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悬架稳定杆安装支架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7505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前悬架稳定杆安装支架及车辆,属于车辆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以及第三加强板,第一加强板具有用于连接纵梁的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横梁的第二连接部及用于连接稳定杆的稳定杆连接部;第二加强板连接第一加强板,具有用于连接横梁的第三连接部;第三加强板分别连接第一加强板与纵梁。本实施例提供的前悬架稳定杆安装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前悬架稳定杆与车架连接的安装点设置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同时与纵梁和横梁连接,利用安装支架提高稳定杆安装点位的强度,从而降低振动灵敏度,提升振动传递的衰减效果。衰减效果。衰减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悬架稳定杆安装支架及车辆


[0001]本技术属于车辆
,具体涉及一种前悬架稳定杆安装支架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横向稳定杆又称防倾杆、平衡杆,是汽车悬挂中一种辅助弹性元件,作用是防止车身在转弯时发生过大横向侧倾,目的是减少汽车横向侧翻和改善平顺性。横向稳定杆实际上是一个横置的扭杆弹簧,在功能上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弹性元件,两端分别固定在悬架上,当车辆只做垂直运动时(及前后加减速),两侧悬挂变形相同,横向稳定杆不起作用,当车身侧挺时,两侧悬架跳动不一致,横向稳定杆发生扭转,杆身弹力成为侧倾阻力,起到横向稳定作用。
[0003]四驱车型前悬架稳定杆固定于车架上,由于车架的纵梁和横梁由钣金件拼焊,前悬架稳定杆在车架上的安装点刚度差,当轮胎、前悬架振动传递至稳定杆时,由于稳定杆安装点强度低,振动衰减差,导致振动传递至车架、车身,进而导致整车车内振动噪声舒适性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前悬架稳定杆安装支架及车辆,旨在解决稳定杆在车架的安装点强度低,导致的整车振动噪声不舒适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前悬架稳定杆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加强板、第二加强板以及第三加强板,第一加强板具有用于连接纵梁的第一连接部、用于连接横梁的第二连接部及用于连接稳定杆的稳定杆连接部;第二加强板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具有用于连接所述横梁的第三连接部;第三加强板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三加强板具有用于连接所述纵梁的第四连接部。
[0006]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为向Z方向延伸的纵向翻边,所述第二连接部为向Z方向延伸的横向翻边。
[0007]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连接部的Z方向高度h11与所述第一加强板的Y方向宽度w11的高宽比为0.1

0.15。
[0008]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加强板与所述第二连接部相对的一边具有用于连接所述纵梁的尾翼,且所述尾翼向Z方向延伸。
[0009]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尾翼为三角形结构,且具有随形贴合所述纵梁的第一连接翻边。
[0010]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二加强板为折弯板,且与所述第一加强板背靠背连接,构成T字形连接结构。
[0011]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连接部为向Z方向的反向延伸的翻边,且所述第二连接部的高宽比a1与所述第三连接部的高宽比b1的关系式为:a1

b1≥0.05。
[0012]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三加强板还具有拱形本体及贴合所述第一加强板连接的翼板,所述翼板沿X方向设置于所述拱形本体的两侧;所述第四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拱形本体朝向所述纵梁的一端,且向所述拱形本体的外侧延伸。
[0013]结合第一方面,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拱形本体沿YZ平面的断面为三角形结构,且其Y方向的高度h3与X方向的宽度w3之比为0.01

0.5。
[0014]本技术提供的前悬架稳定杆安装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在于:在前悬架稳定杆与车架连接的安装点设置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同时与纵梁和横梁连接,利用安装支架提高稳定杆安装点位的强度,从而降低振动灵敏度,提升振动传递的衰减效果。
[0015]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具有如所述的前悬架稳定杆安装支架。
[0016]本实施例提供的车辆,由于利用安装支架对前悬架稳定杆的安装点位进行加强设计,提高了振动衰减的效果,降低了振动传递至车内的频率和幅度,为整车打造舒适静谧空间做好结构支撑。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悬架稳定杆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一;
[0018]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悬架稳定杆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二;
[0019]图3为图1提供的第一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0]图4为图1提供的第一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1]图5为图1提供的第二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图1提供的第三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0023]图7为图1提供的第三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0024]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悬架稳定杆安装支架的安装结构图一;
[0025]图9为图8中A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前悬架稳定杆安装支架的安装结构图二;
[0027]图11为图10中B处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8]附图标记说明:
[0029]1、第一加强板;11、第二连接部;12、第一连接部;13、尾翼;131、第一连接翻边;2、第二加强板;21、第三连接部;3、第三加强板;31、翼板;32、拱形本体;33、第四连接部;4、纵梁;5、横梁。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前”、“后”、“左”、“右”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汽车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2]其中,如图1及图8所示的三维坐标,X方向为汽车向后的方向,Y方向为汽车向右的方向,Z方向为汽车的向上的方向。
[0033]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1,现对本技术提供的前悬架稳定杆安装支架进行说明。所述前悬架稳定杆安装支架,包括第一加强板1、第二加强板2以及第三加强板3,第一加强板1具有用于连接纵梁4第一连接部12、用于连接横梁5的第二连接部11以及用于连接稳定杆的稳定杆连接部;第二加强板2连接第一加强板1,第二加强板2具有用于连接横梁5的第三连接部21;第三加强板3连接第一加强板,第三加强板3具有用于连接纵梁4的第四连接部33。
[0034]本实施例提供的前悬架稳定杆安装支架,与现有技术相比,在前悬架稳定杆与车架连接的安装点设置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同时与纵梁4和横梁5连接,利用安装支架提高稳定杆安装点位的强度,从而降低振动灵敏度,提升振动传递的衰减效果。
[0035]本实施例中,第一加强板1作为安装支架的基板,同时连接纵梁4和横梁5,而第二加强板2对第一加强板1与横梁5的连接部位起到加强的作用,第三加强板3对第一加强板1与纵梁4的连接部位起到加强的作用,通过三个加强板之间的相互关联,提升稳定杆安装点的强度,衰减振动传递的频率和幅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悬架稳定杆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加强板(1),具有用于连接纵梁(4)的第一连接部(12)、用于连接横梁(5)的第二连接部(11)及用于连接稳定杆的稳定杆连接部;第二加强板(2),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1),所述第二加强板(2)具有用于连接所述横梁(5)的第三连接部(21);以及第三加强板(3),连接所述第一加强板(1),所述第三加强板(3)具有用于连接所述纵梁(4)的第四连接部(3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悬架稳定杆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为向Z方向延伸的纵向翻边,所述第二连接部(11)为向Z方向延伸的横向翻边。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悬架稳定杆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12)的Z方向高度h11与所述第一加强板(1)的Y方向宽度w11的高宽比为0.1

0.15。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悬架稳定杆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强板(1)与所述第二连接部(11)相对的一边具有用于连接所述纵梁(4)的尾翼(13),且所述尾翼(13)向Z方向延伸。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前悬架稳定杆安装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尾翼(13)为三角形结构,且具有随形贴合所述纵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岳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