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截水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87296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态截水墙,所述第一植生袋和第二植生袋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端,两组所述加强端的内腔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加强端的左侧嵌设有与安装槽配合使用的框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设置连接结构,由上通槽和侧通槽提供空间支持,再通过移动座、拨柄、限位卡架、限位卡筒和限位弹簧的配合,可对第一植生袋和第二植生袋的码垛堆砌位置进行有效连接锁止,同时也缩小第一植生袋和第二植生袋码垛堆砌位置的间隙距离,使多个第一植生袋和第二植生袋码垛堆砌的更加紧密稳固,从而提高生态截水墙的整体码垛堆砌稳固性,有效抵挡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冲击,增强生态截水墙的整体加固防护效果。增强生态截水墙的整体加固防护效果。增强生态截水墙的整体加固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态截水墙


[0001]本技术涉及生态建设
,尤其涉及生态截水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在人们对生态环保意识的逐渐提高,同时也为响应生态建设政策号召,从降低生产成本角度考虑,再根据现场地形、地貌、自然场水系、山体角度等因素,采用生态截水墙对易发生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危险区域进行加固防护处理。
[0003]而生态截水墙是施工人员根据现场实际需求,由多个植生袋码垛堆砌而成,然而传统的生态截水墙在码垛堆砌过程中,大多将多个植生袋直接堆放码垛,无法对多个植生袋连接位置进行有效限位锁止,导致由多个植生袋码垛堆砌而成的生态截水墙整体过于松散,且多个植生袋之间间隙过大,从而不能有效抵挡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冲击,直接导致生态截水墙溃散,影响生态截水墙的整体加固防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传统的生态截水墙在码垛堆砌过程中,大多将多个植生袋直接堆放码垛,无法对多个植生袋连接位置进行有效限位锁止。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生态截水墙,包括第一植生袋和第二植生袋,所述第一植生袋和第二植生袋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端,两组所述加强端的内腔均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加强端的左侧嵌设有与安装槽配合使用的框架;
[0007]所述加强端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安装槽和框架配合使用的固定架,所述固定架的内腔设置有与第一植生袋和第二植生袋配合使用的连接结构。
[0008]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接结构包括上通槽,所述上通槽开设在固定架顶部的两侧,所述固定架右侧的四周均开设有侧通槽,所述固定架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移动座且移动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上通槽配合使用的拨柄,所述移动座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侧通槽配合使用的限位卡架,所述框架内腔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与限位卡架卡接配合的限位卡筒,所述移动座相向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
[0009]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架内腔左侧的四周均开设有T型滑槽,所述T型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T型滑块,所述T型滑块的右侧贯穿T型滑槽并与移动座的左侧固定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架的右侧从前至后依次固定连接有定位块,所述框架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定位块卡接配合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块和定位槽均设置为三角形。
[0011]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植生袋和第二植生袋左侧的四周均固
定连接有对接头,所述第一植生袋和第二植生袋右侧的四周均开设有与对接头卡接配合的对接槽。
[0012]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植生袋和第二植生袋靠近框架的两侧均开设有与拨柄卡接配合的拨柄槽,所述第一植生袋和第二植生袋内腔的两侧均插设有L型钢筋。
