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及吸收性物品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及吸收性物品。
技术介绍
[0002]已知:在吸收尿、体液等液体的吸收性物品中,挤压(日文:圧搾)吸收体(例如,日本特开2019
‑
103782)。
技术实现思路
[0003]已知:在吸收性物品中,通过挤压吸收体而设置挤压槽,从而经由挤压槽而使液体向吸收体整体扩散。然而,吸收体的被挤压后的部分变硬,因该部分与皮肤直接或间接地接触而吸收性物品的穿戴感会下降。
[0004]鉴于上述背景,本申请公开新颖的吸收性物品。
[0005]为了解决上述课题,在本专利技术中,将吸收体从非皮肤面侧挤压。
[0006]详细而言,本专利技术的第1方案涉及具备吸收穿戴者排出的液体的吸收体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方法。所述制造方法包括:挤压工序,通过将所述吸收体从非皮肤面侧挤压而形成挤压部;及凹部形成工序,通过加压(英文:press)所述吸收体而在所述吸收体的皮肤面侧的与所述挤压部对应的位置形成凹部。
[0007]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所述吸收性物品具备吸收穿戴者排出的液体的吸收体,所述制造装置的特征在于,包括:挤压部形成装置,构成为通过将所述吸收体从非皮肤面侧挤压而形成挤压部;及凹部形成装置,构成为通过加压所述吸收体而在所述吸收体的皮肤面侧的与所述挤压部对应的位置形成凹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构成为在形成所述凹部之后将皮肤面侧片以伸展的状态向所述吸收体的所述皮肤面侧粘贴的皮肤面侧片粘贴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构成为在形成所述凹部之前将皮肤面侧片以伸展的状态向所述吸收体(6)的所述皮肤面侧粘贴的皮肤面侧片粘贴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使所述凹部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皮肤面侧片不粘接。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凹部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皮肤面侧片粘接。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部形成装置构成为,将所述挤压部形成为槽状,所述凹部形成装置构成为,将所述凹部形成为槽状。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具备构成为在所述吸收体(6)的所述非皮肤面侧粘贴非皮肤面侧片且使所述挤压部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所述非皮肤面侧片不粘接的非皮肤面侧片粘贴装置。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收体(6)具有吸收性芯(6A),所述制造装置还包括构成为形成将所述吸收性芯(6A)从所述皮肤面侧向所述非皮肤面侧贯通的贯通孔的孔形成装置。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构成为在所述吸收体(6)的非皮肤面侧配置高吸收性聚合物即SAP的颗粒群的SAP配置装置。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构成为在形成所述凹部之后将皮肤面侧片以伸展的状态向所述吸收体(6)的所述皮肤面侧粘贴的皮肤面侧片粘贴装置。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部形成装置构成为,将所述挤压部形成为格子状,所述凹部形成装置构成为,将所述凹部形成为格子状,所述凹部的格子点和所述皮肤面侧片不粘接。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部形成装置构成为,形成具有互相交叉的第1挤压部及第2挤压部、和所述第1挤压部与所述第2挤压部交叉的挤压交叉部的所述挤压部,所述凹部形成装置构成为,形成具有互相交叉的第1凹部及第2凹部、和所述第1凹部与
所述第2凹部交叉的凹部交叉部的所述凹部,所述制造装置还包括构成为将皮肤面侧片以伸展的状态向所述吸收体(6)的所述皮肤面侧粘贴且使所述凹部交叉部的表面和所述皮肤面侧片不粘接的皮肤面侧片粘贴装置。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部是具有多个所述第1挤压部及所述第2挤压部的格子状,所述凹部是具有多个所述第1凹部及所述第2凹部的格子状。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的制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皮肤面侧片粘贴装置所进行的动作在所述凹部形成装置所进行的动作之前进行,所述凹部形成装置构成为,通过加压所述吸收体(6)及所述皮肤面侧片,使所述皮肤面侧片沿着所述凹部交叉部的表面。15.一种吸收性物品,具备吸收穿戴者排出的液体的吸收体(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吉田英聪,黑原健志,丹下雄贵,
申请(专利权)人:王子控股株式会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