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前照灯的照明设备和机动车前照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0469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机动车前照灯的照明设备,照明设备包括:光模块;承载框架;壳体,承载框架相对壳体可调节地固定于壳体;用于围绕轴线调节承载框架的设定系统,设定系统包括:作用于承载框架上的第一调节支承点的第一调节装置,借助其可使承载框架围绕第一轴线枢转;作用于承载框架上的第二调节支承点的第二调节装置,借助其可使承载框架围绕第二轴线枢转;作用于承载框架上的第三调节支承点的第三调节装置,借助其可使承载框架围绕第三轴线枢转,第一和第三调节支承点之间的假想连接线形成第一轴线,第二和第三调节支承点之间的假想连接线形成第二轴线,第一和第二调节支承点之间的假想连接线形成第三轴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机动车前照灯。及机动车前照灯。及机动车前照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机动车前照灯的照明设备和机动车前照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前照灯的照明设备,所述照明设备包括:
[0002]‑
至少一个光模块,所述光模块配置用于沿着主放射方向将光分布发射到照明设备前方,
[0003]‑
承载框架,所述承载框架配置用于承载至少一个光模块,
[0004]‑
壳体,光模块和承载框架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其中承载框架相对于壳体可调节地设置在壳体上,和
[0005]‑
设定系统,所述设定系统配置用于围绕第一、第二和第三轴线相对于壳体调节承载框架。
[0006]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本技术的照明设备的机动车前照灯。

技术介绍

[0007]安装在机动车前照灯中的每个光模块原则上必须以可设定的方式支承或设置,以便能够补偿公差和/或车辆倾斜。
[0008]在现有技术中,为了进行静态的调节为此使用竖直的或水平的设定系统,即如下设定系统,所述设定系统能够使光模块或设置有光模块的承载框架围绕水平的和竖直的轴线枢转。
[0009]为了实现这种水平和竖直的调节,现有技术中的设定系统具有所谓的直角的调节三角形,其中调节三角形由承载框架上的三个点形成,其中两个点为作用点,而另一个点为固定点,光模块可围绕所述固定点水平或竖直地枢转。
[0010]在此,竖直的作用点必须精确地设置在固定点的正上方或正下方,即没有侧向的错位(基于在机动车中处于正确安装状态下的照明设备)。
[0011]这同样适用于水平的作用点,所述水平的作用点必须在与固定点没有竖直错位的情况下与其设置在共同的假想水平面中(基于在机动车中正确安装状态下的照明设备)。
[0012]如果不是这种情况,那么在调节或设定机动车中的光模块时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枢转错误。换言之,设计用于补偿光模块中的公差的设定系统本身受到公差的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001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照明设备。
[0014]所述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来实现,设定系统包括:
[0015]‑
第一调节装置,借助所述第一调节装置,承载框架可围绕第一轴线枢转,其中第一调节装置作用于承载框架上的第一调节支承点,
[0016]‑
第二调节装置,借助所述第二调节装置,承载框架可围绕第二轴线枢转,其中第二调节装置作用于承载框架上的第二调节支承点,
[0017]‑
第三调节装置,借助所述第三调节装置,承载框架可围绕第三轴线枢转,其中第
三调节装置作用于承载框架上的第三调节支承点,
[0018]其中,调节支承点在承载框架上设置成,使得调节支承点之间的假想连接线形成三角形,
[0019]其中,第一和第三调节支承点之间的假想连接线形成第一轴线,其中第二和第三调节支承点之间的假想连接线形成第二轴线,并且其中第一和第二调节支承点之间的假想连接线形成第三轴线,
[0020]并且其中调节装置分别包括马达驱动的执行元件,所述执行元件在相应的调节支承点中铰接地支承在承载框架上。
[0021]由此,不同于现有技术中的调节三角形,能够实现任意的虚拟的旋转点或固定点(就上述阐述而言),所述旋转点或固定点可根据机动车前照灯中的安装空间情况来调整。由此也能够最佳地利用机动车前照灯中的安装空间。
[0022]能够提出,调节装置可彼此不相关地操控。
[0023]能够提出,由调节支承点之间的假想连接线形成的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0024]能够提出,照明设备包括至少两个光模块,所述光模块固定在承载框架上。
[0025]能够提出,调节装置分别包括马达驱动的致动器,借助所述致动器可驱动执行元件。
[0026]能够提出,致动器构成为电动马达,但也能够设有替选的驱动可行性,例如气动的或液压的。
[0027]能够提出,执行元件可线性地运动。
[0028]能够提出,至少一个光模块包括具有调节系统的保持装置,其中至少一个光模块借助于保持装置可相对于承载框架调节地设置在承载框架上。
[0029]所述目的同样通过一种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本技术的照明设备的机动车前照灯来实现。
附图说明
[0030]下面根据示例性的附图详细解释本技术。在这种情况下示出:
[0031]图1示出示例性的照明设备的前视图,所述照明设备包括设置在承载框架上的两个光模块,其中承载框架相对可调节地设置在壳体上,其中照明设备包括设定系统以相对调节承载框架,并且
[0032]图2示出图1中的照明设备的后视图,其中设定系统包括能够调节装置,通过所述调节装置可调节承载框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33]图1示出用于机动车前照灯的示例性的照明设备10,所述照明设备10包括两个光模块50,所述光模块配置用于沿着主放射方向将光分布发射到照明设备10前方。
[0034]将“主放射方向”理解为如下方向,在所述方向上发光机构或光模块由于其方向性最强地或最多地放射光。
[0035]此外,照明设备10包括承载框架100和壳体200,光模块50和承载框架100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其中承载框架100配置用于承载光模块50,并且其中承载框架100相对于壳体200
可调节地固定在壳体200上。
[0036]此外,照明设备10包括设定系统300,所述设定系统配置用于围绕第一、第二和第三轴线A1、A2、A3相对于壳体200调节承载框架100。
[0037]为此,设定系统300包括第一调节装置310,借助所述第一调节装置,承载框架100可围绕第二轴线A2枢转,其中第一调节装置310作用于承载框架100上的第一调节支承点110。
[0038]设定系统300还包括第二调节装置320,借助所述第二调节装置,承载框架100可围绕第一轴线A1枢转,其中第二调节装置320作用于承载框架100上的第二调节支承点120。
[0039]附加地,设定系统300包括第三调节装置330,借助所述第三调节装置,承载框架100可围绕第三轴线A3枢转,其中第三调节装置330作用于承载框架100上的第三调节支承点130。
[0040]在图2中可见调节装置310、320、330,其中图2示出图1中的照明设备10的后视图。
[0041]调节支承点110、120、130在此在承载框架100上设置成,使得调节支承点110、120、130之间的假想连接线形成三角形。
[0042]第一和第三调节支承点110、130之间的假想连接线形成第一轴线A1,其中第二和第三调节支承点120、130之间的假想连接线形成第二轴线A2,并且其中第一和第二调节支承点110、120之间的假想连接线形成第三轴线A3。
[0043]此外,调节装置310、320、330分别包括马达驱动的执行元件311、321、331,所述执行元件分别是可线性地运动的并且在相应的调节支承点1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机动车前照灯的照明设备(10),所述照明设备(10)包括:

