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开裂型防撞梁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01670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揭示了一种防开裂型防撞梁,包括弧形梁体和两个吸能盒,每个所述吸能盒的底部设置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由一体形成的连接板面和连接部组成,所述连接部自所述连接板面的表面向上竖直延伸,所述连接部上均布有一组铆接孔并与所述吸能盒的外侧面的底部相铆接,所述吸能盒的其他侧面底部与所述连接板面焊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吸能盒底部在与连接件的连接板面焊接的基础上,与连接件的连接部铆接,连接部与连接件一体形成,二者之间具有良好的连接性,并且连接部的各个侧面底部均通过内凹的弧形结构与所述连接件连接,使得连接部与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处不易产生裂缝,从而解决因吸能盒底部与连接件之间的开裂导致的不真实感应检测结果。应检测结果。应检测结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防开裂型防撞梁


[0001]本技术涉及汽车装配零件
,具体地涉及一种防开裂型防撞梁。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车作为越来越多人会选择代步工具,汽车的驾驶安全性是消费者考虑较多的因素之一。出于安全考虑,现有的汽车会设置防撞梁结构,现有的防撞梁结构大多是通过钣金冲压,再进行焊接在连接件上,连接件再通过螺栓与汽车前纵梁的前端面进行固定连接。
[0003]在实际使用中,防撞梁受到撞击折弯后,容易同步带动底部的吸能盒上移,使得吸能盒底部与底座之间的外侧焊缝产生开裂,导致汽车加速度检测器检测到加速度突变,从而导致检测的感应是不真实的,而不真实的检测结果会导致其他相关防护措施的失灵。
[0004]因此,如何防止吸能盒底部的开裂是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开裂型防撞梁。
[0006]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防开裂型防撞梁,包括弧形梁体和两个吸能盒,每个所述吸能盒的底部设置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由一体形成的连接板面和连接部组成,所述连接部自所述连接板面的表面向上竖直延伸,所述连接部上均布有一组铆接孔并与所述吸能盒的外侧面的底部相铆接,所述吸能盒的其他侧面底部与所述连接板面焊接。
[0008]优选的,所述连接部的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侧边和第二侧边二者的底部为内凹的弧形。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部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的底部两侧与所述连接板面之间均通过一内凹的弧形面连接,两个所述弧形面相对所述连接部对称设置。
[0010]优选的,所述连接件的表面涂覆有防锈涂层。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板面沿其边沿均布有一组用于安装的通孔。
[0012]优选的,所述弧形梁体的内部为空腔,所述空腔内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一组加强壁。
[0013]优选的,所述弧形梁体的两侧弧度大于其中间部,所述吸能盒的顶部形成与所述弧形梁体相匹配的缺口,所述弧形梁体嵌设于所述缺口内并与缺口的连接处进行焊接。
[0014]优选的,所述吸能盒的各个侧边上形成有一组内凹的溃缩凹槽
[001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主要体现在:
[0016]1、吸能盒底部在与连接件的连接板面焊接的基础上,与连接件的连接部铆接,连接部与连接件一体形成,二者之间具有良好的连接性,并且连接部的各个侧面底部均通过内凹的弧形结构与所述连接件连接,使得连接部与连接件之间的连接处不易产生裂缝,从而解决因吸能盒底部与连接件之间的开裂导致的不真实感应检测结果;
[0017]2、弧形梁体内部设置若干加强壁阿里增强其内部空腔的支撑力;
[0018]3、吸能盒的侧壁上设置的内凹的溃缩凹部可以提高吸能盒整体的吸能效果,减少其底部收到的压力。
附图说明
[00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0020]图1: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示意图;
[0021]图2: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示意图;
[0022]图3:本技术实施例中连接件的示意图;
[0023]图4: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
[0024]图5:本技术实施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5]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于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026]在方案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并且,在方案的描述中,以操作人员为参照,靠近操作者的方向为近端,远离操作者的方向为远端。
[0027]如图1至图5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防开裂型防撞梁,包括弧形梁体1和两个吸能盒2,每个所述吸能盒2的底部设置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由一体形成的连接板面3和连接部4组成,所述连接部4自所述连接板面3的表面向上竖直延伸,所述连接部4上均布有一组铆接孔406并与所述吸能盒2的外侧面201的底部相铆接,所述吸能盒2的其他侧面底部与所述连接板面3焊接。
[0028]本技术中的所述连接部4和连接板面3为一体成型,来最大程度地避免所述连接部4与连接板面3之间因自身连接导致的断裂,保证二者连接处的有效性和稳定性。
[0029]进一步的如图1

3所示,所述连接部4的第一侧边401和第二侧边402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侧边401和第二侧边402二者的底部为内凹的弧形。进一步的,所述连接部4的第一侧面403和第二侧面404的底部两侧与所述连接板面3之间均通过一内凹的弧形面405连接,两个所述弧形面405相对所述连接部4对称设置。弧形的结构提高了所述连接部4的第一侧边401和第二侧边402、第一侧面403和第二侧面404的底部与所述连接板面3之间的连接处可以承受的压力,使得所述连接部4与所述连接板面3的连接处不易产生开裂,从而解决因为开裂导致的不真实检测。从而使得所述吸能盒2的底部与所述连接板面3之间连接的有效性。
[0030]为了进一步保证所述连接部4与连接板面3之间连接处的稳定性,所述连接件为金属材质,且所述连接件的表面涂覆有防锈涂层,所述防锈涂层可由任意合适的防腐材料构
成。
[0031]为了方便连接,所述连接板面3沿其边沿均布有一组用于安装的通孔301。本优选实施例中的所述连接板面3为矩形,所述通孔301设置于其边角处,在其他可行的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板面3可为任意合适的形状。
[0032]如图5所示,所述弧形梁体1的内部为空腔,所述空腔内沿其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有一组加强壁101。这样的结构在减少弧形梁体1重量的同时,保证其具有一定的刚性。
[0033]所述弧形梁体1的两侧弧度大于其中间部,所述吸能盒2的顶部形成与所述弧形梁体1相匹配的缺口202,所述弧形梁体1嵌设于所述缺口202内并与缺口202的连接处进行焊接。这样的结构可以提高所述弧形梁体1与吸能盒2之间连接的可靠性。
[0034]进一步的如图4、图5所示,所述吸能盒2的各个侧边上形成有一组内凹的溃缩凹槽203。所述溃缩凹从可以提高所述吸能盒2的吸能效果并且所述吸能盒2内侧的侧边上设置的溃缩凹槽203多于其外侧边,这使得所述吸能盒2尽可能地由向外折弯,减少其底部与连接部4连接处收到的压力,减少开裂。
[0035]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防开裂型防撞梁,其特征在于:包括弧形梁体(1)和两个吸能盒(2),每个所述吸能盒(2)的底部设置有一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由一体形成的连接板面(3)和连接部(4)组成,所述连接部(4)自所述连接板面(3)的表面向上竖直延伸,所述连接部(4)上均布有一组铆接孔(406)并与所述吸能盒(2)的外侧面(201)的底部相铆接,所述吸能盒(2)的底部与所述连接板面(3)焊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开裂型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的第一侧边(401)和第二侧边(402)对称设置,且所述第一侧边(401)和第二侧边(402)二者的底部为内凹的弧形。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开裂型防撞梁,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4)的第一侧面(403)和第二侧面(404)的底部两侧与所述连接板面(3)之间均通过一内凹的弧形面(405)连接,两个所述弧形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肖曹永进
申请(专利权)人:奇昊汽车系统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