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儿内科肺功能康复理疗器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小儿内科用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小儿内科肺功能康复理疗器。
技术介绍
[0003]呼吸训练器用于帮助帮助接受过腹部或胸部外科手术的病人改善呼吸深度和持续时间,帮助改善恢复肺的呼吸功能,减少和预防术后并发症。该产品一般采用高分子材料制造,可进行呼气训练和吸气训练。
[0004]呼气时,呼气通道与外界连通,吸气时,吸气通道与外界连通。该呼气通道、吸气通道由管道和内部腔室构成,呼气时产生的水汽会附着在管道、内部腔室的内壁而使得内部呈潮湿环境,该潮湿环境下各种细菌会滋生,不利于健康;尤其是婴幼儿本身抵抗力弱,对卫生的要求高。
[0005]现有的呼吸训练器,都不利于拆卸和清洗。因此,需要一种小儿内科肺功能康复理疗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即为了解决拆卸和清洗不方便而造成内部潮湿滋生细菌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儿内科肺功能康复理疗器,其包括下盒体、缓冲容器、呼吸容器、浮球、上盒体、气管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儿内科肺功能康复理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盒体、缓冲容器、呼吸容器、浮球、上盒体、气管和咬嘴,其中:所述下盒体内形成下气腔,所述上盒体内形成上气腔;所述缓冲容器的下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下盒体,所述缓冲容器的上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上盒体,所述缓冲容器内形成缓冲气腔,所述缓冲气腔与所述下气腔、所述上气腔均连通;所述呼吸容器的下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下盒体,所述呼吸容器的上端可拆卸安装于所述上盒体,所述呼吸容器内形成呼吸气腔,所述呼吸气腔与所述下气腔、所述上气腔均连通;所述呼吸容器的内壁向内延伸以形成环状的支托部,所述浮球位于所述支托部上方的所述呼吸气腔内,所述支托部的内径<所述浮球的外径<所述呼吸气腔的内径;所述下盒体的底部开设有与所述下气腔贯通的进气口,所述进气口靠近所述缓冲容器布置,所述进气口上安装有进气单向阀,以使得外部空气经所述进气口向所述下气腔内单向流动;所述上盒体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上气腔贯通的出气口,所述出气口与所述进气口分别位于所述呼吸容器的两相反侧,所述出气口上安装有出气单向阀,以使得内部空气经所述出气口向外界单向流动;所述上盒体的顶部开设有与所述上气腔贯通的呼吸口,所述呼吸口靠近所述缓冲容器布置,所述气管的第一端连接至所述呼吸口,所述气管的第二端连接有所述咬嘴;所述缓冲容器的下端、所述缓冲容器的上端分别通过一个端部安装件气密地安装于所述下盒体和所述上盒体;所述呼吸容器的下端、所述呼吸容器的上端分别通过一个所述端部安装件气密地安装于所述下盒体和所述上盒体;所述缓冲容器与所述下盒体之间的端部安装件包括拆装滑道、上夹环、下夹环和密封垫,其中:所述密封垫、所述上夹环和所述下夹环自上而下依次固定,所述缓冲容器的下端穿过形成于所述密封垫的通孔后向外延伸以形成固定部,所述上夹环的下端内侧、所述下夹环的上端内侧形成于容纳所述固定部的固定槽;所述拆装滑道固定于所述下盒体的上表面,所述拆装滑道与所述下盒体之间形成沿水平方向延伸并开口向内的拆装滑槽;所述密封垫、所述上夹环和所述下夹环固定后沿所述拆装滑槽可滑动地安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儿内科肺功能康复理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呼吸容器的数量为至少两个,所述缓冲容器、所述至少两个呼吸容器沿直线依次布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小儿内科肺功能康复理疗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盒体的上侧壁形成与下气腔贯通的下通孔;所述拆装滑道包括依次连接的导入部、定位部和压紧部,对应地,所述导入部、所述定位部的拆装滑槽依次为导入滑槽和定位滑槽,所述压紧部上下平齐,所述导入部的拆装滑槽的高度沿靠近所述下通孔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定位部的拆装滑槽的高度大于所述密封垫、所述上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翟豪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