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层行走台车、通风机并联行走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457799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双层行走台车、通风机并联行走系统,双层行走台车包括台车本体,台车本体包括上车架和下车架,下车架底部设置有多个行走轮和多个可伸缩的支撑腿,下车架上设置有控制装置;上车架设置在下车架顶部,上车架顶部形成有承载平台,下车架包括有支撑台,下车架上设置有驱动机构和行走机构,下车架上设置有固定行走机构的限位件,驱动机构与控制装置电连接,驱动机构与行走机构连接,使行走机构相对于支撑台往复运动;下车架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固定门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满足两个通风机与Y型风筒固定安装的需求,并且能满足快速高效的拆换通风机的需求,同时能对安装位置随时进行调整。行调整。行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层行走台车、通风机并联行走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双层行走台车、通风机并联行走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隧道工程施工中,隧道施工通风是一项重要的辅助施工技术措施,尤其是在长大、特长隧道施工中,施工通风的方案与管理效果将直接影响施工组织、有毒有害气体排放、施工安全等问题,至关重要。且在长大、特长隧道施工中,隧道通风机有别于短小隧道(通风机放在洞口利用通风管将风送入施工作业面),按照通风方案要求采用巷道式通风的其通风机将直接放入洞内(巷道内),再利用通风管将风送入施工作业面。
[0003]在《铁路瓦斯隧道技术规范》TB10120

2019中针对通风设备明确规定:瓦斯工区必须配备一套同等性能的备用通风机,并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且能在10min内启动。且根据规定为确保风机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要定期进行正常工作的通风机和备用通风机进行自动切换试验,试验期间不得影响通风,试验记录要存档备案。
[0004]目前现有的做法是在通风机后面或者并排安装一台备用通风机,正常工作的通风机出风口连接柔性风筒,当出现故障时或者维修时,采取现场临时拆装连接风筒从通风机上改移至备用通风机的办法,但是该方案在施工现场整体操作的实施性极差,且通风管道不顺直、局部位置弯曲造成风阻增加,同时在实施中稍有操作不当就会产生不能及时切换的风险,进而导致隧道通风出现“断风”现场,引发重大安全事故。
[0005]现有的技术有采用Y型风筒并联两个通风机的方案,但是不能方便的将Y型风筒并与将两个通风机上下并联固定,并且不能快速、高效的更换通风机,也不能随时调整位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第一目的是提供能方便的固定安装两个通风机与Y型风筒,并且能快速高效的拆换通风机,同时能对安装的位置随时进行调整的双层行走台车。
[0007]本技术的第二目的是提供通风机并联行走系统,该系统包括上述第一目的双层行走台车。
[0008]为了实现上述第一目的,本技术提供的双层行走台车,包括台车本体,台车本体包括上车架和下车架,下车架底部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行走轮以及多个可伸缩的支撑腿,下车架的一侧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包括有配电箱;下车架包括设置于下车架前段的第一区域、设置于下车架中段的第二区域和设置于下车架后段的第三区域,上车架固定设置在第二区域的顶部,上车架顶部形成有承载平台,上车架和下车架之间形成有容纳部,下车架内包括有支撑台,下车架上设置有驱动机构和行走机构,第二区域内的下车架上设置有限位件,限位件可以固定行走机构,支撑台穿设于第一区域、第二区域以及第三区域内,驱动机构与控制装置电连接,驱动机构与行走机构连接,使得行走机构相对于支撑台沿
台车本体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第一区域上间隔的设置有多个固定门架,靠近第二区域的固定门架的高度大于上车架,多个所述固定门架的高度沿所述第二区域至所述第一区域的方向逐渐减小。
[0009]由上可见,通过在上车架上的承载平台和下车架上的行走机构上分别固定一个通风机,通过多个固定门架将Y型风筒牢牢的固定在台车上,固定门架可以根据Y型风筒的具体形状设置,并且设置在行走机构上的通风机能跟随行走机构相对于支撑台做往复运动,当设置在行走机构上的通风机损坏时,通过行走机构能方便的将损坏的通风机移出容纳部至第三区域进行更换和安装,并且通过控制驱动机构来驱动行走机构的移动有效的节省了人力,同时通过底部的行走轮能根据需求随时调整台车的位置。
[0010]进一步的方案是,支撑台包括设置于下车架上的第一竖向支撑件,第一竖向支撑件上部固定设置有横向支撑件,横向支撑件与支撑台的长度一致,横向支撑件上还间隔设置有两个滑块轨道,滑块轨道的长度和横向支撑件的长度一致;
[0011]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由电机驱动的齿轮组件;
[0012]行走机构包括两个尺寸相同滑槽套件,一个滑槽套件可滑动的卡接在一个滑块轨道的外表面,滑槽套件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容纳部的长度,滑槽套件靠近齿轮组件的一侧设置有与滑槽套件长度相同的齿条,齿轮组件与齿条啮合。
