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式输送装置及检测设备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9701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8: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盖板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超薄玻璃盖板检测的辊式输送装置及检测设备,该装置包括轴承座组件和细辊组件;轴承座组件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轴承座,细辊组件设于两个轴承座之间形成具有设定长度的输送区;细辊组件包括多根细辊,细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轴承座转动连接,并且细辊的轴线方向与轴承座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输送区包括密集区和稀疏区,密集区内相邻细辊的间隔小于稀疏区内相邻细辊的间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在密集区细辊的间距较小,超薄玻璃盖板输送稳定性高,因此,在密集区的超薄玻璃盖板不会变形或变形起伏较小,相应的将检测设备对应密集区设置,进而可实现对超薄玻璃盖板的精准检测。的精准检测。的精准检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辊式输送装置及检测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盖板检测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超薄玻璃盖板检测的辊式输送装置及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升,智能电子设备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必备品之一。其中,玻璃盖板主要用于对智能设备的外部进行保护、美观、装饰以及作为人机交互的重要媒介。例如,手机或平板电脑的触摸屏防护玻璃及其背面的后玻璃,其都是为了对设备内部的芯片电路等核心部件进行防护,同时又能起到美化的作用。
[0003]目前,流行的诸如折叠屏手机、智能腕表等智能穿戴电子产品所需求的玻璃盖板已不同于以往的厚玻璃,而是使用超薄玻璃。超薄玻璃的厚度一般只有0.01mm

0.03mm,其本身具有较强的柔软性。
[0004]在传统的辊道输送装置上,由于超薄玻璃自身重力的作用,使得超薄玻璃表面起伏不平,不易进行或无法进行检测操作,若改用皮带输送,又面临着脏污的风险。因此,急需一种既清洁又能稳定输送超薄玻璃的装置,以保证超薄玻璃盖板高效检测的实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至少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辊式输送装置及检测设备。
[0006]本技术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辊式输送装置,包括轴承座组件和细辊组件;所述轴承座组件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轴承座,所述细辊组件设于两个所述轴承座之间形成具有设定长度的输送区;所述细辊组件包括多根细辊,所述细辊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轴承座转动连接,并且所述细辊的轴线方向与所述轴承座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输送区包括密集区和稀疏区,所述密集区内相邻所述细辊的间隔小于所述稀疏区内相邻所述细辊的间隔。
[0007]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辊式输送装置用于超薄玻璃盖板检测时输送超薄玻璃盖板;所述输送区包括两个所述稀疏区和一个所述密集区;所述密集区位于两个所述稀疏区之间。
[000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细辊组件还包括轴承、从动轮和限位螺母,所述细辊的一端与所述从动轮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螺母连接,以及所述细辊与两个所述轴承座的连接位置分别设置所述轴承;所述轴承座上设有轴承安装孔,所述轴承设于所述轴承安装孔内,并且所述从动轮和所述限位螺母分别位于同侧的所述轴承座远离所述输送区的一侧,其中,所述从动轮连接动力轴组件;优选地,所述细辊包括轴芯,所述轴芯表面包裹有高分子化合物轴套;所述高分子化合物轴套为聚醚醚酮轴套、超高分子聚乙烯轴套或聚甲醛树脂轴套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9]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两根所述细辊中,位于同侧的两个所述细辊的端部上,一
根所述细辊的端部设置所述从动轮,另一根所述细辊的端部设置所述限位螺母;两个所述轴承座远离所述输送区的一侧分别设置所述动力轴组件。
[001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动力轴组件包括安装板、带座轴承、转轴和驱动轮;所述带座轴承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转轴穿设于所述带座轴承内,并与所述带座轴承固定连接,所述驱动轮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并与所述转轴同步转动;所述驱动轮与所述从动轮连接,以及所述转轴连接电机组件;优选地,所述驱动轮和所述从动轮为磁力轮。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轴承座组件还包括底板,两个所述轴承座及所述安装板设于所述底板上;所述轴承座包括多个子轴座,所述底板的安装面设有多个定位槽,所述轴承座的底部设有用于与所述定位槽卡接的卡接凸起。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机组件包括电机、主动带轮、从动带轮和第一同步带;所述主动带轮与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连接,所述从动带轮与所述转轴连接,所述主动带轮和所述从动带轮通过所述第一同步带连接。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动力轴组件中,其中一个所述动力轴组件的转轴连接所述电机组件;两个所述动力轴组件的所述转轴的同一端分别设有带轮,两个所述带轮通过第二同步带连接;所述第二同步带上设有至少一个同步带张紧组件。
