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50456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9 01: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折叠椅。它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靠背杆、两个座椅杆、两个前脚杆、两个后脚杆和两个扶手;每一侧的靠背杆与该侧的座椅杆可折叠地活动连接,每一侧的前脚杆上端与该侧的扶手可折叠地活动连接,每一侧的后脚杆上端与该侧的扶手可折叠地活动连接;每一侧的座椅杆前端各设置有第一支撑部,两侧的座椅杆的前端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杆,第一支撑杆两端分别与两侧的第一支撑部固定连接,第一支撑部是中空的并具有端口,并设置有可打开或封闭端口的盖,其侧壁设置可容纳第一支撑杆端部的凹槽或孔,很好地解决了现有折叠椅座位向中间塌陷,不够稳固的缺点。不够稳固的缺点。不够稳固的缺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折叠椅


[0001]本技术涉及折叠椅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折叠椅。

技术介绍

[0002]折叠椅是轻便、具叠放功能的座椅,既方便搬动,又节省空间。常见的折叠椅主要以金属管件和牛津布等柔性材料组成。折叠链接部位用锁锌柳钉和原生塑料件链接,根据不同产品的特点增加了,漏兜杯网、操作面板、储物袋、脚搭、遮阳板等设计。
[0003]但是,这些折叠椅在使用时,常常由于牛津布等柔性材料造成座位向中间塌陷,也时常因折叠机构的松驰,而导致座椅不稳固。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折叠椅,解决了现有折叠椅座位向中间塌陷,不够稳固的缺点。本技术的折叠椅结构简单,使用时舒适、稳固,收拾时便于拆卸、折叠与收纳。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折叠椅,它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靠背杆、两个座椅杆、两个前脚杆、两个后脚杆和两个扶手;每一侧的所述靠背杆与该侧的所述座椅杆可折叠地活动连接,每一侧的所述前脚杆上端与该侧的所述扶手可折叠地活动连接,每一侧的所述后脚杆上端与该侧的所述扶手可折叠地活动连接;每一侧的所述座椅杆前端各设置有第一支撑部,两侧的所述座椅杆的前端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第一支撑部固定连接。
[0007]所述第一支撑部是中空的并具有端口,所述第一支撑部设置有可打开或封闭端口的盖,所述第一支撑部侧壁设置可容纳所述第一支撑杆端部的凹槽或孔。
[0008]所述第一支撑部的端口设置有滑槽,所述的盖是可通过滑槽将所述第一支撑部的端口打开或封闭的滑块。
[0009]两侧的所述座椅杆后端各设置有第二支撑部,两侧的所述座椅杆的后端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第二支撑部固定连接。
[0010]所述第二支撑部是中空的并具有端口,所述第二支撑部也设置有可打开或封闭端口的盖,所述第二支撑部侧壁也设置可容纳所述第二支撑杆端部的凹槽或孔。
[0011]每一侧的所述靠背杆顶端均设置有第三支撑部,两侧的所述靠背杆顶端之间设置有第三支撑杆,所述第三支撑杆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第三支撑部固定连接。
[0012]所述第三支撑部是中空的并具有端口,所述第三支撑部也设置有可打开或封闭端口的盖,所述第三支撑部侧壁也设置可容纳所述第三支撑杆端部的凹槽或孔。
[0013]每一侧的所述前脚杆下端均设置有稳固件,两侧的所述前脚杆之间设置有稳定杆,所述稳定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稳固件固定连接。
[0014]所述稳固件包括卡口、锁孔以及稳定杆接口,每一侧的所述前脚杆下端均设置有
固定柱,每一侧的所述稳固件通过其卡口卡接在该侧的所述前脚杆上,所述固定柱配合所述锁孔将每一侧的所述稳固件定位在该侧的所述前脚杆上;所述稳定杆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稳固件的稳定杆接口固定连接。
[0015]所述锁孔包括连通的小孔和大孔,呈上小下大的形态;所述固定柱包括固定柱头部和固定柱杆部,所述固定柱头部直径大于所述固定柱杆部直径;所述锁孔的大孔可供所述固定柱头部穿过,所述锁孔的小孔直径略大于所述固定柱杆部直径而小于所述固定柱头部直径。
[0016]每个所述稳固件设置上下排列的两个所述锁孔;每一侧的所述前脚杆下端设置上下排列的两个所述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与所述稳固件相配合。
[0017]每一侧的所述后脚杆下端均设置有后脚杆稳固件,两侧的所述后脚杆之间设置有后脚杆稳定杆,所述后脚杆稳定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后脚杆稳固件固定连接。
[0018]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支撑杆的设置,大大改善座椅中靠背和座位向中间塌陷的缺陷,支撑部侧壁设置可容纳支撑杆端部的凹槽或孔、及可打开或封闭端口的盖(如:将支撑部的端口打开或封闭的滑块)的设计,使得支撑杆不仅便于拆卸,还保证支撑杆不会从支撑部中滑脱。同时,稳固件与稳定杆的设计,使得折叠座椅更加稳定,稳固件卡口及葫芦状锁孔的设计,使得座椅拆卸折叠更加便捷。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使用本技术示意图。
[0020]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示意图。
[0021]图3是本技术支撑部示意图。
[0022]图4是本技术支撑部与支撑杆配合示意图。
[0023]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稳固件立体示意图。
[0024]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稳固件平面示意图。
[0025]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固定柱意图。
[0026]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稳固件与前脚杆配合示意图。
[0027]图中:1

