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胸腔内固定的胸腔双腔引流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78851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胸腔内固定的胸腔双腔引流管,包括粗引流管,以及由粗引流管引出的细引流管,所述粗引流管和细引流管上均开设有若干个侧孔,以及刻印有若干个标尺刻度。该可胸腔内固定的胸腔双腔引流管通过设置的粗引流管和细引流管,可以满足引流胸腔内气体及液体的多重功能,可促进患者更好的排出胸腔内多余的气体及液体,使肺尽早扩张;接管口可用于气囊内部气体的注入与排出,并可通过注射器完成气体的注入与排出,气囊充气膨胀时,可扩大为半径2cm的环形平面,并可固定于胸壁内侧,可将外部气体经接管口和气管导入气囊的内部,使得气囊逐渐膨胀,能方便有效的将引流管固定在胸腔内,避免了引流管的滑脱,使用方便可靠。便可靠。便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胸腔内固定的胸腔双腔引流管


[0001]本技术涉及引流管
,具体为一种可胸腔内固定的胸腔双腔引流管。

技术介绍

[0002]目前,胸腔引流一般直接采用硅胶管作为引流管,将硅胶管沿穿刺孔插入胸腔,然后将硅胶管从外侧通过缝线固定在胸壁上,存在的缺点是:硅胶管为直管结构,如外固定缝线固定不佳,使用过程中容易由胸腔内脱出。另外,如果引流管固定不佳,可引起外部引流管进入胸腔,引起感染。另外,如果外部缝线固定过紧,管口容易堵塞,造成引流不畅。同时,因胸腔手术后,多数胸外科需放置两根引流管分别对胸腔内残留气体及液体进行引流,增加胸腔引流管数量不但对增加患者疼痛,也会对患者的活动造成一定的影响,不利于患者的早期活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胸腔内固定的胸腔双腔引流管,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胸腔内固定的胸腔双腔引流管,包括粗引流管,以及由粗引流管引出的细引流管,所述粗引流管和细引流管上均开设有若干个侧孔,以及刻印有若干个标尺刻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胸腔内固定的胸腔双腔引流管,包括粗引流管(1),以及由粗引流管(1)引出的细引流管(2),其特征在于:所述粗引流管(1)和细引流管(2)上均开设有若干个侧孔(7),以及刻印有若干个标尺刻度(6),所述粗引流管(1)与细引流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喆歆张祥鑫陈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胸科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