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止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06529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11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止动装置,包括:放置在车辆轮胎前后地面上的两个底板;设置在车辆轮胎前后并与车辆轮胎相贴合的两个止动板,每个止动板的下端边缘分别与车辆轮胎相应一侧的底板边缘相铰接;一端与车辆轮胎前后地面上的两个底板相铰接的两个圆柱形下支撑杆,另一端开设有一圆形盲孔,且在下支撑杆的侧面设有一限位部;一端与止动板下表面铰接、另一端插入至下支撑杆圆形盲孔中的两个圆柱形上支撑杆,上支撑杆外侧设有外螺纹;内侧设有匹配于支撑杆外螺纹的螺纹通孔的调节手柄,通过控制调节手柄的旋转能够控制下支撑杆与上支撑杆之间的相对位移;环绕车辆轮胎且穿过车辆轮胎两侧限位部的绳带,绳带上设置收紧扣,通过收紧扣能够将绳带收紧。收紧扣能够将绳带收紧。收紧扣能够将绳带收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止动装置


[0001]本申请属于飞机货物运输
,特别涉及一种车辆止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飞机运输车辆时,在车辆止动方面,国内外存在许多结构形式,一般采用两个三角橡胶块,放置在轮胎前后对车辆进行止动。但这种形式在航空运输中受到震动和惯性过载时,三角橡胶块易出现移位而丧失对车轮的前后止动功能,影响航空运输安全,安全性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申请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车辆止动装置,以解决或减轻
技术介绍
中的至少一个问题。
[0004]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车辆止动装置,所述车辆止动装置包括:
[0005]放置在车辆轮胎前后地面上的两个底板;
[0006]设置在车辆轮胎前后并与车辆轮胎相贴合的两个止动板,每个止动板的下端边缘分别与车辆轮胎相应一侧的底板边缘相铰接;
[0007]与车辆轮胎前后地面上的两个底板相铰接的两个圆柱形下支撑杆,所述下支撑杆非铰接一端向下另一端开设有一圆形盲孔,且在每个下支撑杆靠近开口一端的侧面设有一限位部;
[0008]一端与止动板下表面铰接、另一端插入至所述下支撑杆圆形盲孔中的两个圆柱形上支撑杆,所述上支撑杆外侧设有外螺纹;
[0009]圆柱型的调节手柄,所述调节手柄的内侧设有匹配于支撑杆外螺纹的螺纹通孔,通过控制所述调节手柄的旋转能够控制下支撑杆与上支撑杆之间的相对位移;以及
[0010]穿过车辆轮胎前后的下支撑杆上限位部的绳带,所述绳带环绕所述车辆轮胎,且所述绳带上设置标准收紧扣,通过所述标准收紧扣能够将所述绳带收紧。
[0011]优选的,所述底板的形状为矩形。
[0012]优选的,所述止动板的形状为矩形。
[0013]优选的,所述下支撑杆与底板铰接的位置位于所述底板的形面中心。
[0014]优选的,所述上支撑杆与止动板铰接的位置位于所述止动板的形面中心。
[0015]优选的,所述限位部为半圆环结构。
[0016]优选的,所述止动板的宽度不小于所述车辆轮胎的宽度。
[0017]优选的,所述调节手柄上设径向延伸的手柄,用于控制所述调节手柄的旋转。
[0018]本申请所提供的车辆止动装置将车辆止动集合在一个简单的装置中,降低了制造成本,且装置可靠性高,能够实现航空运输中不同尺寸的车辆轮胎的双向可靠止动。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
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
[0020]图1为本申请的车辆止动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
底板
[0023]2‑
下支撑杆,21

限位部
[0024]3‑
调节手柄
[0025]4‑
上支撑杆
[0026]5‑
止动板
[0027]6‑
绳带
[0028]7‑
收紧扣
[0029]8‑
地板
[0030]9‑
车辆轮胎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申请实施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
[0032]为了航空运输时对车辆实现双向对可靠止动,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车辆止动装置。
[0033]如图1所示,本申请提供的车辆止动装置包括两个底板1、两个下支撑杆2、两个调节手柄3、两个上支撑杆4、两个止动板5、一绳带6和标准的收紧扣7组合而成。
