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相变材料基体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有机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7441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0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相变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有机相变材料基体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有机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机相变材料基体,包括热解生物炭和负载在所述热解生物炭上的锌粉末;所述热解生物炭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制备原料:20~30%地膜,70~80%农林废弃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制备热解生物炭时加入地膜,能够丰富单一农林废弃物得到的热解生物炭的孔隙结构,进而提高锌粉末的负载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而促进锌粉末在有机相变材料中形成有效的导热网络,最终大幅提高复合有机相变材料的热导率。最终大幅提高复合有机相变材料的热导率。最终大幅提高复合有机相变材料的热导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相变材料基体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有机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相变材料
,尤其涉及一种有机相变材料基体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有机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化石能源带来的系列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亟需开发节能环保材料。相变储热技术作为一种具有储热密度大、相变温度稳定以及过程容易控制等优点的功能材料备受关注。通过相变储热技术可以将热能暂时储存以供后期的合理调配,进而改善能量在生产与使用中供求不匹配的矛盾。因此,开发高效的蓄热方式是当今能源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
[0003]相变材料一般可分为无机相变材料、有机相变材料、复合相变材料和金属基相变材料。其中,无机相变材料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过冷和相分离现象,导致相变材料析出,制约其实际应用;无机相变材料中的熔盐类相变材料则有热导率低、熔化时体积变化大和过冷度大等缺点。金属基相变材料的高温腐蚀性较强,导致其与容器材料的相容性较差,限制了其实际应用。有机相变材料具有可获得的温度范围广、熔化潜热高、液相过冷能力低、相变全、自成核特性、低偏析、成核速率及潜在的储热密度高、稳定性高、无反应、无腐蚀、与建筑材料兼容且可回收的优点,是相变储能领域最具前途的材料之一。但是,有机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低、密度低。目前,常用的改善方法是将高导热填料颗粒随机分散进有机相变材料中,高导热填料颗粒的引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有机相变材料热导率低和易泄漏的问题,但是高导热填料颗粒难以在有机相变材料中形成有效的导热网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机相变材料基体及其制备方法、复合有机相变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有机相变材料基体能够在有机相变材料中形成有效的导热网络,提高复合有机相变材料的热导率。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相变材料基体,包括热解生物炭和负载在所述热解生物炭上的锌粉末;所述热解生物炭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制备原料:20~30%地膜,70~80%农林废弃物。
[0006]优选地,所述有机相变材料基体中锌粉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3%。
[0007]优选地,所述地膜的材质包括聚烯烃。
[0008]优选地,所述农林废弃物包括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大豆秸秆和果木枝中的一种或多种。
[0009]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有机相变材料基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农林废弃物和地膜混合,进行热解,得到热解生物炭;将所述热解生物炭和锌粉混合,进行负载,得到所述有机相变材料基体。
[0010]优选地,所述热解的温度为600~800℃,保温时间为40~80min。
[0011]优选地,所述热解生物炭的粒径为80~100目,所述锌粉的粒径≤10nm,所述负载在搅拌的条件下进行,所述搅拌的转速为100~200rpm;所述负载的时间为20~40min。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复合有机相变材料,包括有机相变材料基体和有机相变材料;所述有机相变材料基体和有机相变材料的质量比为1:1.5~2.5;所述有机相变材料基体为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有机相变材料基体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有机相变材料基体。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复合有机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有机相变材料基体和有机相变材料混合,进行真空浸渍,得到所述复合有机相变材料。
[0014]优选地,所述真空浸渍的真空度为

0.05~

0.1MPa,温度为50~70℃,时间为1~3h。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相变材料基体,包括热解生物炭和负载在所述热解生物炭上的锌粉末;所述热解生物炭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制备原料:20~30%地膜,70~80%农林废弃物。本专利技术在制备热解生物炭时加入地膜,能够丰富单一农林废弃物得到的热解生物炭的孔隙结构,进而提高锌粉末的负载均匀性和稳定性,进而促进锌粉末在有机相变材料中形成有效的导热网络,最终大幅提高复合有机相变材料的热导率。
[0016]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有机相变材料基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农林废弃物和地膜混合,进行热解,得到热解生物炭;将所述热解生物炭和锌粉混合,进行负载,得到所述有机相变材料基体。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操作简单。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有机相变材料,包括有机相变材料基体和有机相变材料;所述有机相变材料基体和有机相变材料的质量比为1:1.5~2.5;所述有机相变材料基体为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有机相变材料基体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制备方法得到的有机相变材料基体。本专利技术的复合有机相变材料以有机相变材料基体为基体,由于锌粉末均匀地、稳定地负载在热解生物炭上,使锌粉末能够在有机相变材料中形成有效的导热网络,最终大幅提高复合有机相变材料的热导率。
[00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复合有机相变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有机相变材料基体和有机相变材料混合,进行真空浸渍,得到所述复合有机相变材料。本专利技术采用真空浸渍制备复合有机相变材料,能够降低有机相变材料的泄漏率。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由地膜和农林废弃物制备复合有机相变材料的制备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相变材料基体,包括热解生物炭和负载在所述热解生物炭上的锌粉末;
所述热解生物炭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制备原料:20~30%地膜,70~80%农林废弃物。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相变材料基体包括热解生物炭。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热解生物炭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制备原料:20~30%地膜,70~80%农林废弃物。
[0022]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热解生物炭的制备原料包括质量百分含量为20~30%的地膜,优选为22~28%,进一步优选为24~26%,更优选为2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地膜的材质优选包括聚烯烃;所述聚烯烃优选包括聚乙烯(PE)。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地膜优选为废旧地膜。
[0023]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热解生物炭的制备原料包括质量百分含量为70~80%的农林废弃物,优选为72~78%,进一步优选为74~76%,更优选为75%。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农林废弃物优选包括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大豆秸秆和果木枝中的一种或多种。
[0024]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有机相变材料基体包括负载在所述热解生物炭上的锌粉末。在本专利技术中,所述有机相变材料基体中锌粉末的质量百分含量优选为1~3%,进一步优选为1.5~2.5%,更优选为2%。
[002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有机相变材料基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农林废弃物和地膜混合,进行热解,得到热解生物炭;将所述热解生物炭和锌粉混合,进行负载,得到所述有机相变材料基体。
[0026]在本专利技术中,如无特殊说明,本专利技术所用原料均优选为市售产品。
[0027]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相变材料基体,其特征在于,包括热解生物炭和负载在所述热解生物炭上的锌粉末;所述热解生物炭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制备原料:20~30%地膜,70~80%农林废弃物。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相变材料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相变材料基体中锌粉末的质量百分含量为1~3%。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相变材料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地膜的材质包括聚烯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相变材料基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农林废弃物包括玉米秸秆、水稻秸秆、大豆秸秆和果木枝中的一种或多种。5.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有机相变材料基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农林废弃物和地膜混合,进行热解,得到热解生物炭;将所述热解生物炭和锌粉混合,进行负载,得到所述有机相变材料基体。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解的温度为600~800℃,保温时间为40~80min。7.根据权利要求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宗路谢腾赵立欣霍丽丽贾吉秀田利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