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电池用散热器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8365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燃料电池用散热器总成,涉及燃料电池技术领域,该燃料电池用散热器总成包括支撑框架、散热模组和高压风机;散热模组设置为两组,两组散热模组呈“V”型结构设置于支撑框架的内部,且支撑框架与散热模组的侧面对应的面能够形成侧面进风;高压风机安装于支撑框架,并位于两组散热模组的上方。缓解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散热器的低压风机数量多、噪音大且占据空间比较大的技术问题,达到了风机数量减少、噪音降低且占据空间比较小的技术效果。的技术效果。的技术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燃料电池用散热器总成


[0001]本技术涉及燃料电池
,尤其是涉及一种燃料电池用散热器总成。

技术介绍

[0002]燃料电池系统一般由燃料电池堆、氢气系统、空气系统、热管理系统、电气系统等组成,氢气和氧气在电堆内发生电化学反应,向外输出电能的同时,也会发热,使电堆本体温度上升。为了实现较高的反应效率以及保持电堆较长寿命,需要控制电堆本体的温度在合理的范围内。
[0003]热管理系统是燃料电池系统非常重要的辅助模块。具体的,热管理系统通过调节进出电堆的冷却液温度来控制电堆本体的温度,低温时加热冷却液,高温时将冷却液输出至散热器进行降温,使电堆始终工作在合理的温度范围。
[0004]热管理系统依靠外部散热器来调控冷却液温度,外部散热器的效率高低直接影响热管理系统调温能力的高低。一般技术中,散热器主要由散热芯体、风机、导风罩组成。
[0005]其中,现有的散热器往往采用低压风机,环境温度较高时,为实现一定的散热量,风机转速非常高,带来噪音增大的弊端。另外,需采用多组低压风机阵列才能实现设计散热量,对进风口有特殊要求,在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燃料电池用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框架(100)、散热模组(200)和高压风机(300);所述散热模组(200)设置为两组,两组所述散热模组(200)呈“V”型结构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100)的内部,且所述支撑框架(100)与所述散热模组(200)的侧面对应的面能够形成侧面进风;所述高压风机(300)安装于所述支撑框架(100),并位于两组所述散热模组(200)的上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燃料电池用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组(200)包括主散热芯体(210)和辅散热芯体(220),所述主散热芯体(210)包括主冷却液流道组,所述辅散热芯体(220)包括辅冷却液流道组,所述辅冷却液流道组与所述主冷却液流道组独立分开设置;其中,所述主冷却液流道组的散热面积大于所述辅冷却液流道组的散热面积。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燃料电池用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模组(200)还包括主进液室(230)和主出液室(240),所述主进液室(230)和所述主出液室(240)分别位于所述主冷却液流道组的两端,所述主进液室(230)设有主冷却液入口,所述主出液室(240)设有主冷却液出口;所述散热模组(200)还包括辅进液室(250)和辅出液室(260),所述辅进液室(250)和所述辅出液室(260)分别位于所述辅冷却液流道组的两端,所述辅进液室(250)设有辅冷却液入口,所述辅出液室(260)设有辅冷却液出口。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用散热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冷却液入口的所在高度高于所述主冷却液出口的所在高度。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燃料电池用散热器总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宝同姜海张家欢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中车氢能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