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秸秆还田二次压埋平地单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0761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12
水稻秸秆还田二次压埋平地单体属于农业机械;在单体架上相互对称的固装三角状星形架,在三角状星形架的上端部、下端前侧和后侧部及中心部位上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定位支撑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轴A和B、太阳齿轮,太阳齿轮分别与定位支撑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轴A和B相啮合,在定位支撑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轴A和B外部上相互啮合的套装内齿圈,支撑限深驱动轮固装在内齿圈外部上,齿辊轴支撑固装在行星齿轮轴A上,镇压辊支撑固装在行星齿轮轴B上,N个圆形辐板固装在齿辊轴上,在圆形辐板上固装弹齿;本单体可对由铧式犁或旋耕机压埋或混埋水稻秸秆的水田进行二次秸秆压埋及平地作业,埋覆效率高、效果好,水田表面平整。水田表面平整。水田表面平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稻秸秆还田二次压埋平地单体


[0001]本专利技术创造属于农业机械,主要涉及一种适用于水稻田秸秆还田作业使用的部件。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水稻秸秆还田多采用铧式犁翻埋或旋耕机粉碎混埋方式。其中,铧式犁翻埋后稻田不平整,土块大而多,土壤不细碎;旋耕机粉碎混埋后秸秆埋覆效果差,不仅深度不够,而且漂浮秸秆多。因此,上述现有单一水稻秸秆还田埋覆平地技术还不能适应和满足水稻秸秆还田作业使用需要,需要对铧式犁翻埋或旋耕机粉碎混埋后的水稻田再次进行水田秸秆还田压埋平地二次加工作业,以提高水稻秸秆还田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结合水稻秸秆还田作业使用的实际需要,研究设计一种水稻秸秆还田二次压埋平地单体,达到大幅度提高水稻秸秆还田压埋和平地作业质量的目的。本专利技术创造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在单体架相对的左、右侧部上相互对称的分别固装三角状星形架,在三角状星形架上端部上可转动地安装定位支撑行星齿轮,在所述三角状星形架下端的前侧和后侧部上可转动地分别安装行星齿轮轴A和行星齿轮轴B,在所述三角状星形架中心部位上可转动地安装太阳齿轮,所述太阳齿轮分别与定位支撑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轴A和行星齿轮轴B相啮合,在所述定位支撑行星齿轮、行星齿轮轴A和行星齿轮轴B外侧部上相互啮合的套配安装内齿圈,支撑限深驱动轮固装在内齿圈外部上,在相对配置的行星齿轮轴A之间部位上支撑固装齿辊轴,N个圆形辐板沿轴向依次固装在齿辊轴上,在圆形辐板圆周外部上依次固装弹齿,在相对配置的行星齿轮轴B之间部位上支撑固装镇压辊,至此构成水稻秸秆还田二次压埋平地单体。
[0004]本专利技术创造利用支撑限深驱动轮的旋转动力,通过行星轮系的传动分别驱动由齿辊轴、圆形辐板、弹齿构成的秸秆压埋总成和镇压辊的旋转,分别完成对还田秸秆向土壤内埋覆作业的挤压和田间土地表面的镇压,提高了秸秆埋覆率和水田地面平整质量,具有秸秆还田埋覆率高、埋覆效果好、水田地面平整度高的特点,为水稻秸秆还田农艺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技术支持。
附图说明
[0005]图1是水稻秸秆还田二次压埋平地单体总体结构示意图;
[0006]图2是图1的A—A向剖视图;
[0007]图3是齿辊轴、圆形辐板、弹齿装配结构示意图;
[0008]图4是镇压辊结构示意图;
[0009]图5是三角状星形架结构示意图。
[0010]图6是支撑限深驱动轮结构示意图。
[0011]图中件号说明:
[0012]1、单体架、2、内齿圈、3、行星齿轮轴A、4、太阳齿轮、5、三角状星形架、6、支撑限深驱动轮、7、齿辊轴、8、行星齿轮轴B、9、镇压辊、10、圆形辐板、11、弹齿、12、定位支撑行星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创造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描述。一种水稻秸秆还田二次压埋平地单体,包括镇压辊9,在单体架1相对的左、右侧部上相互对称的分别固装三角状星形架5,在三角状星形架5上端部上可转动地安装定位支撑行星齿轮12,在所述三角状星形架5下端的前侧和后侧部上可转动地分别安装行星齿轮轴A3和行星齿轮轴B8,在所述三角状星形架5中心部位上可转动地安装太阳齿轮4,所述太阳齿轮4分别与定位支撑行星齿轮12、行星齿轮轴A3和行星齿轮轴B8相啮合,在所述定位支撑行星齿轮12、行星齿轮轴A3和行星齿轮轴B8外侧部上相互啮合的套配安装内齿圈2,支撑限深驱动轮6固装在内齿圈2外部上,在相对配置的行星齿轮轴A3之间部位上支撑固装齿辊轴7,N个圆形辐板10沿轴向依次固装在齿辊轴7上,在圆形辐板10圆周外部上依次固装弹齿11,在相对配置的行星齿轮轴B8之间部位上支撑固装镇压辊9。
[0014]作业时,利用单体架1将本专利技术创造整体安装在水稻秸秆还田整地机上,并位于铧式犁或旋耕粉碎刀辊的后侧,通过支撑限深驱动轮6与水田地面支撑挤压接触产生的阻力使支撑限深驱动轮6滚动,滚动地支撑限深驱动轮6带动内齿圈2转动,转动地内齿圈2在太阳齿轮4配合下通过行星齿轮轴A3和行星齿轮轴B8分别驱动齿辊轴7和镇压辊9同步转动,转动地齿辊轴7通过圆形辐板10带动弹齿11绕齿辊轴7轴心线转动,弹齿11将由铧式犁或旋耕粉碎刀辊一次埋覆作业后的水稻秸秆再次压埋入水稻田土壤作业,尔后镇压辊9对土地表面进行镇压平整作业,完成水稻秸秆还田二次压埋和平整耕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稻秸秆还田二次压埋平地单体,包括镇压辊(9),其特征在于:在单体架(1)相对的左、右侧部上相互对称的分别固装三角状星形架(5),在三角状星形架(5)上端部上可转动地安装定位支撑行星齿轮(12),在所述三角状星形架(5)下端的前侧和后侧部上可转动地分别安装行星齿轮轴A(3)和行星齿轮轴B(8),在所述三角状星形架(5)中心部位上可转动地安装太阳齿轮(4),所述太阳齿轮(4)分别与定位支撑行星齿轮(12)、行星齿轮轴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奇孙小博赵云王金武王金峰周文琪唐汉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