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焦炉炉顶区烘炉孔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9376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8: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焦炉炉顶区烘炉孔结构,包括烘炉孔顶部空间、烘炉孔水平道及塞子砖;烘炉孔顶部空间与装煤孔沿炭化室纵向间隔设置,烘炉孔顶部空间的底部、装煤孔的底部均与对应炭化室连通;烘炉孔顶部空间两侧的炉顶区、装煤孔两侧的炉顶区沿炭化室横向分别设烘炉孔水平道,连通相邻2个燃烧室的立火道;所述塞子砖用于烘炉结束后封堵各烘炉孔水平道。通过烘炉孔水平道可保证每一个燃烧室立火道均有热气流导入,烘炉孔密封后不同立火道互相不影响;烘炉末期高向横向温度分布均匀,焦炉整体炉组加热时炉温温差小;烘炉结束转正常加热时,烘炉孔密封操作简单且密封效果好。烘炉孔密封操作简单且密封效果好。烘炉孔密封操作简单且密封效果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焦炉炉顶区烘炉孔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焦炉
,尤其涉及一种焦炉炉顶区烘炉孔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代焦炉炉组从冷态升温到正常加热温度的过程称为烘炉,烘炉分别经历干燥期和升温期。干燥期烘炉点火到砌体水分彻底排出的阶段,温度控制在100℃以内;升温期干燥期结束后将焦炉温度升高到可进行正常加热或开始装煤温度的阶段。
[0003]焦炉炉组砌体是一个结构复杂、厚薄不均的实体,各部位膨胀热阻不同、膨胀不均匀,因此烘炉必须严格按要求进行温度控制,以保证每天最大的安全膨胀率和安全的上下温度比例,避免升温过快造成砌体破裂,影响焦炉的密封性和结构强度。
[0004]烘炉加热气体的流向依次为:烘炉设备、炭化室、烘炉孔、燃烧室立火道、斜道、蓄热室、小烟道、烟囱,最后排入大气。待烘炉转正常加热后,将炭化室顶部和燃烧室顶部之间的烘炉孔用塞子砖砌堵以保证炭化室和燃烧室之间的严密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焦炉炉顶区烘炉孔结构,通过烘炉孔水平道可保证每一个燃烧室立火道均有热气流导入,烘炉孔密封后不同立火道互相不影响;烘炉末期高向横向温度分布均匀,焦炉整体炉组加热时炉温温差小;烘炉结束转正常加热时,烘炉孔密封操作简单且密封效果好。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7]一种焦炉炉顶区烘炉孔结构,包括烘炉孔顶部空间、烘炉孔水平道及塞子砖;所述烘炉孔顶部空间与装煤孔沿炭化室纵向间隔设置,烘炉孔顶部空间的底部、装煤孔的底部均与对应炭化室连通;烘炉孔顶部空间两侧的炉顶区、装煤孔两侧的炉顶区沿炭化室横向分别设烘炉孔水平道,连通相邻2个燃烧室的立火道;所述塞子砖用于烘炉结束后封堵各烘炉孔水平道。
[0008]所述烘炉孔顶部空间设于炉顶区的底部,高度与炉顶区单层耐火砖的高度相同。
[0009]所述装煤孔由上部的等截面通道及下部的锥形通道组成,锥形通道具有向上收缩的锥形结构,等截面通道向上贯穿炉顶区。
[0010]所有烘炉孔水平道的设置高度相同。
[0011]所述烘炉孔水平道由同轴相连的圆柱体通道及圆台体通道组成,圆台体通道靠近立火道一端设置,并且直径大的一端与立火道连通。
[0012]封堵烘炉孔水平道时,塞子砖置于烘炉孔水平道的圆台体通道内;塞子砖是与圆台体通道相配合的圆台体结构,塞子砖的长度小于立火道水平方向的长度,塞子砖的大端设钩孔。
[0013]所述钩孔为四棱台盲孔,小端在内,大端在外。
[0014]所述燃烧室设双联立火道,双联立火道由一对立火道组成;其中一个立火道与烘
炉孔顶部空间通过对应的烘炉孔水平道连通,另一个立火道与装煤孔通过对应的烘炉孔水平道连通。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6]通过烘炉孔水平道可保证每一个燃烧室立火道均有热气流导入,烘炉孔密封后不同立火道互相不影响;烘炉末期高向横向温度分布均匀,焦炉整体炉组加热时炉温温差小;烘炉结束转正常加热时,烘炉孔密封操作简单且密封效果好。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所述一种焦炉炉顶区烘炉孔密封结构的主视图(相当于图2中的C

C视图)。
[0018]图2是图1中的A

A视图。
[0019]图3是图1中的B

B视图。
[0020]图4是图1中的D

D视图。
[0021]图5是本技术所述塞子砖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炭化室中心线 2.燃烧室中心线 3.立火道 4.烘炉孔水平道 5.烘炉孔炉顶空间 6.装煤孔 7.炉顶区 8.锥形通道 9.炭化室 10.燃烧室 11.塞子砖 12.钩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
[0024]如图1

