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建筑主体与支挡结构的联合支护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到建筑支护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建筑主体与支挡结构的联合支护构造。
技术介绍
[0002]对于深基坑或高边坡,当有4层及以上的地下室、支挡结构采用传统的支挡结构时,支挡结构的悬臂长度将到达16m,甚至更大,已经超过规范的适用范围,不仅设计难度大、变形不易控制,而且存在较高的风险;另外对于悬臂长度较大的支挡结构,需要增大埋置深度和增大截面,造价高,经济性差。因此,对深基坑或高边坡,单一的采用支挡结构难以达到有效承担土压力的目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建筑主体与支挡结构的联合支护构造,通过充分利用建筑主体的结构刚度,采用建筑主体结构和支挡结构联合承担土压力,从而降低建造成本、降低设计和施工风险。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种基于建筑主体与支挡结构的联合支护构造,其关键在于:包括建筑主体与支挡结构,所述建筑主体的地下室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挑耳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建筑主体与支挡结构的联合支护构造,包括建筑主体与支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主体的地下室的外侧壁上设置有挑耳,在该挑耳与所述支挡结构的上方设置有盖板,在所述盖板的上方回填级配碎石层至与地坪齐平。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建筑主体与支挡结构的联合支护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挑耳的设置高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朝江,
申请(专利权)人:中煤科工重庆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