靠背杆;2

座椅杆;3

前脚杆;4

后脚杆;5

扶手;61

第一支撑部;62

第二支撑部;63

第三支撑部;64

凹槽;65

滑块;71

第一支撑杆;72

第二支撑杆;73

第三支撑杆;8

稳固件;81

锁孔;811

锁孔的小孔; 812

锁孔的大孔;82

稳定杆接口;83

卡口;9

固定柱;91

固定柱头部;92
‑ꢀ
固定柱杆部;10

稳定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折叠椅,它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靠背杆1、两个座椅杆2、两个前脚杆3、两个后脚杆4和两个扶手5;每一侧的所述靠背杆1与该侧的所述座椅杆2可折叠地活动连接,每一侧的所述前脚杆3上端与该侧的所述扶手5可折叠地活动连接,每一侧的所述后脚杆4上端与该侧的所述扶手5可折叠地活动连接。
[0029]如图2所示,每一侧的所述座椅杆2前端各设置有第一支撑部61,两侧的所述座椅杆2的前端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杆71,所述第一支撑杆71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第一支撑部61固定连接。
[0030]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支撑部61是中空的并具有端口,所述第一支撑部61侧壁设置可容纳所述第一支撑杆71端部的凹槽64或孔。所述第一支撑部61设置有可打开或封闭端口的盖,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部61 的端口设置有滑槽,所述的盖是可通过滑槽将所述第一支撑部61的端口打开或封闭的滑块65。如图4所示,当第一支撑杆71端部置于凹槽64中后,所述滑块65可将第一支撑部61端口封闭,这样,座椅在使用过程中,第一支撑杆71就不会从第一支撑部61中滑脱。并且,第一支撑杆71在将座椅完全撑开的同时,也增加了折叠座椅的稳定性。当然,滑块65的设计,不仅保证第一支撑杆71不会从第一支撑部61滑脱,同时,也使得第一支撑杆71的安装和拆卸更加便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折叠椅,它包括分别位于左右两侧的两个靠背杆(1)、两个座椅杆(2)、两个前脚杆(3)、两个后脚杆(4)和两个扶手(5);每一侧的所述靠背杆(1)与该侧的所述座椅杆(2)可折叠地活动连接,每一侧的所述前脚杆(3)上端与该侧的所述扶手(5)可折叠地活动连接,每一侧的所述后脚杆(4)上端与该侧的所述扶手(5)可折叠地活动连接;其特征在于:每一侧的所述座椅杆(2)前端各设置有第一支撑部(61),两侧的所述座椅杆(2)的前端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杆(71),所述第一支撑杆(71)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第一支撑部(61)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61)是中空的并具有端口,所述第一支撑部(61)设置有可打开或封闭端口的盖,所述第一支撑部(61)侧壁设置可容纳所述第一支撑杆(71)端部的凹槽(64)或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61)的端口设置有滑槽,所述的盖是可通过滑槽将所述第一支撑部(61)的端口打开或封闭的滑块(65)。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两侧的所述座椅杆(2)后端各设置有第二支撑部(62),两侧的所述座椅杆(2)的后端之间设置有第二支撑杆(72),所述第二支撑杆(72)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第二支撑部(62)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62)是中空的并具有端口,所述第二支撑部(62)也设置有可打开或封闭端口的盖,所述第二支撑部(62)侧壁也设置可容纳所述第二支撑杆(72)端部的凹槽或孔。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每一侧的所述靠背杆(1)顶端均设置有第三支撑部(63),两侧的所述靠背杆(1)顶端之间设置有第三支撑杆(73),所述第三支撑杆(73)两端分别与两侧的所述第三支撑部(63)固定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折叠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柳惜
申请(专利权)人:永康市乐享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