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蒸发器储液器接口铆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8545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蒸发器加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蒸发器储液器接口铆合装置,包括工作台,还包括一号立板、二号立板和浮动板,所述浮动板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方并设置为可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一号立板安装在所述浮动板上并设置为可沿Y轴方向移动,所述二号立板安装在所述工作台顶部并设置为可沿X轴方向移动;在所述一号立板与所述二号立板上安装有安装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铆合装置,利用安装组件分别对蒸发器和储液器进行固定,实现蒸发器和储液器的定位对接,无需人工对接,更加方便、降低了人力成本;一号立板可进行双向的调节,保证蒸发器和储液器的对接精度,保证蒸发器和储液器对接的可靠性,提高了产品加工的效率,有利于后续的铆合。后续的铆合。后续的铆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蒸发器储液器接口铆合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蒸发器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蒸发器储液器接口铆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蒸发是液态转化为气态的物理过程,一般而言,蒸发器即液态物质转化为气态的物体,工业上有大量的蒸发器,其中应用于制冷系统的蒸发器是其中一种,蒸发器是制冷四大件中很重要的一个部件,低温的冷凝液体通过蒸发器,与外界的空气进行热交换,气化吸热,达到制冷的效果,蒸发器主要由加热室和蒸发室两部分组成,加热室向液体提供蒸发所需要的热量,促使液体沸腾汽化;蒸发室使气液两相完全分离。
[0003]环路热管是指一种回路闭合环型热管,一般由蒸发器、冷凝器、储液器以及蒸气和液体管线构成,其工作原理为:对蒸发器施加热载荷,工质在蒸发器毛细芯外表面蒸发,产生的蒸气从蒸气槽道流出进入蒸气管线,继而进入冷凝器冷凝成液体并过冷,回流液体经液体管线进入液体干道对蒸发器毛细芯进行补给,如此循环,而工质的循环由蒸发器毛细芯所产生的毛细压力驱动,无需外加动力,由于冷凝段和蒸发段分开,环路式热管广泛应用于能量的综合应用以及余热的回收。
[0004]铆合连接是环路热管蒸发器和储液器接口连通的常用连接方式,但是通常在对蒸发器和储液器连接时需要人工对两者进行定位和稳定,提高了人力成本,并且定位的精度也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蒸发器储液器接口铆合装置,具有使用方便、成本低以及定位精度高的特点。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蒸发器储液器接口铆合装置,包括工作台,还包括一号立板、二号立板和浮动板,所述浮动板安装在所述工作台上方并设置为可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一号立板安装在所述浮动板上并设置为可沿Y轴方向移动,所述二号立板安装在所述工作台顶部并设置为可沿X轴方向移动;在所述一号立板与所述二号立板上安装有分别用于固定蒸发器和储液器的安装组件。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工作台的顶面固定有四根呈对角式分布的一号导向柱,且所述一号导向柱贯穿所述浮动板;还包括翻转支撑臂、滑座和一号螺纹柱,在所述工作台顶面还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安装板,所述一号螺纹柱利用轴承支撑横向架设在两个所述安装板之间,且所述一号螺纹柱贯穿所述滑座并通过螺纹旋合方式与所述滑座相连;所述翻转支撑臂的顶端与所述浮动板铰接、底端与所述滑座铰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滑块和二号螺纹柱,所述滑块固定在所述一号立板背面,在所述浮动板的顶面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连接块,所述二号螺纹柱利用轴承支撑横向架设在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且所述二号螺纹柱贯穿所述滑块并通过
螺纹旋合方式与所述滑块相连。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个所述连接块之间还连接有二号导向柱,且所述二号导向柱贯穿所述滑块。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还包括气缸,在所述工作台上开设有沿X轴方向分布的滑孔,在所述二号立板的底端固定有导向块,且所述导向块贯穿滑孔并可沿所述滑孔滑动;在所述工作台的端部固定有支撑块,所述气缸安装在所述支撑块上,且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导向块连接。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固定夹板、活动夹板和三号螺纹柱,所述固定夹板为弧口朝上的弧形构件并分别固定在一号立板和二号立板的对立面上,所述活动夹板为弧口朝下的弧形构件;在所述一号立板与所述二号立板的顶端均固定有支撑板,所述三号螺纹柱利用螺纹旋合方式安装在对应的支撑板上,且所述三号螺纹柱的底端利用轴承与对应的所述活动夹板旋转连接。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铆合装置,利用安装组件分别对蒸发器和储液器进行固定,实现蒸发器和储液器的定位对接,无需人工对接,更加方便、降低了人力成本;一号立板可进行双向的调节,保证蒸发器和储液器的对接精度,保证蒸发器和储液器对接的可靠性,提高了产品加工的效率,有利于后续的铆合。
