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连接件和支撑件连接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60058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9: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连接件和支撑件连接结构,连接件用于安装支撑件,它包括基板,以及在所述基板上表面分别设置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安装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相互平行并相互隔开,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的空间用于安装第三支撑件。支撑件连接结构,还包括与连接件的镜像结构的第二连接件,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组装后共同连接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第三支撑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应用在家具上时,可以使整个家具稳定、可靠,便于收纳,从而实现整个户外家具的支架、覆盖物的拆卸、装配、收纳、携带的便捷。携带的便捷。携带的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连接件和支撑件连接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户外家具生产
,具体为一种连接件和支撑件连接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露营是一种短时的户外生活方式,是为了工程、测绘、旅游等而临时设置的户外驻扎区,包括营帐、草棚、车房等简易形式的短时户外居住营所,人们在露营时大都会选择携带一些可折叠、可装配的户外用具,其中,可拆散的、可折叠的户外用座椅、餐桌就是人们普遍会选择的户外用具。然而目前市场上的户外餐桌,桌面可以折叠,桌面与支架却大多是依靠捆绑固定,不仅装配、拆卸、收纳很麻烦,用具稳定性很差,而且零部件容易丢失,不便于收纳携带。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连接件和支撑件连接结构,解决了现有的户外用具拆卸、装配、收纳繁琐、不便的缺点。本技术的连接件结构合理,安装支撑件方便,支撑桌面时展开方便,收纳时收起灵活,使具有该连接件和支撑件连接结构的户外家具拆卸、装配、收纳操作方便、便于收纳携带,而且稳定性很好。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连接件,它包括基板,以及在所述基板上表面分别设置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第一支撑件,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安装第二支撑件,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相互平行并相互隔开,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的空间用于安装第三支撑件。
[0006]所述第一安装部是由平行的第一内壁、第一外壁和连接第一内壁、第一外壁的第一顶壁围成的具有插口的用于插接定位第一支撑件内端的第一定位插槽;所述第二安装部是由平行的第二内壁、第二外壁和连接第二内壁、第二外壁的第二顶壁围成的具有插口的用于插接定位第二支撑件内端的第二定位插槽;所述第一顶壁的外端面与所述第二顶壁的外端面相互平行并具有第一间隔;所述第一内壁的外端面与所述第二内壁的外端面相互平行且具有第二间隔;所述第一间隔不小于所述第三支撑件的宽度;所述第二间隔也不小于所述第三支撑件的宽度。
[0007]所述基板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内壁和第一顶壁的第一交接部外端与所述第二内壁和第二顶壁的第二交接部外端之间设有第三支撑件的连接孔或轴接孔。
[0008]所述第三支撑件的连接孔或轴接孔位于基板的重心。
[0009]所述第一交接部外端与所述第二交接部外端之间具有第三间隔,所述第三间隔大于所述第三支撑件的宽度,该第三间隔即第三支撑件的转动限位空间。
[0010]所述基板上且位于第一定位插槽和第二定位插槽内分别具有第一支撑件的定位孔和第二支撑件的定位孔。
[0011]所述第一定位插槽和第二定位插槽为方形。
[0012]一种支撑件连接结构,它包括如上所述的连接件,定位插接在连接件的第一安装部上的第一支撑件,定位插接在连接件的第二安装部上的第二支撑件,以及连接在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之间的第三支撑件。
[0013]还包括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是所述连接件的镜像结构;所述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组装后共同连接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和第三支撑件。
[0014]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5]本技术连接件的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的平行间隔设置,使安装在基板重心位置的第三支撑件可以从第一间隔位置转动到第二间隔位置,从而实现支撑件连接结构的展开和收拢,第三支撑件处于第一间隔时,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共同构成X形支架,两个顶壁对第三支撑件的相对作用,使X形支架稳定可靠;收纳时,第三支撑件转动至第二间隔,抵靠在第一内壁和第二内壁上,与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并拢,便于收纳。
[0016]当本技术连接件和支撑件连接结构应用在家具上时,可以使整个家具稳定、可靠,便于收纳,从而实现整个户外家具的支架、覆盖物的拆卸、装配、收纳、携带的便捷。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18]图2是本技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19]图3是本技术支撑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0]图4是本技术支撑件连接结构示意图之二。
[0021]图中:1

