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物质保持部件、电极、铅蓄电池及电动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964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8:57
一种活性物质保持部件(50a),其具备彼此并列设置的第1管(60)及第2管(61),其中,第1管(60)通过将基材(64)按逆时针方向缠绕至少一圈而形成,第1管(60)的一端上的基材(64)的卷绕端部(66a),当在第1管(60)的轴向上从第1管(60)的所述一端侧观察第1管(60)时,将第2管(61)相对于第1管(60)的并列设置方向设为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活性物质保持部件、电极、铅蓄电池及电动汽车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活性物质保持部件、电极、铅蓄电池及电动汽车。

技术介绍

[0002]铅蓄电池作为工业用或生活用二次电池被广泛地使用,尤其,电动汽车用铅蓄电池(例如,汽车用铅蓄电池。所谓的电池(battery))或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不间断电源))、防灾(应急)无线用电源、电话用电源等备用铅蓄电池的需求较多。
[0003]在铅蓄电池中,作为能够保持(容纳)活性物质的管,有时使用具备彼此并列设置的多个管的活性物质保持部件。例如,铅蓄电池具备电极,所述电极具有:具备管的活性物质保持部件、插入于管内的芯棒(集电体)、及填充于管与芯棒之间的电极材料(含有活性物质的电极材料)(例如参考下述专利文献1)。
[0004]以往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8

203506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课题
[0008]作为活性物质保持部件的管,有时使用通过缠绕基材而形成的管。在这种管中,在管的轴向上的管的端上,基材的卷绕端部固定在管的表面,但是由于施加在基材上的外部应力,基材以卷绕端部为起点裂开(从管的表面剥离),从而活性物质可能从管泄漏。因此,对于具备管的活性物质保持部件,从提高电池特性的观点考虑,要求抑制活性物质的泄漏。
[0009]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活性物质的泄漏的活性物质保持部件。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所述活性物质保持部件的电极、具备该电极的铅蓄电池及具备该铅蓄电池的电动汽车。
[0010]用于解决技术课题的手段
[0011]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第1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活性物质保持部件,其具备彼此并列设置的第1管及第2管,其中,所述第1管通过将基材按逆时针方向缠绕至少一圈而形成,所述第1管的一端上的所述基材的卷绕端部,当在所述第1管的轴向上从所述第1管的所述一端侧观察所述第1管时,将所述第2管相对于所述第1管的并列设置方向设为0
°
,则相对于所述第1管的中心轴位于所述第1管的表面上的0
°
以上且+90
°
以下的范围。
[0012]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的第2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活性物质保持部件,其具备彼此并列设置的第1管及第2管,其中,所述第1管通过将基材按顺时针方向缠绕至少一圈而形成,所述第1管的一端上的所述基材的卷绕端部,当在所述第1管的轴向上从所述第1管的所述一端侧观察所述第1管时,将所述第2管相对于所述第1管的并列设置方向设为0
°
,则相对于所述第1管的中心轴位于所述第1管的表面上的

90
°
以上且0
°
以下的范围。
[0013]在具备彼此并列设置的第1管及第2管的活性物质保持部件中,第1管通过缠绕基
材而形成时,有如下倾向,即,在第1管的至少一个端部中,由于对从基材的第1管和第2管之间朝第1管的周向沿第1管的表面延伸的部分(延伸部)施加的外部应力,基材容易从卷绕端部开始裂开。
[0014]另一方面,在第1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活性物质保持部件中,第1管通过将基材按逆时针方向缠绕至少一圈而形成,第1管的一端上的基材的卷绕端部,当在第1管的轴向上从第1管的一端侧观察第1管时,将第2管相对于第1管的并列设置方向设为0
°
,则相对于第1管的中心轴位于第1管的表面上的0
°
以上且+90
°
以下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在第1管的一端,从基材的第1管和第2管之间朝第1管的周向沿第1管的表面延伸的部分(延伸部)的长度与卷绕端部位于第1管的表面上的超过+90
°
的范围的情况相比较短。由此,由于对延伸部施加外部应力的频率低,因此基材不易以卷绕端部为起点裂开,从而活性物质的泄漏得到抑制。
[0015]在第2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活性物质保持部件中,第1管通过将基材按顺时针方向缠绕至少一圈而形成,第1管的一端上的基材的卷绕端部,当在第1管的轴向上从第1管的一端侧观察第1管时,将第2管相对于第1管的并列设置方向设为0
°
,则相对于第1管的中心轴位于第1管的表面上的