[0013]由上可见,通过在滑槽套件上设置的齿条与驱动机构所驱动的齿轮组件进行连接,通过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使得齿轮组件进行转动以带动行走机构进行往复运动,结构简单方便组装。
[0014]更进一步的方案是,横向支撑件的两侧均相对于第一竖向支撑件沿下车架的宽度方向向外突出形成有边缘部,两个边缘部的端部均固定设置有滑块轨道,滑块轨道在竖直方向上突出于边缘部的上表面和下表面。
[0015]更进一步的方案是,限位件包括固定设置在下车架底部上表面的第二筒体,第二筒体内可转动的设置有第二丝杆,第二丝杆远离下车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板。
[0016]由上可见,通过竖向移动的伸缩的限位件不仅能固定行走机构,而且能对行走机构提供一定的竖向支撑,防止行走机构在通风机工作过程中移动,导致设备、风筒等损坏。
[0017]进一步的方案是,支撑腿包括固定设置在下车架底部下表面的第一筒体,第一筒体内可转动的连接有第一丝杆,第一丝杆远离下车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支撑板。
[0018]由上可见,支撑腿能将台车固定在相应的位置,防止台车左右晃动或发生溜车导致风筒等损坏。
[0019]为了实现上述第二目的,本技术提供的通风机并联行走系统包括主通风机、备用通风机以及刚性的Y型风筒;
[0020]该系统还包括上述第一目的中任意的一种双层行走台车,主通风机固定设置在行走机构上,备用通风机固定设置在承载平台上,Y型风筒通过多个固定门架固定设置在位于第一区域内的支撑台上,Y型风筒的第一进风端与备用通风机的出风端连通,Y型风筒的第二进风端与主通风机的出风端连通,Y型风筒的出风端与一个通风筒连通。
[0021]进一步的方案是,Y型风筒包括主筒体和一个分支筒体,主筒体与主通风机共线设置,分支筒体上形成有一个弧形折弯部,分支筒体的第一端与主筒体连通,分支筒体的第二端为Y型风筒的第一进风端,主筒体的第一端为Y型风筒的第二进风端,主筒体的第二端为Y
型风筒的出风端。
[0022]由上可见,Y型风筒的主风筒与主通风机共线设置,使得分支筒体上只有一个折弯部,有效的减少由于风筒弯曲造成的风阻增大,大大提高了送风的效率,固定门架根据Y型风筒的结构设置,以更好的贴合并固定Y型风筒。
[0023]综上可见,本技术提供的行走台车能满足两台通风机和Y型风筒并联安装的需求,并且通过驱动机构和行走机构的连接能方便的实现拆换主通风机,不仅节省人力还大大提高了拆换和安装的效率,同时通过底部的行走轮能随时对台车的位置进行调整,以适应Y型风筒和通风筒连接的需要。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双层行走台车的结构图。
[0025]图2为图1中A方向的结构图。
[0026]图3为图2中C处的放大图。
[0027]图4为图3中齿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双层行走台车,包括台车本体,所述台车本体包括上车架和下车架,所述下车架底部的下表面设置有多个行走轮以及多个可伸缩的支撑腿,所述下车架的一侧设置有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包括有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车架包括设置于所述下车架前段的第一区域、设置于所述下车架中段的第二区域和设置于所述下车架后段的第三区域,所述上车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区域的顶部,所述上车架顶部形成有承载平台,所述上车架和所述下车架之间形成有容纳部,所述下车架内包括有支撑台,所述下车架上设置有驱动机构和行走机构,所述第二区域内的所述下车架上设置有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可以固定所述行走机构,所述支撑台穿设于所述第一区域、所述第二区域以及所述第三区域内,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行走机构连接,使得所述行走机构相对于所述支撑台沿所述台车本体的长度方向做往复运动;所述第一区域上间隔的设置有多个固定门架,靠近所述第二区域的所述固定门架的高度大于所述上车架,并且多个所述固定门架的高度沿所述第二区域至所述第一区域的方向逐渐减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行走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台包括设置于所述下车架上的第一竖向支撑件,所述第一竖向支撑件上部固定设置有横向支撑件,所述横向支撑件与所述支撑台的长度一致,所述横向支撑件上还间隔设置有两个滑块轨道,所述滑块轨道的长度和所述横向支撑件的长度一致;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和由所述电机驱动的齿轮组件;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两个尺寸相同滑槽套件,一个所述滑槽套件可滑动的卡接在一个所述滑块轨道的外表面,所述滑槽套件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容纳部的长度,所述滑槽套件靠近所述齿轮组件的一侧设置有与所述滑槽套件长度相同的齿条,所述齿轮组件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强王俊涛姜波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十九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