[0014]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编码器组件,所述编码器组件包括编码器、编码器安装支架和编码联轴器;所述编码器的外壳与所述编码器安装支架连接,并且所述编码器的轴与所述编码联轴器连接,所述编码器安装支架与所述轴承座连接,所述编码联轴器与所述细辊连接。
[0015]本技术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检测设备,包括上述辊式输送装置。
[001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辊式输送装置及检测设备,使用时,超薄玻璃盖板在细辊上输送,其中,在密集区细辊的间距较小,超薄玻璃盖板输送稳定性高,因此,在密集区的超薄玻璃盖板不会变形或变形起伏较小,相应的将检测设备对应密集区设置,进而可实现对超薄玻璃盖板的精准检测。
附图说明
[0017]通过参考附图阅读下文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易于理解。在附图中,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示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方式,其中:
[0018]在附图中,相同或对应的标号表示相同或对应的部分。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辊式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辊式输送装置中轴承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辊式输送装置中细辊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辊式输送装置中动力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辊式输送装置中电机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辊式输送装置中同步带张紧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辊式输送装置中编码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中:
[0027]1:轴承座组件;2:细辊组件;3:同步带张紧组件;4:第二同步带;5:动力轴组件;6:
电机组件;7:编码器组件;
[0028]101:底板;102:第一子轴座;103:第二子轴座;104:第三子轴座;105第四子轴座;106:第五子轴座;107:第六子轴座;
[0029]201:从动轮;202:隔环;203:轴承;204:细辊;205:限位螺母;
[0030]301:固定座;302:调整支架;303:张紧轮轴;304:同步惰轮;305:弹性挡圈;
[0031]501:第一转轴;502:安装板;503:带座轴承;504:驱动轮;505:第二转轴;506:第三转轴;507:第一联轴器;508:第二联轴器;
[0032]601:电机;602:电机安装板;603:主动带轮;604:第一同步带;605:从动带轮;606:电机座板;
[0033]701:编码器;702:编码器安装支架;703:编码联轴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辊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轴承座组件(1)和细辊组件(2);所述轴承座组件(1)包括两个平行且间隔设置的轴承座,所述细辊组件(2)设于两个所述轴承座之间形成具有设定长度的输送区;所述细辊组件(2)包括多根细辊(204),所述细辊(204)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轴承座转动连接,并且所述细辊(204)的轴线方向与所述轴承座的长度方向相互垂直;所述输送区包括密集区和稀疏区,所述密集区内相邻所述细辊(204)的间隔小于所述稀疏区内相邻所述细辊(204)的间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辊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式输送装置用于超薄玻璃盖板检测时输送超薄玻璃盖板;所述输送区包括两个所述稀疏区和一个所述密集区;所述密集区位于两个所述稀疏区之间。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辊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细辊组件(2)还包括轴承(203)、从动轮(201)和限位螺母(205),所述细辊(204)的一端与所述从动轮(20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限位螺母(205)连接,以及所述细辊(204)与两个所述轴承座的连接位置分别设置所述轴承(203);所述轴承座上设有轴承安装孔,所述轴承(203)设于所述轴承安装孔内,并且所述从动轮(201)和所述限位螺母(205)分别位于同侧的所述轴承座远离所述输送区的一侧,其中,所述从动轮(201)连接动力轴组件(5);优选地,所述细辊(204)包括轴芯,所述轴芯表面包裹有高分子化合物轴套;所述高分子化合物轴套为聚醚醚酮轴套、超高分子聚乙烯轴套或聚甲醛树脂轴套中的一种或多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辊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根所述细辊(204)中,位于同侧的两个所述细辊(204)的端部上,一根所述细辊(204)的端部设置所述从动轮(201),另一根所述细辊(204)的端部设置所述限位螺母(205);两个所述轴承座远离所述输送区的一侧分别设置所述动力轴组件(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辊式输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轴组件(5)包括安装板(502)、带座轴承(503)、转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卓越李波音孔志营刘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科慧远视觉技术洛阳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