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用智能安全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7529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08
煤矿用智能安全监测装置,包括安全帽,还具有探测设备、无线中继设备,无线接收设备,井下每个工作人员配套一套安全帽及探测设备,多套无线中继设备分别间隔距离安装在井下巷道;每套探测设备包括安装在元件盒内且电性连接的蓄电池、充电插座、粉尘探测电路、气体探测电路和发射电路,元件盒和安全帽安装在一起;每套无线中继设备包括安装在元件盒A内且电性连接的电源模块和无线收发电路,多套无线接收设备配套一套电性连接的电源模块B。本新型工作人员接近瓦斯泄漏或者粉尘超标区域时能得到提示,且井上值班人员能及时了解井下具体瓦斯泄漏及粉尘超标位置信息,能对井下其他的人员进行提示,减少了出现安全事故的几率,能取得更好安全效果。更好安全效果。更好安全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煤矿用智能安全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煤矿安全设备
,特别是一种煤矿用智能安全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煤矿井下生产中,井下瓦斯气体及粉尘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现有技术中,为了减少瓦斯对工作人员安全带来的威胁,一般配备有随身瓦斯探测机构,井下工作人员接近瓦斯气体时第一时间发声提示工作人员注意安全、撤离现场。
[0003]虽然现有的煤矿用瓦斯探测设备实现了瓦斯探测以及报警提示,但是受到结构所限或多或少还是存在一定的缺陷,具体体现如下。其一:无法实现粉尘的探测,这样工作人员接近粉尘超标区域时由于得不到提示,呼吸到超标粉尘后会对身体健康带来不利影响;其二:探测到泄露的瓦斯气体时只能提示进入该区域的作业人员,无法同时对煤矿之上的值班人员等起到提示作用,更无法提示煤矿之上的人员具体发生瓦斯泄漏的区域(煤矿井下作业巷道距离长、覆盖面积很宽),这样,相关值班人员无法对进入煤矿之下其他区域的人员做到提前警示,后续其他区域的人员继续进入瓦斯泄漏区域时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综上所述,提供一种能兼具瓦斯泄漏探测,并能在发生瓦斯泄露、粉尘超标时能具体提示井上工作人员的装置显得尤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克服现有煤矿安全管理中使用的瓦斯泄漏探测设备,因结构所限存在如背景所述弊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能方便安装在头盔上使用,应用中在相关机构及电路共同作用下,能同时探测相关作业区域的粉尘及瓦斯泄漏情况,在相关区域发生瓦斯泄漏及粉尘超标的第一时间,不但能通过蜂鸣器发声提示工作人员,还能实时为井上的值班室内人员发送具体瓦斯泄漏及粉尘超标信息,井上人员能第一时间对井下其他区域的人员进行提示(比如通过有线或无线井下广播提示,或者对讲机提示等等),进而其他区域人员不进入相关区域或撤离到井上,减少了出现安全事故几率的煤矿用智能安全监测装置。
[0005]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6]煤矿用智能安全监测装置,包括安全帽,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探测设备、无线中继设备,无线接收设备,井下每个工作人员配套一套安全帽及探测设备,多套无线中继设备分别间隔距离安装在井下巷道;所述每套探测设备包括安装在元件盒内的蓄电池、充电插座、粉尘探测电路、气体探测电路和发射电路,元件盒和安全帽安装在一起;所述粉尘探测电路、气体探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和发射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每套无线中继设备包括安装在元件盒A内的电源模块A和无线收发电路,电源模块A的电源输出端和无线收发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接收设备具有多套,多套无线接收设备统一安装在元件盒B,多套无线接收设备配套一套电源模块B,电源模块B的电源输出端和无线接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粉尘探测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电阻、发光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可
调电阻、二极管、继电器、NPN三极管,发光二极管正极电源输入端和第一只电阻一端连接,第一只电阻另一端和第二只电阻一端、继电器正极电源输入端及控制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二只电阻另一端和光电三极管集电极连接,光电三极管发射极和可调电阻一端连接,可调电阻另一端和NPN三极管基极、第三只电阻一端连接,NPN三极管集电极和继电器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继电器常闭触点端和二极管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负极和第三只电阻另一端、NPN三极管发射极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气体探测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可燃气体探测模块和电阻、可调电阻、二极管,可燃气体探测模块的电源输出端和电阻一端连接,电阻另一端和可调电阻另一端、二极管正极连接。
