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控制固定套针导管莱距离的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9153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20 08: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控制固定套针导管莱距离的装置,包括穿刺针管、针座和握手导轨,穿刺针管固定设置在针座上,针座固定设置在握手导轨上,从而使穿刺针管和握手导轨之间保持相对固定;导管和导管座,导管固定设置在导管座上,导管和导管座可滑动地套设在穿刺针管上;其中,导管座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针座上,从而使穿刺针管和导管之间保持相对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相互可拆卸固定连接的导管座和针座,即可实现穿刺针管和导管之间的相对固定,也即莱距离大小保持不变,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同时,当导管座和针座固定连接时,穿刺针管和导管之间保持相对固定,套针导管的莱距离固定,从而使套针导管的穿刺成功率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控制固定套针导管莱距离的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能够优化套针导管结构从而实现控制固定套针导管莱距离的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套针导管,是一种导管套在穿刺针上,与穿刺针一起穿过皮肤、脂肪层等组织送入血管的装置,进入血管后撤出穿刺针,让导管前端留在血管内。其中,莱距离是指穿刺针的针尖斜面下切线到导管尖端上切面的距离。由于导管是与穿刺针一起进入血管,所以莱距离必须固定才能保证导管随穿刺针进入血管。
[0003]由于套针导管在进入血管后穿刺针是需要退出导管的,所以导管和穿刺针之间必须是可以相对滑动的,也即莱距离的大小是可变的。然而,为了寻找血管,套针导管在进行穿刺操作时难免会在皮肤、肌肉等组织间进出,这样会存在以下问题:由于皮肤、肌肉等组织的包裹阻力,会使导管尖端包裹穿刺针尖端出现穿刺困难的情况;此外,由于导管尖端太后使莱距离变大,容易出现导管不能真正进入血管,从而导致穿刺置管失败的情况。
[0004]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设计一种能够实现固定套针导管莱距离的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以上所述的缺陷和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控制固定套针导管莱距离的装置,该控制固定套针导管莱距离的装置具有结构设计简单合理、套针导管的莱距离固定以及穿刺成功率高的特点。
[0006]一种控制固定套针导管莱距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0007]穿刺针管、针座和握手导轨,所述穿刺针管固定设置在所述针座上,所述针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握手导轨上,从而使所述穿刺针管和所述握手导轨之间保持相对固定;
[0008]导管和导管座,所述导管固定设置在所述导管座上,所述导管和所述导管座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穿刺针管上;
[0009]其中,所述导管座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所述针座上,从而使所述穿刺针管和所述导管之间保持相对固定。
[0010]进一步地,所述针座设有倒钩,所述导管座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倒钩用于扣紧设置在所述第一外螺纹上,从而将所述导管座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所述针座上;
[0011]其中,所述倒钩为弹性材料。
[0012]进一步地,所述针座设有双夹钩,所述导管座设有第一凸点,所述第一凸点用于卡设在所述双夹钩中,从而将所述导管座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所述针座上;
[0013]其中,所述双夹钩为弹性材料。
[0014]进一步地,所述导管座还包括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一凸点设置在所述第二外螺纹上,且所述第一凸点的大小不超过所述第二外螺纹的齿宽和齿高。
[0015]进一步地,所述针座设有第二凸点,所述导管座设有斜槽,所述第二凸点用于卡紧
设置在所述斜槽中,从而将所述导管座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所述针座上;
[0016]其中,所述导管座为弹性材料。
[0017]进一步地,所述握手导轨设有第三凸点,所述导管座设有第三外螺纹,所述第三凸点用于和所述第三外螺纹形成螺纹连接配合,从而将所述导管座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所述针座上。
[0018]进一步地,所述针座设有外鲁尔锥度,所述导管座设有内鲁尔锥度,所述内鲁尔锥度用于插设在所述外鲁尔锥度中以形成紧密配合,从而将所述导管座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所述针座上。
[0019]进一步地,所述握手导轨设有第一扣位和第二扣位,所述导管座设有第四外螺纹,所述第四外螺纹设置在所述第一扣位和所述第二扣位之间,且所述第一扣位和所述第二扣位用于扣紧所述第四外螺纹,从而将所述导管座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所述针座上;
[0020]其中,所述第一扣位和所述第二扣位均为弹性材料。
[0021]进一步地,所述针座包括转子,所述转子设有内螺纹,所述导管座设有第五外螺纹,所述内螺纹和所述第五外螺纹形成螺纹连接配合,从而将所述导管座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所述针座上。
