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稳定温度传感的超高温SiO2射频电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72607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稳定温度传感的超高温SiO2射频电缆,包括内导体和外绝缘层,所述内导体的外围设置有耐高温组件,所述耐高温组件包括阻挡层、聚酰亚胺膜和内绝缘层,且聚酰亚胺膜的外围设置有内绝缘层,所述内绝缘层的外围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外围设置有外绝缘层,且外绝缘层的外围设置有编织屏蔽层一。该稳定温度传感的超高温SiO2射频电缆,与现有的射频电缆相比,在使用该稳定温度传感的超高温SiO2射频电缆的过程中,增加了射频电缆的耐高温性能,可以使电缆在高温环境中正常工作,并且可消除内部组件及外部电磁场的干扰,而且还可降低电缆的介质损耗和传输衰减,提高了电缆在高低温及宽频率状态下电缆传感温度的稳定性。的稳定性。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稳定温度传感的超高温SiO2射频电缆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
,具体为一种稳定温度传感的超高温SiO2射频电缆。

技术介绍

[0002]射频电缆主要是用来传输无线信号的,是传输射频范围内电磁能量的电缆,是各种无线电通信系统及电子设备中不可缺少的元件,在无线通信、宏基站、广播、电视、电子跟踪、军用雷达、导航、WLAN(无线局域网)、计算机及仪表等方面广泛的应。
[0003]现有公开号CN206758181U,名为“射频电缆”的专利,该专利在使用过程中,不具备稳定温度传感的功能,导致备耐高温性差,针对上述情况,在现有的射频电缆基础上进行技术创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稳定温度传感的超高温SiO2射频电缆,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稳定温度传感的超高温Si射频电缆,包括内导体和外绝缘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的外围设置有耐高温组件,所述耐高温组件包括阻挡层、聚酰亚胺膜和内绝缘层,所述阻挡层的外围设置有聚酰亚胺膜,且聚酰亚胺膜的外围设置有内绝缘层,所述内绝缘层的外围设置有填充层,所述填充层的外围设置有外绝缘层,且外绝缘层的外围设置有编织屏蔽层一。
[0006]进一步的,所述编织屏蔽层一的外围设置有编织屏蔽层二,且编织屏蔽层二的外围设置有内防护层,所述内防护层的外围设置有外防护层组件,且外防护层组件的外围设置有钢网。
[0007]进一步的,所述防护层组件包括四氟乙烯薄膜和镀银铜,所述四氟乙烯薄膜的外围设置有镀银铜。
[0008]进一步的,所述阻挡层与聚酰亚胺膜为紧密贴合,且聚酰亚胺膜与内绝缘层为粘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内防护层与四氟乙烯薄膜为粘接,且四氟乙烯薄膜与镀银铜为一体化连接。
[0010]进一步的,所述填充层与外绝缘层为紧密贴合,且外绝缘层与编织屏蔽层一为粘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编织屏蔽层一与编织屏蔽层二为紧密贴合,且编织屏蔽层二与内防护层为紧密贴合。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使用该稳定温度传感的超高温SiO2射频电缆的过程中,增加了射频电缆的耐高温性能,可以使电缆在高温环境中正常工作,并且可消除内部组件及外部电磁场的干扰,而且还可降低电缆的介质损耗和传输衰减,
提高了电缆在高低温及宽频率状态下电缆传感温度的稳定性;
[0013]1.本技术通过阻挡层、聚酰亚胺膜、内绝缘层和填充层的设置,设置了阻挡层其显著增加了射频电缆的耐高温性能,可以使电缆在高温环境中正常工作,设置了聚酰亚胺膜、内绝缘层和填充层,电缆内部绝缘层电芯过热出现软化的情况,聚酰亚胺膜耐高温性能显著,通过填充层吸收热量,避免电缆因工作温度过高发生短路引起电缆燃烧,进而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0014]2.本技术通过外绝缘层、编织屏蔽层一和屏蔽层二的设置,通过外绝缘层阻挡高温,进而可通过编织屏蔽层一和屏蔽层二加强屏蔽,从而消除了内部组件及外部电磁场的干扰,增强了电缆的抗干扰能力,提高传输效果;
