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料式吊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8299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自卸料式吊斗,包括:斗身、两块盖板和两个开闭控制结构,两块盖板设置于斗身底部开口处;两块盖板与斗身转动连接,形成双开门;在所述斗身与盖板转动连接侧的相邻两侧均布置开闭控制结构,所述开闭控制结构包括:钢缆绳、两个吊钩和两个吊环,两个吊钩的下端分别与两块盖板的活动侧相固定,两个吊环分别固定在斗身上端相应位置;所述钢缆绳的两端穿过两个吊环后相连,并绕经两个吊钩。有益效果为:通过开启吊斗的底部,靠自重达到自卸吊物的效果,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吊装时间40%以上,从而达到节约卸料用人力,减少吊装设备工作时间的目的,此外,还可以达到节省卸物空间40%以上;该吊斗可运用于狭窄空间的装卸。的装卸。的装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卸料式吊斗


[0001]本技术涉及吊斗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卸料式吊斗。

技术介绍

[0002]吊斗主要用于起重吊装,起承载吊物的作用,目前,常用的吊斗有两种:一种是装承混凝土的吊斗,一种是装承普通物件的吊斗。装承普通物件的吊斗采用的是钢板、圆钢焊接而成,该吊斗的底部是固定封闭的,在往吊斗里装、卸吊物时需人工或是机械进行装、卸,特别是遇到细小的零散吊物时,更是耗时费力,且卸物时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自卸料式吊斗,以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4]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自卸料式吊斗,包括:斗身、两块盖板和两个开闭控制结构,两块盖板设置于斗身底部开口处;两块盖板与斗身转动连接,形成双开门;在斗身与盖板转动连接侧的相邻两侧均布置开闭控制结构,开闭控制结构包括:钢缆绳、两个吊钩和两个吊环,两个吊钩的下端分别与两块盖板的活动侧相固定,两个吊环分别固定在斗身上端相应位置;钢缆绳的两端穿过两个吊环后相连,并绕经两个吊钩。
[0005]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06]在向自卸料式吊斗的斗身内填装物品时,两块盖板闭合,其起吊时,让钢缆绳处在起吊设备的挂钩中,以及让钢缆绳同时处在两个吊钩和两个吊环内,当钢缆绳绷紧时,钢缆绳将通过两个吊钩限制两块盖板打开,即确保自卸料式吊斗不会开启且密封,达到安全吊装的目的,而当需要卸料时,先让自卸料式吊斗落地,然后起吊设备的挂钩下行,钢缆绳变为松弛,然后让钢缆绳脱离两个吊钩,最后再让起吊设备的挂钩上行,以使自卸料式吊斗离地,此时,两块盖板不受钢缆绳限制,将打开斗身底部开口,即可依靠物品自重完成自卸料;
[0007]提高工作效率,节省吊装时间40%以上,从而达到节约卸料用人力,减少吊装设备工作时间的目的,此外,还可以达到节省卸物空间40%以上;
[0008]该吊斗可运用于狭窄空间的装卸。
[000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0010]进一步,开闭控制结构还包括:脱绳机构,脱绳机构设置在斗身上,钢缆绳与脱绳机构相连,以在钢缆绳松弛时使钢缆绳脱离两个吊钩。
[0011]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脱绳机构在钢缆绳松弛时使钢缆绳脱离两个吊钩,可以省去人工操作,便捷性更好。
[0012]进一步,脱绳机构包括:导向杆、转轴、滑块、弹簧和旋转组件,导向杆的上端通过转轴与斗身转动连接,旋转组件设置在斗身上,旋转组件与转轴连接;导向杆的下端设有限位杆,滑块活动套在导向杆上,弹簧套在导向杆上,弹簧的上端与导向杆上端相连,弹簧的
下端与滑块相连;滑块上设有过绳孔,钢缆绳穿设于过绳孔内。
[0013]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当钢缆绳慢慢变为松弛时,弹簧将推动滑块沿导向杆向下移动,滑块下移过程中将促使钢缆绳下移,直至脱离两个吊钩,而当钢缆绳脱离两个吊钩后,旋转组件将驱使导向杆向上转动,以使得钢缆绳运动至两个吊钩的上方,在再次让钢缆绳慢慢变为紧绷时,钢缆绳不会进入两个吊钩内,以便卸料。
[0014]进一步,旋转组件为扭簧。
[0015]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当钢缆绳脱离两个吊钩后,可以借助扭簧的扭力驱使导向杆向上转动,结构简单,成本低。
[0016]进一步,脱绳机构还包括:插销,插销设置在斗身上,并位于导向杆的下方,导向杆的下端设有与插销中插杆相匹配的插孔。