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一种焦炉炉顶区烘炉孔结构,包括烘炉孔顶部空间5、烘炉孔水平道4及塞子砖11;所述烘炉孔顶部空间5与装煤孔6沿炭化室9纵向间隔设置,烘炉孔顶部空间5的底部、装煤孔6的底部均与对应炭化室9连通;烘炉孔顶部空间5两侧的炉顶区7、装煤孔6两侧的炉顶区7沿炭化室9横向分别设烘炉孔水平道4,连通相邻2个燃烧室10的立火道3;所述塞子砖11用于烘炉结束后封堵各烘炉孔水平道4。
[0025]所述烘炉孔顶部空间5设于炉顶区7的底部,高度与炉顶区7单层耐火砖的高度相同。
[0026]所述装煤孔6由上部的等截面通道及下部的锥形通道组成,锥形通道具有向上收缩的锥形结构,等截面通道向上贯穿炉顶区7。
[0027]所有烘炉孔水平道4的设置高度相同。
[0028]所述烘炉孔水平道4由同轴相连的圆柱体通道及圆台体通道组成,圆台体通道靠近立火道3一端设置,并且直径大的一端与立火道3连通。
[0029]封堵烘炉孔水平道4时,塞子砖11置于烘炉孔水平道4的圆台体通道内;塞子砖11是与圆台体通道相配合的圆台体结构,塞子砖11的长度小于立火道3水平方向的长度,塞子砖11的大端设钩孔12。
[0030]所述钩孔12为四棱台盲孔,小端在内,大端在外。
[0031]所述燃烧室10设双联立火道,双联立火道由一对立火道组成;其中一个立火道与烘炉孔顶部空间5通过对应的烘炉孔水平道4连通,另一个立火道与装煤孔6通过对应的烘炉孔水平道4连通。
[0032]本技术所述一种焦炉炉顶区烘炉孔结构,包括设置于炉顶区7下部的烘炉孔
顶部空间5、烘炉孔水平道4和塞子砖11,装煤孔6、燃烧室10、炭化室9均为现有结构。
[0033]焦炉本体中,多个燃烧室10及炭化室9相间排列(燃烧室中心线2及炭化室中心线1如图1所示),所述烘炉孔顶部空间5及装煤孔6均设于炭化室9的顶部,通过对应的烘炉孔水平道4与燃烧室10的立火道3连通。
[0034]如图1所示,沿炭化室9纵向,烘炉孔顶部空间5的两侧每侧开设2个烘炉孔水平道4,分别与相邻2个燃烧室10的立火道3连通,且烘炉孔顶部空间5的高度为炉顶区7底部单层耐火砖的高度。
[0035]沿炭化室9纵向,所述装煤孔6的两侧每侧开设2个烘炉孔水平道4,分别与相邻2个燃烧室10的立火道3连通。装煤孔6的下部从下至上面积逐渐减小(即呈锥形结构),装煤孔6的上部截面积不变,直至炉顶区7上表面。
[0036]所述烘炉孔水平道4靠近烘炉孔顶部空间5或装煤孔6的一端为圆柱体通道,靠近立火道3的一端为圆台体通道,圆台体通道的尺寸略大于塞子砖11的外形尺寸,两者相互配合实现烘炉孔水平道4的密封。
[0037]焦炉烘炉升温过程中,烘炉孔顶部空间5或装煤孔6两侧的烘炉孔水平道4分别连通相邻的两对立火道,每对立火道中的一个立火道分别与烘炉孔顶部空间5或装煤孔6连通,加热气流从烘炉孔水平道4进入每对立火道中的一个立火道后,再通过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焦炉炉顶区烘炉孔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烘炉孔顶部空间、烘炉孔水平道及塞子砖;所述烘炉孔顶部空间与装煤孔沿炭化室纵向间隔设置,烘炉孔顶部空间的底部、装煤孔的底部均与对应炭化室连通;烘炉孔顶部空间两侧的炉顶区、装煤孔两侧的炉顶区沿炭化室横向分别设烘炉孔水平道,连通相邻2个燃烧室的立火道;所述塞子砖用于烘炉结束后封堵各烘炉孔水平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炉顶区烘炉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烘炉孔顶部空间设于炉顶区的底部,高度与炉顶区单层耐火砖的高度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炉顶区烘炉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煤孔由上部的等截面通道及下部的锥形通道组成,锥形通道具有向上收缩的锥形结构,等截面通道向上贯穿炉顶区。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焦炉炉顶区烘炉孔结构,其特征在于,所有烘炉孔水平道的设置高度相同。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郝传松杨俊峰赵殿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焦耐大连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