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向引射防喘稳流风扇排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0675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11
本申请属于航空环境控制系统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向引射防喘稳流风扇排气装置。包括:排气装置壳体、整流罩以及冲压出口段。排气装置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气流通道,排气装置壳体的底部上开设有冲压入口,排气装置壳体的出口端开设有冲压出口;整流罩设置在第一气流通道中,整流罩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气流通道,第二气流通道中设置有空气循环机的风扇;冲压出口段设置在第一气流通道中,且位于整流罩的下游,冲压出口段的进口端与整流罩的出口端之间设置有引射缝,冲压出口段的出口端固定安装在排气装置壳体的冲压出口处,冲压出口段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气流通道。本申请能够避免风扇超速和喘振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喘振带来的不利影响。和喘振带来的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向引射防喘稳流风扇排气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航空环境控制系统设计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双向引射防喘稳流风扇排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环境控制系统作为大型飞机中的高能耗系统,主要保障飞机乘员和旅客安全、舒适,为机上电子设备提供正常工作环境条件。制冷系统是环境控制系统(ECS)的关键子系统,飞机主要采用以空气作为循环介质的空气循环制冷系统,主要包括冷却高温高压空气的空气循环机,例如同轴的风扇、涡轮和压气机,用于调节温度和流量的活门,将热量排出机外的热交换器。
[0003]飞机制冷系统工作过程的实质是能量的转移,常规的飞机制冷系统将来自发动机的高温高压气体所带有的能量,经散热器散热将多余的能量耗散到外界大气中,使得供气温度降低至合适的范围内并供给座舱,吸收舱内温度较高空气的能量,从而实现飞机座舱的制冷功能。飞机采用的空气循环制冷系统,其温度是自动控制的,在温度调节过程中会涉及到散热器冷边冲压空气质量流量偏低或偏高的情况,造成该现象的原因有二:1、在冲压空气流道内设置执行机构降低冲压空气的质量流量从而达到提升制冷组件出口温度的目的;2、高空大气密度远远低于地面,因此即使冲压空气最大能力供入组件其质量流量可能仍然处于较低范围。制冷系统采用T

F(涡轮

风扇式),T

C

F(涡轮

压气机

风扇式),T

T

C

F(涡轮

涡轮

压气机

风扇式)的构型时,散热器冷边冲压空气质量由风扇抽吸能力所决定,当冷边冲压空气质量流量偏低时,会使风扇进入喘振区域,即:风扇的分离区不断扩大,叶片的通道大部分出现涡流区,流入叶片的气流瞬时中断,气体可能由分离的涡流区从出口倒流至入口,同时由于逆压梯度消失,空气再进入涡轮,在重新分离和倒流,这种现象以低频持续进行,形成喘振,空气流出现剧烈的颤动,引起叶片的强烈振动,该现象会使叶轮受到极大动应力,发生强烈振动,会在短时间发生损坏,因此不允许空气循环机在喘振状态下工作。3、当飞机才行速度提高至一定范围,动压高于风扇抽吸能力与冲压空气流道内流阻之和,散热器冷边冲压空气质量流量偏高会导致另外一个极端现象:经过风扇的空气流量超过风扇负载的能力,风扇转速将会提高,风扇维持在较高转速一定时间内将会将会导致空气循环机的损坏。
[0004]因此,希望有一种技术方案来克服或至少减轻现有技术的至少一个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双向引射防喘稳流风扇排气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至少一个问题。
[0006]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双向引射防喘稳流风扇排气装置,包括:
[0008]排气装置是由排气装置壳体、整流罩、冲压出口段组成的整体结构,内部设置有引
射缝,空气循环机的风扇通过机械方式固定安装在所述整流罩中;
[0009]所述排气装置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气流通道,所述排气装置壳体的底部开设有冲压入口,所述排气装置壳体的出口端开设有冲压出口,供外界冲压空气由入口进入,通过风扇的抽吸作用,将冲压空气由入口排至冲压出口段;
[0010]所述整流罩设置在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中,所述整流罩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气流通道,空气循环机的风扇通过机械方式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中;
[0011]所述冲压出口段设置在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中,且位于所述整流罩的下游,所述冲压出口段的进口端与所述整流罩的出口端之间设置有所述引射缝,所述冲压出口段的出口端固定安装在所述排气装置壳体的冲压出口处,所述冲压出口段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气流通道。
[0012]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整流罩的出口端呈收敛型。
[0013]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冲压出口段的进口端呈收敛型,出口端呈扩张型,且所述冲压出口段的进口端的型面面积大于所述整流罩的出口端。
[0014]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其连接的所述空气循环机,为同轴设置的风扇、涡轮以及压气机。
[0015]技术至少存在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0016]本申请的双向引射防喘稳流风扇排气装置,能够避免风扇超速和喘振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系统运行安全和平稳。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方式的双向引射防喘稳流风扇排气装置。
[0018]其中:
[0019]1‑
排气装置壳体;2

整流罩;3

冲压出口段;4

风扇;5

引射缝。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申请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在附图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0021]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
[0022]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申请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双向引射防喘稳流风扇排气装置,包括:排气装置壳体1、整流
罩2以及冲压出口段3,排气装置是由排气装置壳体1、整流罩2、冲压出口段3组成的整体结构,内部设置有引射缝5,排气装置与空气循环机的风扇4通过机械方式固定。
[0024]排气装置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气流通道,排气装置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冲压入口,排气装置壳体1的出口端开设有冲压出口;供外界冲压空气由入口进入,通过风扇4的抽吸作用,将冲压空气由入口排至冲压出口段3。整流罩2设置在第一气流通道中,整流罩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气流通道,空气循环机的风扇4通过机械方式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中。
[0025]冲压出口段3设置在第一气流通道中,且位于整流罩2的下游,冲压出口段3的进口端与整流罩2的出口端之间设置有引射缝5,冲压出口段3的出口端固定安装在排气装置壳体1的冲压出口处,冲压出口段3的内部设置有第三气流通道。
[0026]在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中,整流罩2的出口端呈收敛型,冲压出口段3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向引射防喘稳流风扇排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气装置是由排气装置壳体(1)、整流罩(2)、冲压出口段(3)组成的整体结构,内部设置有引射缝(5),空气循环机的风扇(4)通过机械方式固定安装在所述整流罩(2)中;所述排气装置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第一气流通道,所述排气装置壳体(1)的底部开设有冲压入口,所述排气装置壳体(1)的出口端开设有冲压出口,供外界冲压空气由入口进入,通过风扇(4)的抽吸作用,将冲压空气由入口排至冲压出口段(3);所述整流罩(2)设置在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中,所述整流罩(2)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气流通道,空气循环机的风扇(4)通过机械方式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二气流通道中;所述冲压出口段(3)设置在所述第一气流通道中,且位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慧才李荣军王巍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