[0017]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为:在向自卸料式吊斗的斗身内填装物品后,可以先让导向杆处于竖直位,然后让插销的插杆插入插孔内,以避免导向杆向上转动,并且在起吊时,方便钢缆绳进入两个吊钩内,待钢缆绳初步绷紧后,让装料工人将插销的插杆退出插孔,以便不影响后续卸料。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所述自卸料式吊斗的结构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所述自卸料式吊斗的局部放大图。
[00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1、斗身,2、盖板,3、开闭控制结构,310、钢缆绳,320、吊钩,330、吊环,340、脱绳机构,341、导向杆,3411、限位杆,342、转轴,343、滑块,3431、过绳孔,344、弹簧,345、旋转组件,346、插销。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技术的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所示,一种自卸料式吊斗,包括:斗身1、两块盖板2和两个开闭控制结构3;
[0025]两块盖板2设置于斗身1底部开口处,通过两块盖板2可以有效的封盖住斗身1底部开口,两块盖板2与斗身1转动连接,形成双开门,比如按图所示,两块盖板2中其中一块的左侧与斗身1底部左侧板转动连接,另一块的右侧与斗身1底部右侧板转动连接,转动连接可以通过合页完成;
[0026]在斗身1与盖板2转动连接侧的相邻两侧均布置开闭控制结构3,比如按图所示,在斗身1的前后侧均布置开闭控制结构3;
[0027]开闭控制结构3包括:钢缆绳310、两个吊钩320和两个吊环330,两个吊钩320的下端分别与两块盖板2的活动侧相固定,两个吊环330则分别固定在斗身1上端相应位置,通常两个吊环330分别固定在斗身1与两个吊钩320同侧的两个拐角处;
[0028]钢缆绳310的两端穿过两个吊环330后相连,并且钢缆绳310绕经两个吊钩320;
[0029]在向自卸料式吊斗的斗身1内填装物品时,两块盖板2闭合,其起吊时,让钢缆绳
310处在起吊设备的挂钩中,以及让钢缆绳310同时处在两个吊钩320和两个吊环330内,当钢缆绳310绷紧时,钢缆绳310将通过两个吊钩320限制两块盖板2打开,而当需要卸料时,先让自卸料式吊斗落地,然后起吊设备的挂钩下行,钢缆绳310变为松弛,然后再让钢缆绳310脱离两个吊钩320,最后再让起吊设备的挂钩上行,以使自卸料式吊斗离地,此时,两块盖板2不受钢缆绳310限制,将打开斗身1底部开口,完成卸料。
[0030]实施例2
[0031]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其所进行的进一步改进,具体如下:
[0032]开闭控制结构3还包括:脱绳机构340,脱绳机构340设置在斗身1上,钢缆绳310与脱绳机构340相连,以在钢缆绳310松弛时使钢缆绳310脱离两个吊钩320,通过脱绳机构340在钢缆绳310松弛时使钢缆绳310脱离两个吊钩320,可以省去人工操作,便捷性更好。
[0033]实施例3
[0034]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为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对其所进行的进一步改进,具体如下:
[0035]脱绳机构340包括:导向杆341、转轴342、滑块343、弹簧344和旋转组件345;导向杆341的上端通过转轴342与斗身1转动连接;旋转组件345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卸料式吊斗,其特征在于,包括:斗身(1)、两块盖板(2)和两个开闭控制结构(3),两块盖板(2)设置于斗身(1)底部开口处;两块盖板(2)与斗身(1)转动连接,形成双开门;在所述斗身(1)与盖板(2)转动连接侧的相邻两侧均布置开闭控制结构(3),所述开闭控制结构(3)包括:钢缆绳(310)、两个吊钩(320)和两个吊环(330),两个吊钩(320)的下端分别与两块盖板(2)的活动侧相固定,两个吊环(330)分别固定在斗身(1)上端相应位置;所述钢缆绳(310)的两端穿过两个吊环(330)后相连,并绕经两个吊钩(32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卸料式吊斗,其特征在于:所述开闭控制结构(3)还包括:脱绳机构(340),所述脱绳机构(340)设置在斗身(1)上,所述钢缆绳(310)与脱绳机构(340)相连,以在钢缆绳(310)松弛时使钢缆绳(310)脱离两个吊钩(32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卸料式吊斗,其特征在于:所述脱绳机构(340)包括:导向杆(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翔王晓芳高照涂星罗婷王铎李洋
申请(专利权)人:中工武大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