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聚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4607811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两种聚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两种化合物由新疆盐湖所产放线菌,利用甘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聚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微生物药物领域,具体地涉及两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聚酮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以及该类化合物的产生菌。

技术介绍

[0002]聚酮类化合物是羧酸在聚酮合酶(polyketidesynthases,PKS)催化下,经重复克莱森脱羧缩合而成的。迄今为止,已知的PKS类型有3种类型:I型PKS 主要用于催化合成大环内酯、聚烯及聚醚类化合物。II型PKS主要用于催化芳香族聚酮化合物的生物合成。III型PKS主要负责单环或双环芳香类聚酮化合物的生物合成。聚酮类化合物具有抑制细菌(如红霉素、四环素)、真菌(如灰黄霉素、两性霉素)、寄生虫(如avermectin、奈马克丁)、肿瘤(如多柔比星、 enediynes)等活性,有些抗真菌聚酮化合物同时还具有免疫抑制剂的活性(如雷帕霉素、FK506),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畜牧和农业。
[0003]抗菌素耐药性(AMR)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的主要威胁,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预计每年将导致1000万例死亡,到2050年国内生产总值(GDP)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聚酮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结构如式(Ⅰ)和式(Ⅱ)所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聚酮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化合物是从菌株Streptomyces longispororuber DBC5 CGMCC No.23972发酵培养物种分离纯化得到。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聚酮类化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式(Ⅰ)和式(Ⅱ)所示结构的化合物通过如下制备方法获得:(1)将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链霉菌株Streptomyces longispororuber DBC5 CGMCC No.23972接种于500mL锥形瓶中,每瓶含200mL甘油

天门冬酰胺液体培养基,于22℃

35℃、100rpm~250rpm摇床培养2天~6天,得到该菌株的发酵种子液;(2)取步骤(1)所得菌株发酵种子液5mL接种于甘油

天门冬酰胺液体培养基中,于22℃~35℃、100rpm~250rpm摇床培养7天~18天,得到菌株的液体发酵液;(3)将步骤(2)所得液体发酵液上清液用乙酸乙酯萃取3次,合并乙酸乙酯层,减压浓缩获得粗提物;(4)将步骤(3)所得粗提物经硅胶柱色谱柱梯度洗脱,采用硅胶300

400目硅胶装填硅胶柱,洗脱剂为石油醚

乙酸乙酯溶液和甲醇

二氯甲烷溶液,石油醚:乙酸乙酯的体积比为1:0,10:1,1:1;醇:二氯甲烷的体积比为40:1,30:1,20:1,10:1,1:0,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得到抗肿瘤活性的两种聚酮类化合物。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抗肿瘤活性的聚酮类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甘油

天门冬酰胺液体培养基(g/L)为:甘油10~20,磷酸氢二钾0~5,微量盐0~2,硫酸铁0.1~0.5,氯化锰0.1~0.5,硫酸锌0.1~0.5,pH 7.2,121℃灭菌20min获得。5.一种新的SEK

15衍生的聚酮类化合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素琴李怡歆马忠俊包晓玮唐琦勇冶海林顾美英楚敏张志东王博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农业科学院微生物应用研究所中国新疆—亚美尼亚生物工程研究开发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