[0034]两个底板1分别放置在车辆轮胎9前后(或左右)的地面8(或飞机地板)上,底板1与地面8可以固定,也可以不固定。当底板1与地面8采用非固定方案时,可在底板1的下面设置防滑垫以提高底板1与地面8的附着力。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底板1可以为矩形、圆形或其他形状。
[0035]两个止动板5分别放在车辆轮胎前后并与车辆轮胎9相贴合,每个止动板5的下端边缘均与相应的靠近车辆轮胎9一侧的每个底板1边缘铰接在一起。需要说明的是,可在止动板5面向车辆轮胎9的一侧面上设置防滑垫,以提高止动板51与车辆轮胎9之间摩擦力。进一步的,为了实现对车辆轮胎9的全面支撑,止动板5的宽度可不小于车辆轮胎9的宽度。在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止动板5可以为矩形、圆形或其他形状。
[0036]两个下支撑杆2为圆柱形结构,每个下支撑杆2的下端与相应侧的底板1上表面铰接,该铰接位置优选的是底板1的几何中间位置,以实现下支撑杆2对地板1的均衡支撑。每个下支撑杆2的上端沿着轴线开有一个圆形盲孔,在每个下支撑杆2靠近上端开孔处的侧面设有一个限位部21。在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该限位部21可为半圆环结构。
[0037]两个上支撑杆4也为圆柱形结构,每个上支撑杆4的圆柱侧面设有外螺纹,每个上支撑杆4的上端铰接在相应侧的止动板5上,该铰接位置优选的是止动板5的下表面几何中间位置,以实现上支撑杆对止动板5的均衡支撑。每个上支撑杆4的下端插入至相应侧的下支撑杆2的圆形盲孔中。
[0038]两个调节手柄3大体上为圆柱体结构,在每个调节手柄3上各伸出一个径向延伸的长条矩形作为手柄。每个调节手柄3的内部均开设适配于上支撑杆4外螺纹的圆形螺纹通孔,且调节手柄3套在上支撑杆4上,每个调节手柄3的外表面与相应侧的下支撑杆2相贴或
固定。通过控制调节手柄3 的旋转,能够使上支撑杆4与下支撑杆2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变化,从而实现伸长或收缩。
[0039]绳带6穿过车辆轮胎9前后的下支撑杆2的限位部21,而将车辆轮胎9 环绕在绳带6的中间。绳带6两端的端头在收紧扣7处汇合,通过收紧扣7 可以将绳带6快速进行收紧。
[0040]使用时,将底板1、上下支撑杆、调节手柄3和止动板3构成的两支撑组件分别放置在车辆轮胎9的前后处,通过调整两个调节手柄3的转动使两个止动板5绕着地板1的边缘转动,从而使两个止动板5分别与车辆轮胎 9的前后面相贴紧。之后,使绳带6一端与收紧扣7相固定,绳带6的另一端依次绕过车辆轮胎9左右侧的下支撑杆2的限位部21,然后与收紧扣7另一端相连,通过绳带6将两套支撑结构和车辆轮胎9挤压在一起,通过收紧扣7而将绳带6收紧,从而实现了车辆轮胎9的前后快速可靠止动。
[0041]本申请的车辆止动装置通过采用下支撑杆2、上支撑杆4和调节手柄3 的组合模式,实现了止动板5的止动角度调节,从而可以适应不同大小尺寸的车辆轮胎9,其适应地面止动、陆运中止动、海运中止动以及空运中止动。通过下支撑杆2设置的圆形盲孔,在不使用时,可以将上支撑杆4 从下支撑杆2的圆形盲孔拔出,而将止动板5与地板1基本折叠起来,节约大量存放空间,便于随车辆携带。此外,本申请中采用的绳带6和收紧扣 7的组合,可将两套支撑结构牢靠地与车辆轮胎9挤压在一起,从而适应了外界强烈震动或人为碰撞等恶劣环境,确保了车辆轮胎9持续可靠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止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止动装置包括:放置在车辆轮胎(9)前后地面(8)上的两个底板(1);设置在车辆轮胎(9)前后并与车辆轮胎(9)相贴合的两个止动板(5),每个止动板(5)的下端边缘分别与车辆轮胎(9)相应一侧的底板(1)边缘相铰接;与车辆轮胎(9)前后地面上的两个底板(1)相铰接的两个圆柱形下支撑杆(2),所述下支撑杆(2)非铰接一端向下另一端开设有一圆形盲孔,且在每个下支撑杆(2)靠近开口一端的侧面设有一限位部(21);一端与止动板(5)下表面铰接、另一端插入至所述下支撑杆(2)圆形盲孔中的两个圆柱形上支撑杆(4),所述上支撑杆(4)外侧设有外螺纹;圆柱型的调节手柄(3),所述调节手柄(3)的内侧设有匹配于支撑杆(4)外螺纹的螺纹通孔,通过控制所述调节手柄(3)的旋转能够控制下支撑杆(2)与上支撑杆(4)之间的相对位移;以及穿过车辆轮胎(9)前后的下支撑杆(2)上限位部(21)的绳带(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恒铭王金升王丹郭磊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飞机设计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