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秦莹专利>正文

一种急诊护理用降温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7845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15
一种急诊护理用降温装置,包括降温垫和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为中空结构,所述枕头上部中间设有颈槽,所述颈槽为半个圆柱形,所述降温垫呈圆环形,所述降温垫外圈中间设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内嵌于降温垫外侧的槽圈内,所述固定圈表面设有齿条圈,所述齿条圈上设有两条凹槽,所述齿条圈的齿尖与降温垫的表面齐平,所述降温垫下半部分位于枕头内部,所述降温垫通过枕头左右两侧的开口进入枕头内部,枕头开口处设有支座,左右侧的支座相对布置,所述支座通过卡口连接于固定圈的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传统产品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温垫能循环使用的急诊护理用降温装置。种降温垫能循环使用的急诊护理用降温装置。种降温垫能循环使用的急诊护理用降温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急诊护理用降温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急诊护理用降温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物理降温就是通过一些物理的方法,比如使用冰块、冰盐水等比较凉的物品擦拭、接触人的身体以后,导致人体出现传导、蒸发等多种方式,把热量散出去,从而达到降低机体内温度的目的。所以,可以用冰毛巾、冰块于额头或者身体其他部位冰敷,然后通过散热的形式降低体温,或者用温毛巾在颈部、腋窝、前胸、后背等血液循环比较丰富、血管比较粗大的部位进行擦拭,通过蒸发散热。这些部位血管比较多,血管扩张以后血流量就增加,散热的作用会大大升高,从而降低体温。目前,医院护理通常还是使用敷冰毛巾等方式降温,每隔一段时间就要替换毛巾,不仅新的冰毛巾不一定能跟上,医护人员还要经常检查,来回替换,非常麻烦。
[0003]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新的急诊护理用降温装置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传统产品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降温垫能循环使用的急诊护理用降温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急诊护理用降温装置,包括降温垫和枕头,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为中空结构,所述枕头上部中间设有颈槽,所述颈槽为半个圆柱形,所述降温垫呈圆环形,所述降温垫外圈中间设有固定圈,所述固定圈内嵌于降温垫外侧的槽圈内,所述固定圈表面设有齿条圈,所述齿条圈上设有两条凹槽,所述齿条圈的齿尖与降温垫的表面齐平,所述降温垫下半部分位于枕头内部,所述降温垫通过枕头左右两侧的开口进入枕头内部,枕头开口处设有支座,左右侧的支座相对布置,所述支座通过卡口连接于固定圈的凹槽内。
[0006]进一步的,所述枕头内部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位于固定圈一侧,所述齿轮与齿条圈相啮合,所述齿轮一端连接于枕头内壁,另一端与电机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枕头内部设有冰盒,所述冰盒位于颈槽下方,所述降温垫下半部分位于冰盒内。
[0008]进一步的,所述降温垫材料为水凝胶和无纺布,内圈为水凝胶,所述水凝胶附在外圈的无纺布上,所述固定圈为不锈钢材料。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针对物理降温时病人通常采用卧姿的特点,将降温垫与枕头合二为一,降温垫一半敷在病人额头,另一半置于枕头内部的冰盒内冷却,待额头上的降温垫温度升高后,通过齿轮推动,将枕头内外的降温垫交换位置,从而达到循环往复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1]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支座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 降温垫,2. 枕头,3. 固定圈,4. 支座, 5. 齿轮, 6. 冰盒,21. 颈槽, 31. 齿条圈,32. 凹槽, 41. 卡口, 51. 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如图1、图2所示,一种急诊护理用降温装置,包括降温垫1和枕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2为中空结构,所述枕头2上部中间设有颈槽21,所述颈槽21为半个圆柱形,符合人体颈部轮廓;所述降温垫1呈圆环形,所述降温垫1外圈中间设有固定圈3,所述固定圈3内嵌于降温垫1外侧的槽圈内,内嵌式齿条圈31不会露出齿尖,很安全;所述固定圈3表面设有齿条圈31,所述齿条圈31上设有两条凹槽32,所述齿条圈31的齿尖与降温垫1的表面齐平,所述降温垫1下半部分位于枕头2内部,所述降温垫1通过枕头2左右两侧的开口进入枕头2内部,枕头2开口处设有支座4,左右侧的支座4相对布置,所述支座4通过卡口41连接于固定圈3的凹槽32内,支座4对固定圈3提供支撑。
[0015]如图1所示,所述枕头2内部设有齿轮5,所述齿轮5位于固定圈3一侧,所述齿轮5与齿条圈31相啮合,所述齿轮5一端连接于枕头2内壁,另一端与电机51连接,开动电机51,齿轮5带动固定圈3做圆周运动。
[0016]如图1所示,所述枕头2内部设有冰盒6,所述冰盒6位于颈槽21下方,所述降温垫1下半部分位于冰盒6内,冰盒6左右侧设有开口,冰盒6内装有冰块,可对冰盒6内的降温垫1降温。
[0017]如图1所示,所述降温垫1材料为水凝胶和无纺布,内圈为水凝胶,所述水凝胶附在外圈的无纺布上,所述固定圈3为不锈钢材料,降温垫1贴敷于额头,固定圈3为其提供硬度支撑。
[0018]使用时,病人枕于枕头2上,颈部对应颈槽21,额头对应降温垫1,当降温垫1为病人额头降温后自身温度升高,开动电机51,齿轮5带动固定圈3做圆周运动,转动180度,将枕头2内外的降温垫1调转位置,此时,经冰盒6冷却后的降温垫1转至额头上方,被升温的降温垫1进冰盒6冷却,如此循环往复。
[0019]以上说明对本技术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做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急诊护理用降温装置,包括降温垫(1)和枕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枕头(2)为中空结构,所述枕头(2)上部中间设有颈槽(21),所述颈槽(21)为半个圆柱形,所述降温垫(1)呈圆环形,所述降温垫(1)外圈中间设有固定圈(3),所述固定圈(3)内嵌于降温垫(1)外侧的槽圈内,所述固定圈(3)表面设有齿条圈(31),所述齿条圈(31)上设有两条凹槽(32),所述齿条圈(31)的齿尖与降温垫(1)的表面齐平,所述降温垫(1)下半部分位于枕头(2)内部,所述降温垫(1)通过枕头(2)左右两侧的开口进入枕头(2)内部,枕头(2)开口处设有支座(4),左右侧的支座(4)相对布置,所述支座(4)通过卡口(41)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秦莹邓红美庞雪利
申请(专利权)人:秦莹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