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导通弹性电极及其连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7028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3:0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导通弹性电极及其连接方法,所述多导通弹性电极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以2n条导线相连,所述2n条导线分别穿过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2n个外周管腔且围绕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中心管腔;填料管,所述填料管介于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且填料管的轴心位置与第一管体的轴心位置和第二管体的轴心位置对齐;2n条导线,所述2n条导线环绕填料管;单腔管,所述单腔管包裹住第一管体靠近填料管的端部、介于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的2n条导线及填料管,以及第二管体靠近填料管的端部;所述第一管体、填料管、第二管体和单腔管为热熔一体的。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置避免短路的出现且增加使用耐久性。的设置避免短路的出现且增加使用耐久性。的设置避免短路的出现且增加使用耐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导通弹性电极及其连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导通弹性电极及其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用于神经刺激的弹性电极已普遍应用于各类疾病的治疗。此类电极需要通过手术埋入患者体内不同的部位,比如脊柱。因为需要适应人体各部分动态变化带来的形变,此类电极对柔韧度要求很高。目前普遍应用的植入电极制备方法及植入电极组件的连接方法主要为灌注法。此方法先通过使用物理方法使导线与电极环进行焊接,再对电极环内进行灌胶从而得到一个电极。之后重复进行上述步骤并直接物理对接来制出一根含多个电极的刺激电极。这种方法比较繁琐并且制作出来的产品柔韧度不够,因而在植入后对人体的适应性较差。同时,植入电极各部分间的连接在电极整体变形后容易出现内部导线断裂、短路等一系列问题。
[0003]上述对
技术介绍
的陈述仅是为了方便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使用的技术手段、解决的技术问题以及产生的技术效果等方面)的深入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多导通弹性电极及其连接方法。所述多导通弹性电极各部分间的连接端为一体成型且柔韧度好,在植入人体后对人体的适应性较好。所述多导通弹性电极的连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更简洁。此连接方法降低了导线因互相接触而导致的短路风险和导线因不期望的移动而脱离连接的风险,加强了导线连接的强度及导通性。
[0005]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导通弹性电极的连接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在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置入填料管,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以2n条导线相连,所述2n条导线分别穿过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2n个外周管腔且围绕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中心管腔,使2n条导线环绕填料管且填料管的轴心位置与第一管体的轴心位置和第二管体的轴心位置对齐;2)穿过第一管体的中心管腔、填料管和第二管体的中心管腔插入芯轴使得第一管体、填料管和第二管体依次接触;3)用单腔管包裹住第一管体靠近填料管的端部、介于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的2n条导线及填料管,以及第二管体靠近填料管的端部;4)使第一管体、填料管、第二管体和单腔管互相连接。
[0006]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步骤1)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a)提供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分别内含2n+1个沿管体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管腔,其中一个中心管腔位于管体的轴心位置,其余2n个外周管腔环绕所述中心管腔分布,n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8的整数;b)在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外壁上沿管体的轴向方向和周向方向按预定切口顺序及预定切口间距分别切出2n个切口,每个切口暴露至少一个外周管腔;c)将2n根导线分别插入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2n个外周管腔;d)从第一管体外壁上的2n个切口中将2n条导线的一端按预定挑线顺序挑出管体并与2n个头端电极环分别电连接,从第二管体外
壁上的2n个切口中将2n条导线的另一端按预定挑线顺序挑出管体并与2n个尾端电极环分别电连接。
[0007]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步骤d)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d1)从最远离第一管体远侧端的第一切口开始,挑出第一外周管腔中的第一导线的一端;d2)从第一管体的远侧端套上第一头端电极环,使第一头端电极环环绕在第一管体上并覆盖在第一切口上,且与第一导线的挑出的一端电连接;d3)重复步骤d1)和步骤d2),直至第2n头端电极环覆盖在第一管体的第2n切口上且与第2n导线的挑出的一端电连接;d4)从最接近第二管体远侧端的第一切口开始,挑出第一外周管腔中的第一导线的另一端;d5)从第二管体的近侧端套上第一尾端电极环,使第一尾端电极环环绕在第二管体上并覆盖在第一切口上,且与第一导线的挑出的另一端电连接;d6)重复步骤d4)和步骤d5),直至第2n尾端电极环覆盖在第二管体的第2n切口上且与第2n导线的挑出的另一端电连接。
[0008]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电极环与导线电连接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将金属环铆压在导线的挑出的一端,其中铆压后的金属环为圆弧状且其曲面与电极环的内面一致;将金属环焊接至电极环的内面。
[0009]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步骤4)包括:4a)在第一管体、单腔管及第二管体外部套上热缩管并加热;4b)剥离热缩管,抽出芯轴。
[0010]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填料管的横截面为多边形。
[0011]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管体、填料管、第二管体与单腔管由选自热塑性弹性体、热塑性聚氨酯的材料制成,所述热缩管由全氟乙烯丙烯共聚物制成,所述芯轴由不锈钢材料或镍钛合金丝制成且芯轴表面涂覆有聚四氟乙烯。