[0022]本技术提供的控制固定套针导管莱距离的装置包括穿刺针管、针座和握手导轨,穿刺针管、针座和握手导轨三者分别固定连接,从而使穿刺针管和握手导轨之间保持相对固定;还包括相互固定连接的导管和导管座,二者可滑动地套设在穿刺针管上,当套针导管完成穿刺操作后,穿刺针管可和导管相对滑动,从而从导管中抽出穿刺针管,完成置管。具体来说,由于皮肤、肌肉等组织存在包裹阻力,会使现有技术中的导管尖端包裹穿刺针尖端出现穿刺困难的情况。与此同时,由于穿刺后导管尖端太后使莱距离变大,容易出现导管不能真正进入血管,从而导致穿刺置管失败的情况。
[0023]而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将导管座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针座上,也即二者可拆卸地固定连接在一起,可以在套针导管进行穿刺操作时实现导管和穿刺针管之间的相对固定,从而使莱距离大小保持不变,显著提高套针导管穿刺的成功率。同时,由于导管可滑动地套设在穿刺针管上,在套针导管完成穿刺操作后,可以使针座和导管座二者脱离连接,然后将穿刺针管从导管中滑动抽出,从而将导管留在人体内完成置管。
[0024]因此,本技术提供的控制固定套针导管莱距离的装置相比于现有技术,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5]①
、通过设置相互可拆卸固定连接的导管座和针座,即可实现穿刺针管和导管之间的相对固定,也即莱距离大小保持不变,整体结构设计简单合理;
[0026]②
、当导管座和针座固定连接时,穿刺针管和导管之间保持相对固定,套针导管的莱距离固定,从而使套针导管的穿刺成功率高;
[0027]③
、将导管座从针座上拆卸下来以使二者脱离连接后,可将穿刺针管从导管中滑动抽出以完成置管操作,操作简便。
附图说明
[0028]图1(a)(b)分别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控制固定套针导管莱距离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及其A

A剖面图;
[0029]图2(a)(b)分别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控制固定套针导管莱距离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0]图3(a)(b)分别是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控制固定套针导管莱距离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1]图4(a)(b)分别是本技术的第四实施例的控制固定套针导管莱距离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示意图;
[0032]图5(a)(b)分别是本技术的第五实施例的控制固定套针导管莱距离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及其B

B剖面图;
[0033]图6(a)(b)分别是本技术的第六实施例的控制固定套针导管莱距离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剖面图;
[0034]图7(a)(b)分别是本技术的第七实施例的控制固定套针导管莱距离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及其局部放大剖面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1、穿刺针管;2、导管;3、握手导轨;4、导管座;5、针座;6、倒钩;7、第一凸点;8、双夹钩;9、斜槽;10、第二凸点;11、第三凸点;12、内鲁尔锥度;13、外鲁尔锥度;14、第一扣位;15、第二扣位;1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控制固定套针导管莱距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穿刺针管、针座和握手导轨,所述穿刺针管固定设置在所述针座上,所述针座固定设置在所述握手导轨上,从而使所述穿刺针管和所述握手导轨之间保持相对固定;导管和导管座,所述导管固定设置在所述导管座上,所述导管和所述导管座可滑动地套设在所述穿刺针管上;其中,所述导管座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所述针座上,从而使所述穿刺针管和所述导管之间保持相对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固定套针导管莱距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设有倒钩,所述导管座设有第一外螺纹,所述倒钩用于扣紧设置在所述第一外螺纹上,从而将所述导管座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所述针座上;其中,所述倒钩为弹性材料。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固定套针导管莱距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设有双夹钩,所述导管座设有第一凸点,所述第一凸点用于卡设在所述双夹钩中,从而将所述导管座可拆卸地固定设置在所述针座上;其中,所述双夹钩为弹性材料。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控制固定套针导管莱距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座还包括第二外螺纹,所述第一凸点设置在所述第二外螺纹上,且所述第一凸点的大小不超过所述第二外螺纹的齿宽和齿高。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控制固定套针导管莱距离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座设有第二凸点,所述导管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招沃华巫永胜佘利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昊朗医疗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