90
°
以上且0
°
以下的范围。在这种情况下,在第1管的一端,从基材的第1管和第2管之间朝第1管的周向沿第1管的表面延伸的部分(延伸部)的长度与卷绕端部位于第1管的表面上的低于

90
°
的范围的情况相比较短。由此,由于对延伸部施加外部应力的频率低,因此基材不易以卷绕端部为起点裂开,从而活性物质的泄漏得到抑制。
[001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极,其具有上述活性物质保持部件和由该活性物质保持部件的第1管及第2管所保持的活性物质。
[0017]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铅蓄电池,其具备正极及负极,选自由正极及负极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为上述电极。
[0018]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动汽车,其具备上述铅蓄电池。
[0019]专利技术效果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能够提供一种能够抑制活性物质的泄漏的活性物质保持部件。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能够提供一种具有所述活性物质保持部件的电极、具备该电极的铅蓄电池及具备该铅蓄电池的电动汽车。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表示管的例子的示意立体图。
[0022]图2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铅蓄电池的示意剖视图。
[0023]图3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铅蓄电池的示意剖视图。
[0024]图4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活性物质保持部件的示意侧视图。
[0025]图5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活性物质保持部件的示意俯视图。
[0026]图6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活性物质保持部件的示意侧视图。
[0027]图7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活性物质保持部件的示意俯视图。
[0028]图8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活性物质保持部件的示意俯视图。
[0029]图9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活性物质保持部件的示意俯视图。
[0030]图10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活性物质保持部件的示意俯视图。
[0031]图11是表示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方式所涉及的活性物质保持部件的示意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以下,适当地参考附图,对用于实施本专利技术的方式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专利技术并不限定于以下实施方式。附图中,有时示出由彼此正交的X轴、Y轴及Z轴定义的正交坐标系。
[0033]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示出的数值范围表示包括记载于“~”的前后的数值分别作为最小值及最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活性物质保持部件,其具备彼此并列设置的第1管及第2管,其中,所述第1管通过将基材按逆时针方向缠绕至少一圈而形成,所述第1管的一端上的所述基材的卷绕端部,当在所述第1管的轴向上从所述第1管的所述一端侧观察所述第1管时,将所述第2管相对于所述第1管的并列设置方向设为0
°
,则相对于所述第1管的中心轴位于所述第1管的表面上的0
°
以上且+90
°
以下的范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物质保持部件,其中,所述第1管通过从该第1管的另一端朝向所述一端将所述基材按逆时针方向以螺旋状缠绕至少一圈而形成。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活性物质保持部件,其中,所述第1管的所述另一端上的所述基材的卷绕端部,当在所述第1管的轴向上从所述另一端侧观察所述第1管时,将所述第2管相对于所述第1管的并列设置方向设为0
°
,则相对于所述第1管的中心轴位于所述第1管的表面上的0
°
以上且+90
°
以下的范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活性物质保持部件,其中,所述第1管通过将所述基材按逆时针方向以涡旋状缠绕至少一圈而形成。5.一种活性物质保持部件,其具备彼此并列设置的第1管及第2管,其中,所述第1管通过将基材按顺时针方向缠绕至少一圈而形成,所述第1管的一端上的所述基材的卷绕端部,当在所述第1管的轴向上从所述第1管的所述一端侧观察所述第1管时,将所述第2管相对于所述第1管的并列设置方向设为0
°
,则相对于所述第1管的中心轴位于所述第1管的表面上的

9...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启太
申请(专利权)人:安奈吉位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