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型模锻压机预应力移动横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1044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15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大型模锻压机预应力移动横梁,包括第一导向架、第一内梁、第二内梁和第二导向架,第一导向架、第一内梁、第二内梁和第二导向架自左向右依次连接。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大型模锻压机移动横梁无法制造,且不能达到设计的强度和刚度的技术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容易制造,整体结构紧凑,强度和刚度均满足需求。度和刚度均满足需求。度和刚度均满足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大型模锻压机预应力移动横梁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冶金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大型模锻压机预应力移动横梁。

技术介绍

[0002]近些年随着航空航天工业的快速发展,大型整体模锻件一体化成形的需求越来越多,我国大型模锻压机的建设快速增加。在大型模锻压机(≥300MN)的设计过程中,由于移动横梁的制造超过了国内外目前制造能力的极限,无法设计成一个零部件。目前国内的铸锻件极限制造能力单件不超过500吨,而大型模锻压机的移动横梁重量在2000吨左右,因此需要采用多件组合设计的方法进行设计。
[0003]公布号为CN112240318A,公布日为2021.01.1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水改油模锻压机移动横梁速度同步补偿控制系统及方法,移动横梁速度同步补偿控制机构包括移动横梁、移动横梁四个角上分别连接的横梁同步控制油缸、移动横梁四个角上分别设置的移动横梁位置检测装置、控制阀组A、控制阀组B、液压管路、第一油泵、第二油泵、油箱及PLC控制器,PLC控制器分别与四个移动横梁位置检测装置、控制阀组A、控制阀组B、第一油泵和第二油泵电信号连接。该文献目的是在大型模锻压机移动横梁的运动过程中,通过PLC控制器对移动横梁对角线上的横梁同步控制油缸的分组控制,消除移动横梁单个角的翘起,使移动横梁四个角同步移动,有效提高模锻压机的锻造精度。并没有解决大型模锻压机移动横梁强度和刚度等设计的要求,以及大型模锻压机移动横梁无法制造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大型模锻压机预应力移动横梁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大型模锻压机移动横梁无法制造,且不能达到设计的强度和刚度的技术问题。
[0005]为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大型模锻压机预应力移动横梁,包括第一导向架、第一内梁、第二内梁和第二导向架,第一导向架、第一内梁、第二内梁和第二导向架自左向右依次连接。
[0006]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架、第一内梁、第二内梁和第二导向架的重量均≤450吨。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内梁和第二内梁的重量和体积均大于第一导向架和第二导向架。
[0008]优选的,还包括第一预紧拉杆组件,第一内梁和第二内梁之间通过第一预紧拉杆组件连接。
[0009]优选的,还包括第二预紧拉杆组件,第一导向架、第一内梁、第二内梁和第二导向架通过第二预紧拉杆组件连接。
[0010]优选的,还包括止口,第一导向架和第一内梁之间通过止口连接,第二内梁和第二导向架之间通过止口连接。
[0011]优选的,还包括卡键,卡键连接在第一内梁和第二内梁之间。
[0012]优选的,还包括垫板,垫板连接在第一内梁和第二内梁的下面。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导向架和第二导向架均开设有多个导向槽,多个导向槽自前向后依次分布。
[0014]优选的,所述多个导向槽中的每个导向槽内设置有导向件,导向件连接在导向槽内。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6]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大型模锻压机预应力移动横梁,采用第一导向架、第一内梁、第二内梁和第二导向架组合连接,使得每个零部件重量都在国内外加工极限的范围以内,解决了大型模锻压机移动横梁无法制造的技术难题;
[0017]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大型模锻压机预应力移动横梁,第一导向架、第一内梁、第二内梁和第二导向架采用采用自左向右依次连接(即横向连接),使得第一导向架、第一内梁、第二内梁和第二导向架组成一个整体的大型模锻压机移动横梁;第一导向架和第二导向架链接移动横梁同步油缸和回程油缸,同时兼有导向作用,这样的布置使得大型模锻压机整体结构紧凑;
[0018]3、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大型模锻压机预应力移动横梁,第一导向架和第一内梁之间通过止口连接,第二内梁和第二导向架之间通过止口连接,第一内梁和第二内梁之间通过卡键连接,该连接方式使得四个部件在受力变形过程中受力一致进而变形协调,满足使用过程的强度和刚度需求;
[0019]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这种大型模锻压机预应力移动横梁,按照大型模锻压机的整体结构形式特点,第一内梁和第二内梁的重量和体积均大于第一导向架和第二导向架,使得移动横梁中间两个部件(第一内梁和第二内梁)承受了所有的模锻压力,中间两个部件下面安装有受力垫板,可以将模锻力均匀地传递到模具上,满足使用过程的强度和刚度需求。
附图说明
[0020]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图1是大型模锻压机预应力移动横梁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大型模锻压机预应力移动横梁的结构俯视图。
[0023]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导向架;2、第一内梁;3、第二内梁;4、第二导向架;5、第二预紧拉杆组件;6、第一预紧拉杆组件;7、止口;8、卡键;9、垫板;10、油缸安装位;11、导向槽;12、导向件;11

