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用交联聚乙烯绝缘B1级阻燃电力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73849 阅读:6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电缆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轨道交通用交联聚乙烯绝缘B1级阻燃电力电缆,包括:多根导电芯,每根导电芯包括绞合导体、挤包在绞合所述导体外的绝缘层以及绕包在所述绝缘层外壁的云母带;无机隔氧填充层,填充在多根所述导电芯的外壁,并被绕包带固型成圆形截面,其中,在所述无机隔氧填充层中设置有多根膨胀绳,所述膨胀绳包括阻水绳和发泡层。在无机隔氧填充层内设置有膨胀绳,膨胀绳包括阻水绳和发泡层,通过膨胀绳的设置有可降低无机隔氧填充层的重量,提高线缆的弯曲性能,同时,通过阻水绳的吸水作用,可提高电缆的防水能力,防止接头部分的水分侵入导体内,并增加无机隔氧层的含水率,增加其阻燃性,提高电缆的阻燃效果。电缆的阻燃效果。电缆的阻燃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轨道交通用交联聚乙烯绝缘B1级阻燃电力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电缆
,具体而言涉及轨道交通用交联聚乙烯绝缘B1级阻燃电力电缆。

技术介绍

[0002]城市轨道交通供电系统是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提供所需电能的系统,不仅为城市轨道交通电动列车提供牵引用电,而且还为城市轨道交通运营服务的其他设施提供电能,如照明、通风、空调、给排水、通信、信号、防灾报警、自动扶梯等。
[0003]城市轨道交通用的电力电缆为了符合B1级阻燃标准,通常在电缆内挤包无机隔氧填充层以提高阻燃性,但是填充层会增加电缆的重量,同时也会降低电缆的柔性和机械疲劳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轨道交通用交联聚乙烯绝缘B1级阻燃电力电缆的缺陷与不足,本技术目的在于降低整体电缆的重量,提高电缆的防水性和柔性。
[0005]本技术提出一种轨道交通用交联聚乙烯绝缘B1级阻燃电力电缆,包括:
[0006]多根导电芯;
[0007]无机隔氧填充层,填充在多根所述导电芯的外壁,并被绕包带在外部卷包形成圆形截面形状;
[0008]屏蔽层,包覆在所述绕包带的外壁;
[0009]内护套,挤包在所述屏蔽层的外壁;
[0010]玻璃丝带,绕包在所述内护套的外壁;
[0011]外护套,挤包在所述玻璃丝带的外壁;
[0012]其中,每根导电芯包括绞合导体、挤包在绞合所述导体外的绝缘层以及绕包在所述绝缘层外壁的云母带;
[0013]所述无机隔氧填充层中设置有多根膨胀绳,所述膨胀绳包括阻水绳和发泡层;
[0014]优选的,所述阻水绳包括多根阻水纱,所述发泡层被设置成当阻水绳吸水膨胀后被压缩。
[0015]优选的,所述发泡层包括PP发泡条,所述阻水绳和PP发泡条绞合形成所述膨胀绳。
[0016]优选的,所述阻水绳和PP发泡条为1+6的正规绞合结构,其中,所述阻水绳位于六根PP发泡条中间。
[0017]优选的,所述绕包带包括无纺带和氟金云母带,所述氟金云母带绕在所述无纺带的外壁,所述绕包带的搭盖率大于40%。
[0018]优选的,所述屏蔽层包括纵包的铝塑/铜塑复合带。
[0019]优选的,所述内护套和外护套包括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层。
[0020]优选的,所述玻璃丝带的绕包厚度为3

4mm。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2]本技术在无机隔氧填充层内设置有膨胀绳,膨胀绳通过阻水绳和发泡层绞合成型,通过膨胀绳的设置有可降低无机隔氧填充层的重量,提高线缆的弯曲性能,同时,通过阻水绳的吸水作用,可提高电缆的防水能力,防止接头部分的水分侵入导体内,并增加无机隔氧层的含水率,增加其阻燃性,提高电缆的阻燃效果。
附图说明
[0023]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0024]图1是本技术所示的轨道交通用交联聚乙烯绝缘B1级阻燃电力电缆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技术所示的轨道交通用交联聚乙烯绝缘B1级阻燃电力电缆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技术所示的膨胀绳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更了解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0028]结合图1

