坡道跨后浇带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03043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坡道跨后浇带结构,包括与主楼保持预设距离的后浇带和设置在所述后浇带远离所述主楼的一侧的坡道;其中,在所述后浇带的底部设置有钢筋;在所述后浇带的两侧设置有支撑墙;在所述后浇带的上方设置有盖板。采用这种坡道跨后浇带结构解决施工电梯入口坡道跨越后浇带的施工,能有效解决沉降后浇带未封闭之前对施工造成的不便,从而大大提高施工效率,加快二次结构施工进度,发挥沉降后浇带的作业,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坡道跨后浇带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工程领域,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坡道跨后浇带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出现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自身收缩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的混凝土带。
[0003]目前,高层建筑的施工电梯基础多数坐落在车库顶板上,在使用施工电梯的时候,由于轿厢与车库顶板存在约500mm

600mm的高差,需要设置施工坡道方能使用。另外,因为主楼沉降造成周围后浇带距离主楼外墙距离缩小,一般只能容下施工电梯的基础位置,而沉降后浇带的封闭时间为主体结构施工完毕且沉降数据稳定后施工,会影响电梯入口坡道的施工,对二次结构的施工进度造成一定影响。
[0004]因此,亟需一种施工电梯坡道跨越后浇带的施工结构,可以加快二次结构施工进度,还可以保证主体结构质量,且使用效果良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坡道跨后浇带结构,通过在后浇带一侧设置坡道,坡道和设置在后浇带上的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坡道跨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与主楼保持预设距离的后浇带和设置在所述后浇带远离所述主楼的一侧的坡道;其中,在所述后浇带的底部设置有钢筋;在所述后浇带的两侧设置有支撑墙;在所述后浇带的上方设置有盖板。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坡道跨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撑杆;其中,所述支撑杆横跨设置在所述后浇带的宽向方向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坡道跨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杆包括金属支撑杆、合金支撑杆、木制支撑杆。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坡道跨后浇带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支撑杆包括槽钢制支撑杆和方钢制支撑杆。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飞徐嘉祥陈少伟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冶建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