至少一个光模块(50),所述至少一个光模块配置用于沿着主放射方向将光分布发射到所述照明设备(10)前方,

承载框架(100),所述承载框架配置用于承载所述至少一个光模块(50),

壳体(200),所述至少一个光模块(50)和所述承载框架(100)设置在所述壳体中,其中所述承载框架(100)相对于所述壳体(200)可调节地设置在所述壳体(200)上,和

设定系统(300),所述设定系统配置用于围绕第一、第二和第三轴线(A1、A2、A3)相对于所述壳体(200)调节所述承载框架(100),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定系统(300)包括:

第一调节装置(310),借助所述第一调节装置(310),所述承载框架(100)能够围绕所述第二轴线(A2)枢转,其中所述第一调节装置(310)作用于所述承载框架(100)上的第一调节支承点(110),

第二调节装置(320),借助所述第二调节装置(320),所述承载框架(100)能够围绕所述第一轴线(A1)枢转,其中所述第二调节装置(320)作用于所述承载框架(100)上的第二调节支承点(120),

第三调节装置(330),借助所述第三调节装置,所述承载框架(100)能够围绕所述第三轴线(A3)枢转,其中所述第三调节装置(330)作用于所述承载框架(100)上的第三调节支承点(130),其中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调节支承点(110、120、130)在所述承载框架(100)上设置成,使得所述第一、第二和第三调节支承点(110、120、130)之间的假想连接线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约翰
申请(专利权)人:ZKW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