2所示,本技术提出一种轨道交通用交联聚乙烯绝缘B1级阻燃电力电缆,主要包括多根导电芯1、无机隔氧填充层2、膨胀绳3、绕包带4、屏蔽层和护套结构,无机隔氧填充层2由无机阻燃粉末填充形成,例如现有商用的氢氧化铝粉末、玻璃/陶瓷粉末和树脂颗粒的混合物,由于无机阻燃粉末被绕包带4绕包后形成密实的填充层,其密度大于其他绝缘层和护套层,导致电缆的重量较大,并且刚性增加,因此,通过在无机隔氧填充层2设置有膨胀绳3的方式降低无机隔氧填充层2的密度,即降低其重量和刚性。
[0029]在可选的实施例中,无机隔氧填充层2填充在多根导电芯1之间,每根导电芯1包括绞合导体11、挤包在绞合导体11外的绝缘层12以及绕包在绝缘层12外壁的云母带13。
[0030]绞合导体11可选为无氧铜导体采用1+6的正规绞合方式绞合形成。
[0031]绝缘层12采用交联聚乙烯材料经过挤包形成,然后在交联聚乙烯层的外壁绕包云母带13,形成导电芯1结构。
[0032]进一步的,填充无机隔氧填充层2时,使多根导电芯1以及膨胀绳3沿水平方向穿过灌满无机阻燃粉末的容器底部,并在穿出孔处使用绕包带4进行绕包成缆,卷包出圆形截面形状。
[0033]可选的,绕包带4包括无纺带和氟金云母带,先使用无纺带绕包在多根导电芯1和填充的无机阻燃粉末外壁,起到定位和固型的作用,再使用氟金云母带绕在无纺带的外壁,增加阻燃性。
[0034]在优选的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无机隔氧填充层2成型的可靠性,绕包带4的搭盖率大于40%。
[0035]结合图示,无机隔氧填充层2中设置有多根膨胀绳3。
[0036]进一步的,膨胀绳3由阻水绳31和发泡层32通过绞合成型,通过阻水绳31和发泡层
32的设置有可降低无机隔氧填充层2的密度,减轻电缆重量,并且通过发泡层32的形变能力,可提高无机隔氧填充层2的弯曲性能,阻水绳31在无机隔氧填充层2中可提高电缆的阻水性,并在电缆被燃烧时,通过受热向无机隔氧填充层2内释放水蒸气提高无机隔氧填充层2的阻燃性。
[0037]可选的,阻水绳31包括多根阻水纱,发泡层32被设置成当阻水绳31吸水膨胀后被压缩。优选的,发泡层32包括PP发泡条,阻水绳31和PP发泡条绞合形成膨胀绳3。
[0038]如此,阻水绳31能充分接触到无机隔氧填充层2中的水分,阻止水分向导体方向渗透。
[0039]优选的,阻水绳31和PP发泡条为1+6的正规绞合结构,其中,阻水绳31位于六根PP发泡条中间。
[0040]进一步的,屏蔽层5包覆在绕包带4的外壁,屏蔽层5可选为纵包的铝塑/铜塑复合带,在具有优良屏蔽性的同时,也具有良好的阻燃、阻水性能。
[0041]优选的,内护套6和外护套8为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隔氧层,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隔氧层挤包在屏蔽层5的外壁,玻璃丝带7绕包在内护套6的外壁。无卤低烟阻燃聚烯烃隔氧层具有燃烧的发烟量低,且燃烧后可形成碳化焦壳,阻止持续向内燃烧的优点,且玻璃丝带7本身不燃,可进一步的增加电缆护层的阻燃能力,在温度下降后,可与碳化焦壳结合形成硬质结构,防止二次火灾发生。
[0042]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玻璃丝带7的绕包厚度为3

4mm。
[0043]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用交联聚乙烯绝缘B1级阻燃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包括:多根导电芯(1);无机隔氧填充层(2),填充在多根所述导电芯(1)的外壁,并被绕包带(4)在外部卷包形成圆形截面形状;屏蔽层(5),包覆在所述绕包带(4)的外壁;内护套(6),挤包在所述屏蔽层(5)的外壁;玻璃丝带(7),绕包在所述内护套(6)的外壁;外护套(8),挤包在所述玻璃丝带(7)的外壁;其中,每根导电芯(1)包括绞合导体(11)、挤包在绞合所述导体(11)外的绝缘层(12)以及绕包在所述绝缘层(12)外壁的云母带(13);所述无机隔氧填充层(2)中设置多根膨胀绳(3),所述膨胀绳(3)由阻水绳(31)和发泡层(32)绞合成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用交联聚乙烯绝缘B1级阻燃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阻水绳(31)包括多根阻水纱,所述发泡层(32)被设置成当阻水绳(31)吸水膨胀后被压缩。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用交联聚乙烯绝缘B1级阻燃电力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发泡层(32)包括PP发泡条,所述阻水绳(31)和PP发泡条绞合形成所述膨胀绳(3)。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永奇张林锐华健蒋晶晶李沿程斌杨阳陆翔王益国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市华美电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