[0009]进一步地,所述发射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无线发射电路模块、电阻、NPN三极管、蜂鸣器,无线发射电路模块及蜂鸣器的负极电源输入端和NPN三极管集电极连接,NPN三极管基极和电阻一端连接,无线发射电路模块的正极电源输入端和蜂鸣器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无线发射电路模块的其中一只信号按键下两个触点连接在一起。
[0010]进一步地,所述无线收发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无线接收电路模块、无线发射电路模块、电阻和继电器,无线发射电路模块正极电源输入端和继电器常开触点端连接,继电器正极电源输入端和控制电源输入端、无线接收电路模块正极电源输入端连接,无线接收电路模块输出端和电阻一端连接,电阻另一端和NPN三极管基极连接,NPN三极管集电极和继电器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无线发射电路模块的负极电源输入端和NPN三极管发射极、无线接收电路模块的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每套无线接收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无线接收电路模块、四只电阻和四只发光二极管,无线接收电路模块负极电源输入端和四只发光二极管负极连接,无线接收电路模块的四路输出端和四只电阻一端分别连接,四只电阻一端和四只发光二极管正极分别连接。
[0012]本技术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能方便安装在头盔上使用,应用中,工作人员接近瓦斯泄漏区域或者粉尘超标区域时,能通过蜂鸣器发声提示工作人员,且探测设备的无线发射电路模块能发射出无线信号,50米范围内附近无线中继设备接收到无线信号后能将无线信号定位远传,井上值班室人员处的无线接收设备接收到信号后,能及时了解井下具体位置瓦斯泄漏及粉尘超标信息(相应处无线中继设备发射出的无线信号被无线接收设备的相应无线接收电路模块接收后,相应发光二极管发光能起到提示方位的功能),井上人员能第一时间对井下其他区域的人员进行提示(比如通过有线或无线井下广播提示,或者对讲机提示等等),进而其他区域人员不进入相关区域或撤离到井上,减少了出现安全事故的几率,能取得更好安全效果。基于上述,所以本新型具有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0013]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将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4]图1是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5]图2、3、4是本技术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图1、2、3、4中所示,煤矿用智能安全监测装置,包括安全帽1,还具有探测设备、无线中继设备,无线接收设备;安全帽1和探测设备、无线中继设备各有多套,安全帽1及探测设备套数一致且井下每个工作人员配套一套安全帽1及探测设备,多套无线中继设备分别按一定间距(30

50米之间)安装在井下巷道侧壁;每套探测设备包括安装在元件盒2内电路板上的蓄电池G1、电源开关S1、充电插座CZ、粉尘探测电路3、气体探测电路4和发射电路5,元件盒2经螺杆螺母安装在安全帽1的前上端外;每套无线中继设备包括安装在元件盒A6内电路板上的电源模块A6和无线收发电路7;无线接收设备包括多套安装在电路板上的无线接收电路8,多套无线接收设备统一安装在元件盒B9内,多套无线接收设备配套一套电源模块BA5。
[0017]图1、2、3、4中所示,蓄电池G1是型号12V/2Ah的锂蓄电池;充电插座CZ是同轴电源插座(充电插孔位于元件盒前端开孔外);电源开关S1(手柄位于元件盒前端开孔外)是拨动电源开关;粉尘探测电路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煤矿用智能安全监测装置,包括安全帽,其特征在于还具有探测设备、无线中继设备,无线接收设备,井下每个工作人员配套一套安全帽及探测设备,多套无线中继设备分别间隔距离安装在井下巷道;所述每套探测设备包括安装在元件盒内的蓄电池、充电插座、粉尘探测电路、气体探测电路和发射电路,元件盒和安全帽安装在一起;所述粉尘探测电路、气体探测电路的信号输出端和发射电路的信号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每套无线中继设备包括安装在元件盒A内的电源模块A和无线收发电路,电源模块A的电源输出端和无线收发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无线接收设备具有多套,多套无线接收设备统一安装在元件盒B,多套无线接收设备配套一套电源模块B,电源模块B的电源输出端和无线接收电路的电源输入端电性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用智能安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粉尘探测电路包括电性连接的电阻、发光二极管、光敏三极管、可调电阻、二极管、继电器、NPN三极管,发光二极管正极电源输入端和第一只电阻一端连接,第一只电阻另一端和第二只电阻一端、继电器正极电源输入端及控制电源输入端连接,第二只电阻另一端和光电三极管集电极连接,光电三极管发射极和可调电阻一端连接,可调电阻另一端和NPN三极管基极、第三只电阻一端连接,NPN三极管集电极和继电器负极电源输入端连接,继电器常闭触点端和二极管正极连接,发光二极管负极和第三只电阻另一端、NPN三极管发射极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煤矿用智能安全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气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太全秦桂荣阳发伟黎卫兵范山刘汉忠文斌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川煤华荣能源有限责任公司柏林煤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