第一定位插槽;11

第一内壁;12

第一外壁;13

第一顶壁;14

第一交接部外端;2

第二定位插槽;21

第二内壁;22

第二外壁;23

第二顶壁;24

第二交接部外端;3

基板;4

连接孔;5

第一支撑件;6

第二支撑件;7

第三支撑件;8

连接件;9

第二连接件;N

第一间隔;n

第二间隔;L

第三间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本技术的一种连接件,用于安装支撑件,它包括基板3,以及在所述基板3上表面分别设置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第一支撑件5,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安装第二支撑件6,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相互平行并相互隔开,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的空间用于安装第三支撑件7。
[0023]优选地,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安装部是由平行的第一内壁11、第一外壁12和连接第一内壁11、第一外壁12的第一顶壁13围成的具有插口的用于插接定位第一支撑件5内端的第一定位插槽1;所述第二安装部是由平行的第二内壁21、第二外壁22和连接第二内壁21、第二外壁22的第二顶壁23围成的具有插口的用于插接定位第二支撑件6内端的第二定位插槽2。
[0024]所述基板3上且位于第一定位插槽1和第二定位插槽2内分别具有第一支撑件5的定位孔和第二支撑件6的定位孔。优选地,所述第一定位插槽1和第二定位插槽2为方形。
[0025]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顶壁13的外端面与所述第二顶壁23的外端面相互平行并具有第一间隔N;所述第一内壁11的外端面与所述第二内壁21的外端面相互平行且具有第二间隔n;所述第一间隔N和所述第二间隔n是用于安装第三支撑件7的,所以,所述第一间隔N
不小于所述第三支撑件7的宽度;所述第二间隔n也不小于所述第三支撑件7的宽度。
[0026]进一步地,第三支撑件7是可转动地安装在基板3上的,如图3所示,所述基板3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内壁11和第一顶壁13的第一交接部外端14与所述第二内壁21和第二顶壁23的第二交接部外端24之间设有第三支撑件7的连接孔4或轴接孔。
[0027]如图1、图3所示,所述第一交接部外端14与第二交接部外端24的连线经过所述基板3的重心,因此,为了使所述第三支撑件7可以在第一间隔N和第二间隔n间往返转动,第三支撑件7的连接孔4或轴接孔设置在基板3的重心。
[002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接件,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基板(3),以及在所述基板(3)上表面分别设置第一安装部和第二安装部,所述第一安装部用于安装第一支撑件(5),所述第二安装部用于安装第二支撑件(6),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相互平行并相互隔开,所述第一安装部与所述第二安装部之间的空间用于安装第三支撑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部是由平行的第一内壁(11)、第一外壁(12)和连接第一内壁(11)、第一外壁(12)的第一顶壁(13)围成的具有插口的用于插接定位第一支撑件(5)内端的第一定位插槽(1);所述第二安装部是由平行的第二内壁(21)、第二外壁(22)和连接第二内壁(21)、第二外壁(22)的第二顶壁(23)围成的具有插口的用于插接定位第二支撑件(6)内端的第二定位插槽(2);所述第一顶壁(13)的外端面与所述第二顶壁(23)的外端面相互平行并具有第一间隔(N);所述第一内壁(11)的外端面与所述第二内壁(21)的外端面相互平行且具有第二间隔(n);所述第一间隔(N)不小于所述第三支撑件(7)的宽度;所述第二间隔(n)也不小于所述第三支撑件(7)的宽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连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板(3)上且位于所述第一内壁(11)和第一顶壁(13)的第一交接部外端(14)与所述第二内壁(21)和第二顶壁(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柳惜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乐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