[0013]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植生袋和第二植生袋的外侧均包裹有土工布,所述土工布远离第一植生袋和第二植生袋的一侧从左至右依次插设有U型钢筋,所述土工布远离第一植生袋和第二植生袋的上方填充有回填土壤。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5]1、本技术中,通过设置连接结构,由上通槽和侧通槽提供空间支持,再通过移动座、拨柄、限位卡架、限位卡筒和限位弹簧的配合,可对第一植生袋和第二植生袋的码垛堆砌位置进行有效连接锁止,同时也缩小第一植生袋和第二植生袋码垛堆砌位置的间隙距离,使多个第一植生袋和第二植生袋码垛堆砌的更加紧密稳固,从而提高生态截水墙的整体码垛堆砌稳固性,有效抵挡洪涝灾害、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的冲击,增强生态截水墙的整体加固防护效果;
[0016]2、本技术中,通过设置T型滑槽和T型滑块的滑动配合,可对移动座提供滑动支撑,提高移动座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同时也对移动座起到受力承托作用,通过设置定位块和定位槽的卡接配合,可对固定架和框架对接贴合时起到预先定位作用,避免固定架和框架对接贴合过程中出现错位,通过设置对接头和对接槽的卡接配合,可对第一植生袋和第二植生袋首尾进行对接定位,避免第一植生袋和第二植生袋码垛堆砌过程中出现错位偏移,提高生态截水墙码垛堆砌的整体平整度;
[0017]3、本技术中,通过设置拨柄槽,可对调节完成后的拨柄进行限位处理,同时也对拨柄进行隐藏,通过设置L型钢筋,对第一植生袋和第二植生袋进行插设固定,保证生态截水墙码垛堆砌的整体稳固效果,通过设置土工布,可对生态截水墙进行整体密封包裹,避免水流对第一植生袋和第二植生袋内的土壤造成冲刷流失,通过设置U型钢筋和回填土壤,使用土壤回填的方式,对土工布的接头位置进行紧密固定,增强土工布的整体密封效果,防止土工布接头位置发生翘边脱离,影响生态截水墙的整体密封包裹效果。
[0018]本技术能够对第一植生袋和第二植生袋的码垛堆砌位置进行有效连接锁止,同时也缩小第一植生袋和第二植生袋码垛堆砌位置的间隙距离,使多个第一植生袋和第二植生袋码垛堆砌的更加紧密稳固,从而提高生态截水墙的整体码垛堆砌稳固性。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生态截水墙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第一植生袋和固定架的结构侧视图;
[0021]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第二植生袋和框架的结构侧视图;
[0022]图4为本技术提出的固定架的结构局部剖视图。
[0023]图中:1、第一植生袋;2、第二植生袋;3、加强端;4、安装槽;5、框架;6、固定架;7、连接结构;71、上通槽;72、侧通槽;73、移动座;74、拨柄;75、限位卡架;76、限位卡筒;77、限位弹簧;8、T型滑槽;9、T型滑块;10、定位块;11、对接头;12、对接槽;13、拨柄槽;14、L型钢筋;
15、土工布;16、U型钢筋;17、回填土壤。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实施例一
[0026]参照图1

图4,一种生态截水墙,包括第一植生袋1和第二植生袋2,第一植生袋1和第二植生袋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端3,两组加强端3的内腔均开设有安装槽4,加强端3的左侧嵌设有与安装槽4配合使用的框架5;
[0027]加强端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安装槽4和框架5配合使用的固定架6,框架5和固定架6的横截面积与安装槽4的横截面积相同,固定架6的内腔设置有与第一植生袋1和第二植生袋2配合使用的连接结构7,通过设置连接结构7,由上通槽71和侧通槽72提供空间支持,再通过移动座73、拨柄74、限位卡架75、限位卡筒76和限位弹簧77的配合,可对第一植生袋1和第二植生袋2的码垛堆砌位置进行有效连接锁止,同时也缩小第一植生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态截水墙,包括第一植生袋(1)和第二植生袋(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植生袋(1)和第二植生袋(2)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强端(3),两组所述加强端(3)的内腔均开设有安装槽(4),所述加强端(3)的左侧嵌设有与安装槽(4)配合使用的框架(5);所述加强端(3)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与安装槽(4)和框架(5)配合使用的固定架(6),所述固定架(6)的内腔设置有与第一植生袋(1)和第二植生袋(2)配合使用的连接结构(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截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7)包括上通槽(71),所述上通槽(71)开设在固定架(6)顶部的两侧,所述固定架(6)右侧的四周均开设有侧通槽(72),所述固定架(6)内腔的两侧均设置有移动座(73)且移动座(7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上通槽(71)配合使用的拨柄(74),所述移动座(73)右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与侧通槽(72)配合使用的限位卡架(75),所述框架(5)内腔的四周均固定连接有与限位卡架(75)卡接配合的限位卡筒(76),所述移动座(73)相向一侧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77)。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态截水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架(6)内腔左侧的四周均开设有T型滑槽(8),所述T型滑槽(8)的内腔滑动连接有T...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霖刘震杨柯张文宁黄新宇王龙王翔樊茂
申请(专利权)人:内蒙古和润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