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防夹人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78266 阅读:8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梯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梯防夹人机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门框,两个所述门框内部均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其相对一侧的闭合门,两个所述门框之间设置有位于闭合门上方的安装箱,所述安装箱内部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其底部的第一限位组件,所述闭合门内部设置有安装腔,两个所述安装腔内部均设置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两个闭合门相对一侧且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底座内部的第二限位组件。该电梯防夹人机构,具备可以根据两个电梯门间物品的大小,有效的作出反应进行电梯防夹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梯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电梯门夹人的情况,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隐患的问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隐患的问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隐患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防夹人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
,具体为一种电梯防夹人机构。

技术介绍

[0002]电梯是指服务于建筑物内若干特定的楼层,其轿厢运行在至少两列垂直于水平面或与铅垂线倾斜角小于15
°
的刚性轨道运动的永久运输设备,其中人们乘坐时,能够直观看到的就是一个长方体的箱子,即轿厢:轿厢是运送乘客和货物的电梯组件,是电梯的工作部分。
[0003]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提升和建筑的发展,人们居住生活的楼层越来越高,电梯成为了人们生活最为常用的一种工具之一,现有的电梯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电梯门夹人的情况,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隐患,故而本申请提出一种电梯防夹人机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防夹人机构,具备可以根据两个电梯门间物品的大小,有效的作出反应进行电梯防夹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梯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电梯门夹人的情况,对人们的生命安全造成了隐患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防夹人机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顶部左右两侧均设置有门框(2),两个所述门框(2)内部均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其相对一侧的闭合门(3),两个所述门框(2)之间设置有位于闭合门(3)上方的安装箱(4),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箱(4)内部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其底部的第一限位组件(5),所述闭合门(3)内部设置有安装腔(6),两个所述安装腔(6)内部均设置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两个闭合门(3)相对一侧且另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底座(1)内部的第二限位组件(7),所述底座(1)内壁底部设置有第一齿条板(8),所述闭合门(3)顶部设置有第二齿条板(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梯防夹人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组件(5)包括红外感应器(501),安装箱(4)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其底部的红外感应器(501),红外感应器(501)顶部固定连接有双轴伺服电机(502),安装箱(4)内壁顶部固定连接有位于双轴伺服电机(502)左右两侧的支撑板(503),双轴伺服电机(502)左右两侧输出轴上均固定连接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两个支撑板(503)相背一侧的转动杆(504),两个转动杆(504)相背一侧均固定连接有绳筒(505),安装箱(4)内壁底部固定连接有位于绳筒(505)下方的滚轮架(506),安装箱(4)内壁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滑轨(507),两个第一滑轨(507)内部均滑动连接有一端延伸至绳筒(505)与滚轮架(506)之间的第一移动板(508),第一移动板(508)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端贯穿并延伸至安装箱(4)底部的第一推杆(509),第一推杆(509)底部固定连接有与安装箱(4)底部贴合的第一安装板(510),第一安装板(510)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卡齿(511),第一移动板(508)底部与安装箱(4)内壁底部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涛戈秀山张忠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优力维特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