[0012]本专利技术的另一方面涉及一种多导通弹性电极,所述多导通弹性电极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以2n条导线相连,所述2n条导线分别穿过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2n个外周管腔且围绕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中心管腔;填料管,所述填料管介于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之间,且填料管的轴心位置与第一管体的轴心位置和第二管体的轴心位置对齐;2n条导线,所述2n条导线环绕填料管;单腔管,所述单腔管包裹住第一管体靠近填料管的端部、介于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的2n条导线及填料管,以及第二管体靠近填料管的端部;所述第一管体、填料管、第二管体和单腔管为热熔一体的。
[0013]在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分别内含2n+1个沿管体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管腔,其中一个中心管腔位于管体的轴心位置,其余2n个外周管腔环绕所述中心管腔分布,n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8的整数,所述2n条导线分别插入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2n个外周管腔。
[0014]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分别包括:2n个切口,所述2n个切口在管体的外壁上沿管体的轴向方向和周向方向按预定顺序及预定间距形成,每个切口暴露一个外周管腔;2n根导线,所述2n根导线分别插入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的2n个外周管腔并且分别具有穿过外周管腔上的切口的暴露端;2n个电极环,所述2n个电极环依次互相间隔地套在管体外壁上并且分别覆盖2n个切口,从而分别与2n根导线的暴露端电连接。
[0015]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导线通过端子与相应电极环电连接。
[0016]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所述端子为铆压成圆弧状的金属环,其曲面与电极环的内面一致并且焊接至电极环的内面。
[0017]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多导通弹性电极设置有标志环,所述标志环相对于信号接收板更靠近多导通弹性电极的近侧端。
[0018]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多导通弹性电极的远侧端形成为半球形。
[0019]在另一个实施方案中,多导通弹性电极的外侧设置有定位锚。
附图说明
[0020]图1a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管体与导线的局部立体图;
[0021]图1b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管体、填料管及导线的局部立体图;
[0022]图2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填料管及导线的横截面示意图;
[0023]图3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管体的局部立体图;
[0024]图4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导通弹性电极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方法包括:1)在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置入填料管,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以2n条导线相连,所述2n条导线分别穿过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2n个外周管腔且围绕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中心管腔,使2n条导线环绕填料管且填料管的轴心位置与第一管体的轴心位置和第二管体的轴心位置对齐;2)穿过第一管体的中心管腔、填料管和第二管体的中心管腔插入芯轴使得第一管体、填料管和第二管体依次接触;3)用单腔管包裹住第一管体靠近填料管的端部、介于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之间的2n条导线及填料管,以及第二管体靠近填料管的端部;4)使第一管体、填料管、第二管体和单腔管互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导通弹性电极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进一步包括:a)提供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所述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分别内含2n+1个沿管体的轴向方向延伸的管腔,其中一个中心管腔位于管体的轴心位置,其余2n个外周管腔环绕所述中心管腔分布,n为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8的整数;b)在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外壁上沿管体的轴向方向和周向方向按预定切口顺序及预定切口间距分别切出2n个切口,每个切口暴露至少一个外周管腔;c)将2n根导线分别插入第一管体与第二管体的2n个外周管腔;d)从第一管体外壁上的2n个切口中将2n条导线的一端按预定挑线顺序挑出管体并与2n个头端电极环分别电连接,从第二管体外壁上的2n个切口中将2n条导线的另一端按预定挑线顺序挑出管体并与2n个尾端电极环分别电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导通弹性电极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进一步包括:d1)从最远离第一管体远侧端的第一切口开始,挑出第一外周管腔中的第一导线的一端;d2)从第一管体的远侧端套上第一头端电极环,使第一头端电极环环绕在第一管体上并覆盖在第一切口上,且与第一导线的挑出的一端电连接;d3)重复步骤d1)和步骤d2),直至第2n头端电极环覆盖在第一管体的第2n切口上且与第2n导线的挑出的一端电连接;d4)从最接近第二管体远侧端的第一切口开始,挑出第一外周管腔中的第一导线的另一端;d5)从第二管体的近侧端套上第一尾端电极环,使第一尾端电极环环绕在第二管体上并覆盖在第一切口上,且与第一导线的挑出的另一端电连接;d6)重复步骤d4)和步骤d5),直至第2n尾端电极环覆盖在第二管体的第2n切口上且与第2n导线的挑出的另一端电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导通弹性电极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电极环与导线电连接进一步包括:

将金属环铆压在导线的挑出的一端,其中铆压后的金属环为圆弧状且其曲面与电极环的内面一致;

将金属环焊接至电极环的内面。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导通弹性电极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包括:4a)在第一管体、单腔管及第二管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天睿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领创医谷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