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60567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包括混料仓,所述混料仓的上端设置有仓盖,且混料仓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支脚与震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通过设置的震动机构,在混料之前,先将震动机构整体基于机仓通过两个缓冲组件安装于混料仓的下端外壁,待震动机构安装完毕后,开启传动电机,传动电机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连接杆通过限位球基于固定支架的中段转动,因软球贴合于混料仓的下端外壁,即实现对混料仓的仓壁震动,所述震动机构的实用性较高,间接的提高了混凝土的混料效率,且通过设置的缓冲组件,所述缓冲组件的结构简单,进一步保障了震动机构的正常效用,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带来更好的使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混料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混凝土,简称为"砼(t
ó
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可含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
[0003]现有技术中,申请公开号为CN202020768646.5的一篇中国专利文件中,记载了一种高性能混凝土混料装置,对混凝土混料装置进行了公开,其中不足之处在于未对混凝土辅助下料作出进一步限定以及优化建议,在混凝土混料装置的使用过程中,因混凝土的黏性较大,为避免混凝土于混料仓的内壁粘结,应敲打混料仓的外壁,以达到快速下料的效果,对此,我们提出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具备辅助下料等优点,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包括混料仓,所述混料仓的上端设置有仓盖,且混料仓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支脚与震动机构。
[0008]优选的,所述仓盖可拆卸连接于混料仓的上端,四个所述支脚均焊接于混料仓的下端外壁且基于其几何中心矩形阵列,所述出料口由混料仓的下端开设,所述震动机构可拆卸连接于混料仓的下端外壁。r/>[0009]优选的,所述震动机构包括机仓、连接杆、固定支架、限位球、转盘、传动电机、软球、缓冲组件。
[0010]优选的,所述传动电机与机仓之间设置有固定座,且传动电机的下端通过固定座固定连接于机仓的内壁下端,所述转盘固定连接于传动电机的输出端,且连接杆的下端固定连接于转盘上端外表面的一侧,所述固定支架固定连接于机仓内壁的中段,所述限位球卡嵌于固定支架的几何中心且与之转动连接,所述限位球由连接杆贯穿且与之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杆基于机仓相对倾斜,且倾斜角度为60
°
,所述软球粘接于连接杆的上端,且软球突出至与混料仓的外壁相贴,两个所述缓冲组件分别固定连接于机仓上端外表面的两侧且均与之固定连接。
[0011]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固定耳、通孔、固定块、缓冲弹簧、限位块与活动槽。
[0012]优选的,所述活动槽由机仓的上端外表面开设,所述固定耳焊接于固定块的上端外表面,且两个限位块分别焊接于固定块下端外表面两侧,所述固定块通过两个限位块卡
嵌于活动槽的内壁且与之滑动连接,两个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活动槽的内壁下侧,且两个缓冲弹簧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于固定块的下端外表面,所述通孔开设于固定耳的一段。
[0013](三)有益效果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5]1、该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通过设置的震动机构,在混料之前,先将震动机构整体基于机仓通过两个缓冲组件安装于混料仓的下端外壁,待震动机构安装完毕后,开启传动电机,传动电机带动转盘转动,转盘带动连接杆通过限位球基于固定支架的中段转动,因软球贴合于混料仓的下端外壁,即实现对混料仓的仓壁震动,所述震动机构的实用性较高,间接的提高了混凝土的混料效率。
[0016]2、该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通过设置的缓冲组件,须对震动机构进行安装时,将铆钉或固定螺丝透过通孔将固定耳固定连接于混料仓的下端外壁即可,在震动机构运作的过程中,混料仓由震动机构主体产生的震感,两个缓冲弹簧基于固定块、机仓相对受压,同时两个限位块分别于两个活动槽的内壁滑动,缓冲弹簧受压后回弹,即实现缓冲效果,有效的避免了震动机构的主体与混料仓作同步震动,所述缓冲组件的结构简单,进一步保障了震动机构的正常效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中震动机构的侧视剖析图。
[0019]图3为本技术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中A处的放大剖析图。
[0020]图中:1、混料仓;2、仓盖;3、出料口;4、支脚;5、震动机构;501、机仓;502、连接杆;503、固定支架;504、限位球;505、转盘;506、传动电机;507、软球;508、缓冲组件;5081、固定耳;5082、通孔;5083、固定块;5084、缓冲弹簧;5085、限位块;5086、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2]具体实施例一
[0023]本实施例是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
[0024]如图1

3所示,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包括混料仓1,混料仓1的上端设置有仓盖2,且混料仓1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3、支脚4与震动机构5。
[0025]仓盖2可拆卸连接于混料仓1的上端,四个支脚4均焊接于混料仓1的下端外壁且基于其几何中心矩形阵列,出料口3由混料仓1的下端开设,震动机构5可拆卸连接于混料仓1的下端外壁,震动机构5包括机仓501、连接杆502、固定支架503、限位球504、转盘505、传动电机506、软球507、缓冲组件508,传动电机506与机仓501之间设置有固定座,且传动电机506的下端通过固定座固定连接于机仓501的内壁下端,转盘505固定连接于传动电机506的输出端,且连接杆502的下端固定连接于转盘505上端外表面的一侧,固定支架503固定连接于机仓501内壁的中段,限位球504卡嵌于固定支架503的几何中心且与之转动连接,限位球
504由连接杆502贯穿且与之固定连接,连接杆502基于机仓501相对倾斜,且倾斜角度为60
°
,软球507粘接于连接杆502的上端,且软球507突出至与混料仓1的外壁相贴,两个缓冲组件508分别固定连接于机仓501上端外表面的两侧且均与之固定连接,缓冲组件508包括固定耳5081、通孔5082、固定块5083、缓冲弹簧5084、限位块5085与活动槽5086,活动槽5086由机仓501的上端外表面开设,固定耳5081焊接于固定块5083的上端外表面,且两个限位块5085分别焊接于固定块5083下端外表面两侧,固定块5083通过两个限位块5085卡嵌于活动槽5086的内壁且与之滑动连接,两个缓冲弹簧5084的一端均固定连接于活动槽5086的内壁下侧,且两个缓冲弹簧5084的另一端均固定连接于固定块5083的下端外表面,通孔5082开设于固定耳5081的一段。
[0026]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通过设置的震动机构5,在混料之前,先将震动机构5整体基于机仓501通过两个缓冲组件508安装于混料仓1的下端外壁,待震动机构5安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包括混料仓(1),其特征在于:所述混料仓(1)的上端设置有仓盖(2),且混料仓(1)的下端设置有出料口(3)、支脚(4)与震动机构(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仓盖(2)可拆卸连接于混料仓(1)的上端,四个所述支脚(4)均焊接于混料仓(1)的下端外壁且基于其几何中心矩形阵列,所述出料口(3)由混料仓(1)的下端开设,所述震动机构(5)可拆卸连接于混料仓(1)的下端外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震动机构(5)包括机仓(501)、连接杆(502)、固定支架(503)、限位球(504)、转盘(505)、传动电机(506)、软球(507)、缓冲组件(508)。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凝土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电机(506)与机仓(501)之间设置有固定座,且传动电机(506)的下端通过固定座固定连接于机仓(501)的内壁下端,所述转盘(505)固定连接于传动电机(506)的输出端,且连接杆(502)的下端固定连接于转盘(505)上端外表面的一侧,所述固定支架(503)固定连接于机仓(501)内壁的中段,所述限位球(504)卡嵌于固定支架(503)的几何中心且与之转动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奔曾小燕罗建伟周凯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恒基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