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活性物质保持部件、电极、铅蓄电池及电动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性物质保持部件、电极、铅蓄电池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铅蓄电池作为工业用或生活用二次电池被广泛地使用,尤其,电动汽车用铅蓄电池(例如,汽车用铅蓄电池。所谓的电池(battery))或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不间断电源))、防灾(应急)无线用电源、电话用电源等备用铅蓄电池的需求较多。
[0003]在铅蓄电池中,作为能够保持(容纳)活性物质的管,有时使用具备彼此并列设置的多个管的活性物质保持部件。例如,铅蓄电池具备电极,所述电极具有:具备管的活性物质保持部件、插入于管内的芯棒(集电体)、及填充于管与芯棒之间的电极材料(含有活性物质的电极材料)(例如参考下述专利文献1)。
[0004]以往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
‑
20350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活性物质保持部件,其具备彼此并列设置的第1管及第2管,其中,所述第1管通过将基材按逆时针方向缠绕至少一圈而形成,所述第1管的一端上的所述基材的卷绕端部,当在所述第1管的轴向上从所述第1管的所述一端侧观察所述第1管时,将所述第2管相对于所述第1管的并列设置方向设为0
°
,则相对于所述第1管的中心轴位于所述第1管的表面上的0
°
以上且+90
°
以下的范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物质保持部件,其中,所述第1管通过从该第1管的另一端朝向所述一端将所述基材按逆时针方向以螺旋状缠绕至少一圈而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物质保持部件,其中,所述第1管的所述另一端上的所述基材的卷绕端部,当在所述第1管的轴向上从所述另一端侧观察所述第1管时,将所述第2管相对于所述第1管的并列设置方向设为0
°
,则相对于所述第1管的中心轴位于所述第1管的表面上的0
°
以上且+90
°
以下的范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物质保持部件,其中,所述第1管通过将所述基材按逆时针方向以涡旋状缠绕至少一圈而形成。5.一种活性物质保持部件,其具备彼此并列设置的第1管及第2管,其中,所述第1管通过将基材按顺时针方向缠绕至少一圈而形成,所述第1管的一端上的所述基材的卷绕端部,当在所述第1管的轴向上从所述第1管的所述一端侧观察所述第1管时,将所述第2管相对于所述第1管的并列设置方向设为0
°
,则相对于所述第1管的中心轴位于所述第1管的表面上的
‑
9...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