[0015]3.本技术通过内防护层、四氟乙烯薄膜、镀银铜和钢网的设置,通过内防护层进行防护,四氟乙烯薄膜能够增加电缆的柔软度,通过四氟乙烯薄膜和镀银铜,可以降低电缆的介质损耗和传输衰减,提高了电缆在高低温及宽频率状态下电缆传感温度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稳定温度传感的超高温SiO2射频电缆的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稳定温度传感的超高温SiO2射频电缆的侧视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稳定温度传感的超高温SiO2射频电缆的耐高温组件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一种稳定温度传感的超高温SiO2射频电缆的外防护层组件正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1、内导体;2、耐高温组件;201、阻挡层;202、聚酰亚胺膜;203、内绝缘层;3、填充层;4、外绝缘层;5、编织屏蔽层一;6、编织屏蔽层二;7、内防护层;8、外防护层组件;801、四氟乙烯薄膜;802、镀银铜;9、钢网。
具体实施方式
[0021]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稳定温度传感的超高温SiO2射频电缆,包括内导体1和外绝缘层4,内导体1的外围设置有耐高温组件2,耐高温组件2包括阻挡层201、聚酰亚胺膜202和内绝缘层203,阻挡层201的外围设置有聚酰亚胺膜202,且聚酰亚胺膜202的外围设置有内绝缘层203,阻挡层201与聚酰亚胺膜202为紧密贴合,且聚酰亚胺膜202与内绝缘层203为粘接,设置了阻挡层201其显著增加了射频电缆的耐高温性能,可以使电缆在高温环境中正常工作,设置了聚酰亚胺膜202、内绝缘层203和填充层3,电缆内部绝缘层4电芯过热出现软化的情况,聚酰亚胺膜202耐高温性能显著,通过填充层3吸收热量,避免电缆因工作温度过高发生短路引起电缆燃烧,进而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所述内绝缘层203的外围设置有填充层3,填充层3的外围设置有外绝缘层4,且外绝缘层4的外围设置有编织屏蔽层一5,填充层3与外绝缘层4为紧密贴合,且外绝缘层4与编织屏蔽层一5为粘接,编织屏蔽层一5的外围设置有编织屏蔽层二6,通过外绝缘层4阻挡高温,进而可通过编织屏蔽层一5和屏蔽层二6加强屏蔽,从而消除了内部组件及外部电磁场的干扰,增强了电缆的抗干扰能力,提高传输效
果,编织屏蔽层二6的外围设置有内防护层7,内防护层7的外围设置有外防护层组件8,且外防护层组件8的外围设置有钢网9,编织屏蔽层一5与编织屏蔽层二6为紧密贴合,且编织屏蔽层二6与内防护层7为紧密贴合;
[0022]如图2和图4所示,编织屏蔽层二6的外围设置有内防护层7,内防护层7的外围设置有外防护层组件8,且外防护层组件8的外围设置有钢网9,编织屏蔽层一5与编织屏蔽层二6为紧密贴合,且编织屏蔽层二6与内防护层7为紧密贴合,防护层组件8包括四氟乙烯薄膜801和镀银铜802,四氟乙烯薄膜801的外围设置有镀银铜802,内防护层7与四氟乙烯薄膜801为粘接,且四氟乙烯薄膜801与镀银铜802为一体化连接,通过内防护层7进行防护,四氟乙烯薄膜801能够增加电缆的柔软度,通过四氟乙烯薄膜801和镀银铜802,可以降低电缆的介质损耗和传输衰减,提高了电缆在高低温及宽频率状态下电缆传感温度的稳定性。
[0023]工作原理:在使用该稳定温度传感的超高温SiO2射频电缆时,首先本稳定温度传感的超高温SiO2射频电缆,从内到外依次包括内导体1、耐高温组件2、填充层3、外绝缘层4、编织屏蔽层一5、编织屏蔽层二6、内防护层7、外防护层组件8和钢网9,阻挡层201其显著增加了射频电缆的耐高温性能,可以使电缆在高温环境中正常工作,设置了聚酰亚胺膜202、内绝缘层203和填充层3,电缆内部绝缘层4电芯过热出现软化的情况,聚酰亚胺膜202耐高温性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稳定温度传感的超高温SiO2射频电缆,包括内导体(1)和外绝缘层(4),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导体(1)的外围设置有耐高温组件(2),所述耐高温组件(2)包括阻挡层(201)、聚酰亚胺膜(202)和内绝缘层(203),所述阻挡层(201)的外围设置有聚酰亚胺膜(202),且聚酰亚胺膜(202)的外围设置有内绝缘层(203),所述内绝缘层(203)的外围设置有填充层(3),所述填充层(3)的外围设置有外绝缘层(4),且外绝缘层(4)的外围设置有编织屏蔽层一(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稳定温度传感的超高温SiO2射频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织屏蔽层一(5)的外围设置有编织屏蔽层二(6),且编织屏蔽层二(6)的外围设置有内防护层(7),所述内防护层(7)的外围设置有外防护层组件(8),且外防护层组件(8)的外围设置有钢网(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稳定温度传感的超高温SiO2射频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层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邹子佩邹创伟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拓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