附图说明
[0013]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中的安装组件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工作台;2、一号立板;3、二号立板;4、安装组件;5、滑孔;6、浮动板;7、一号导向柱;8、翻转支撑臂;9、滑座;10、安装板;11、一号螺纹柱;12、滑块;13、连接块;14、二号导向柱;15、二号螺纹柱;16、导向块;17、气缸;18、支撑块;19、支撑板;20、固定夹板;21、活动夹板;22、三号螺纹柱。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图3,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蒸发器储液器接口铆合装置,包括工作台1,还包括一号立板2、二号立板3和浮动板6,浮动板6安装在工作台1上方并设置为可沿竖直方向移动,一号立板2安装在浮动板6上并设置为可沿Y轴方向移动,二号立板3安装在工作台1顶部并设置为可沿X轴方向移动;在一号立板2与二号立板3上安装有分别用于固定蒸发器和储液器的安装组件4,在使用时,先利用一号立板2与二号立板3上的安装组件4分别固定蒸发器和储液器,针对储液器的位置,先使一号立板2分别沿竖直方向和Y
轴方向移动,保证蒸发器和储液器可靠对应,最后使二号立板3带动储液器沿X轴方向移动,直到储液器和蒸发器对接,对接完成后手动铆合即可,大大降低了人力成本,对接更加稳定方便,并且提高了对接的精度。
[0020]具体的,根据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工作台1的顶面固定有四根呈对角式分布的一号导向柱7,且一号导向柱7贯穿浮动板6;还包括翻转支撑臂8、滑座9和一号螺纹柱11,在工作台1顶面还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安装板10,一号螺纹柱11利用轴承支撑横向架设在两个安装板10之间,且一号螺纹柱11贯穿滑座9并通过螺纹旋合方式与滑座9相连;翻转支撑臂8的顶端与浮动板6铰接、底端与滑座9铰接,旋转一号螺纹柱11,在螺纹旋合作用下,滑座9移动,带动翻转支撑臂8翻转和移动,翻转支撑臂8带动浮动板6沿竖直方向移动,一号立板2移动,调节一号立板2相对于二号立板3竖直方向的位置关系。
[0021]具体的,根据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滑块12和二号螺纹柱15,滑块12固定在一号立板2背面,在浮动板6的顶面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蒸发器储液器接口铆合装置,包括工作台(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号立板(2)、二号立板(3)和浮动板(6),所述浮动板(6)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上方并设置为可沿竖直方向移动,所述一号立板(2)安装在所述浮动板(6)上并设置为可沿Y轴方向移动,所述二号立板(3)安装在所述工作台(1)顶部并设置为可沿X轴方向移动;在所述一号立板(2)与所述二号立板(3)上安装有分别用于固定蒸发器和储液器的安装组件(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发器储液器接口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的顶面固定有四根呈对角式分布的一号导向柱(7),且所述一号导向柱(7)贯穿所述浮动板(6);还包括翻转支撑臂(8)、滑座(9)和一号螺纹柱(11),在所述工作台(1)顶面还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安装板(10),所述一号螺纹柱(11)利用轴承支撑横向架设在两个所述安装板(10)之间,且所述一号螺纹柱(11)贯穿所述滑座(9)并通过螺纹旋合方式与所述滑座(9)相连;所述翻转支撑臂(8)的顶端与所述浮动板(6)铰接、底端与所述滑座(9)铰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蒸发器储液器接口铆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滑块(12)和二号螺纹柱(15),所述滑块(12)固定在所述一号立板(2)背面,在所述浮动板(6)的顶面固定有两个对称分布的连接块(13),所述二号螺纹柱(15)利用轴承支撑横向...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伟国刘明星陈兰花黄兰芳谢亚娟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常蒸蒸发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