的频带信号杂音化的劣化杂音声音的诊断装置及其方法,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有脑残疾疑点患者的残疾的诊断装置以及方法。
技术介绍
以往,对于有脑梗塞、脑出血等可能性的患者,使用利用X线的CT断层摄影装置及MRI(核磁共振图像)断层摄影装置、阳电子放射的正电子诊断装置等进行诊断。另外,在声音信号的识别研究中,已知即使不听原样的声音信号,用规定的方法将声音信号的成分杂音化,也能够充分识别语言。这样的技术,例如记载于文献1(Shannon,R.V.,et.al,「Speech Recognition withPrimarily Temporal Cues」,SIENCE、1995年、270号、p.303-305)、文献2(小畑宣久、力丸裕「着眼于振幅随时间变化的频率成分劣化声音知觉的探讨」日本音响学会听觉研究会资料、1999年、H-99-6)、文献3(小畑宣久、力丸裕「目标为利用由频带杂音合成的日语语音的理解度-听觉中枢新家的功能的语频处理器」日本音响学会听觉研究会资料、2000年、H-2000-3)等。根据这样的文献,将声音信号分成4个频率频带(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力丸裕
申请(专利权)人:理音株式会社力丸裕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