1、前面;11

2、后面;11

3、左侧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实施例1:
[0025]如图1所示,一种大型模锻压机预应力移动横梁,包括第一导向架1、第一内梁2、第二内梁3和第二导向架4,第一导向架1、第一内梁2、第二内梁3和第二导向架4自左向右依次连接。
[0026]第一导向架1、第一内梁2、第二内梁3和第二导向架4采用采用自左向右依次连接(即横向连接),使得第一导向架1、第一内梁2、第二内梁3和第二导向架4组成一个整体的大型模锻压机移动横梁;第一导向架1和第二导向架4链接移动横梁同步油缸和回程油缸,同时兼有导向作用,这样的布置使得大型模锻压机整体结构紧凑。
[0027]实施例2:
[0028]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导向架1、第一内梁2、第二内梁3和第二导向架4的重量均≤450吨。
[0029]采用第一导向架1、第一内梁2、第二内梁3和第二导向架4组合连接,使得每个零部件重量都在国内外加工极限的范围以内,解决了大型模锻压机移动横梁无法制造的技术难题。
[0030]优选的,所述第一内梁2和第二内梁3的重量和体积均大于第一导向架1和第二导向架4。
[0031]按照大型模锻压机的整体结构形式特点,第一内梁2和第二内梁3的重量和体积均大于第一导向架1和第二导向架4,使得移动横梁中间两个部件(第一内梁2和第二内梁3)承受了所有的模锻压力。
[0032]优选的,还包括第一预紧拉杆组件6,第一内梁2和第二内梁3之间通过第一预紧拉杆组件6连接。
[0033]第一预紧拉杆组件6贯穿第一内梁2和第二内梁3,并施加预紧力进一步使第一内梁2和第二内梁3贴合的更紧;实际使用时,每根拉杆上施加计算好的预应力,该连接为可拆卸连接,安装拆卸方便。
[0034]优选的,还包括第二预紧拉杆组件5,第一导向架1、第一内梁2、第二内梁3和第二导向架4通过第二预紧拉杆组件5连接。
[0035]实际使用时,通过多根第二预紧拉杆组件5连接,连接时每根拉杆上施加计算好的预应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型模锻压机预应力移动横梁,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导向架(1)、第一内梁(2)、第二内梁(3)和第二导向架(4),第一导向架(1)、第一内梁(2)、第二内梁(3)和第二导向架(4)自左向右依次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模锻压机预应力移动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架(1)、第一内梁(2)、第二内梁(3)和第二导向架(4)的重量均≤450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模锻压机预应力移动横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内梁(2)和第二内梁(3)的重量和体积均大于第一导向架(1)和第二导向架(4)。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模锻压机预应力移动横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预紧拉杆组件(6),第一内梁(2)和第二内梁(3)之间通过第一预紧拉杆组件(6)连接。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型模锻压机预应力移动横梁,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预紧拉杆组件(5),第一导向架(1)、第一内梁(2)、第二内梁(3)和第二导向架(4)通过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君郭晓锋房志远杨建柴星王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