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钻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656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液压钻头,包括钻头主体,所述钻头主体的一端设有与打桩机钻杆连接的插孔,所述钻头主体的另一端设有进泥孔,所述进泥孔向插孔一端延伸形成储泥腔,所述储泥腔内靠近插孔的一侧设有压泥结构,所述压泥结构用于将储泥腔内的泥土压至进泥孔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能够快速的将储泥腔内的泥土从进泥孔排出,改变传统抖动的方式,避免噪音过大。过大。过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液压钻头


[0001]本技术涉及基建钻井装置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液压钻头。

技术介绍

[0002]基本建设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为发展生产而进行的固定资产的扩大再生产,即国民经济各部门为增加固定资产而进行的建筑、购置和安装工作的总称,目前的楼房建设时均需要先进行地基浇注,在地基浇注时往往需要先进行打桩,通过现有的打桩机进行钻孔浇注钢筋混泥土,以达到地基的稳固性。
[0003]现有的打桩机使用的钻头均是常规钻头,在向下钻孔时,泥土进入钻头内部的储泥腔内,在提杆时钻头提起至桩孔外后,打桩机需要将钻头移动至一侧进行抖动或者打开钻头底部的底盖再进行抖动,将储泥腔内的泥土抖出,在抖动的过程中会发出金属碰撞的噪音,对周边居民或人群造成噪音影响,特别是市区内楼房建设,经常能够听到打桩机抖钻头的声音,因此对于建筑设备领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液压钻头,该种钻头能够通过自身的压泥结构将储泥腔内的泥压出,改变传统抖动的方式,避免噪音过大。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液压钻头,包括钻头主体,所述钻头主体的一端设有与打桩机钻杆连接的插孔,所述钻头主体的另一端设有进泥孔,所述进泥孔向插孔一端延伸形成储泥腔,所述储泥腔内靠近插孔的一侧设有压泥结构,所述压泥结构用于将储泥腔内的泥土压至进泥孔外。
[0007]进一步的,所述压泥结构包括压板和动力源,所述压板水平位于储泥腔内,所述动力源位于钻头主体外侧,所述动力源驱动所述压板活塞式往复运动,以使所述压板将泥土推出储泥腔外。
[0008]进一步的,所述压泥结构还包括压环以及多根活塞柱,所述压环通过多根活塞柱位于插孔上方,所述压环与动力源的驱动端连接,多根所述活塞柱底部穿过钻头主体的端面与压板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活塞柱为4根,且分别竖直位于插孔的四周。
[0010]进一步的,所述压环的内圈直径大于插孔的直径。
[0011]进一步的,所述压板背离进泥孔的一侧面上还设有多个顶压开关,所述储泥腔内朝向进泥孔的一侧面上设有多个分别与对应的顶压开关配合的顶压槽。
[0012]进一步的,多个所述顶压开关的底部与压板之间设有弹性件。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在储泥腔内设置一个压板,通过气缸驱动压板上下活塞式往复运动,能够快速的将储泥腔内的泥土从进泥孔排出,改变传统抖动的方式,避免噪音过大。
[0014]2、在压板的上表面设置顶压开关,在储泥腔的内顶面设置与顶压开关匹配的顶压
槽,当钻头在钻孔过程中,储泥腔内的泥量变大,压板会向上移动,直至压板的顶压开关与顶压槽接触,以提醒打桩机储泥腔内的泥达到最大值,可提杆排泥,避免钻头一直钻孔,储泥腔内部压力过大使得压板受损。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图;
[0016]图2是本技术中压板、顶压开关以及顶压槽的结构图。
[0017]附图标记:1、钻头主体;2、插孔;3、进泥孔;4、储泥腔;5、压板;6、压环;7、活塞柱;8、顶压开关;9、顶压槽;10、弹性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0019]由于现有的打桩机使用的钻头均是常规钻头,在向下钻孔时,泥土进入钻头内部的储泥腔4内,在提杆时钻头提起至桩孔外后,打桩机需要将钻头移动至一侧进行抖动或者打开钻头底部的底盖再进行抖动,将储泥腔4内的泥土抖出,在抖动的过程中会发出金属碰撞的噪音,对周边居民或人群造成噪音影响,特别是市区内楼房建设,经常能够听到打桩机抖钻头的声音,因此对于建筑设备领域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因此本技术设计这种液压钻头,具体结构如图1

2所示,包括钻头主体1,钻头主体1的顶端设有与打桩机钻杆连接的插孔2,如图1所示,插孔2是方形的,这样钻杆在转动时与钻头不会打滑,钻头主体1的底端设有进泥孔3,进泥孔3向插孔2一端延伸形成储泥腔4(整个钻头为圆柱体,圆柱体的底部是贯通的,圆柱体的内部为储泥腔4,储泥腔4通过底部的进泥孔3与外部相通,现有的钻头均是该种结构),储泥腔4内靠近插孔2的一侧设有压泥结构,压泥结构用于将储泥腔4内的泥土压至进泥孔3外,该种排泥的方式改变传统抖动的方式,避免噪音过大。
[0020]实施例1:
[0021]如图1所示,压泥结构包括压板5和动力源(气缸,图中为画出),压板5水平位于储泥腔4内,动力源位于钻头主体1外侧,动力源驱动压板5活塞式往复运动,以使压板5将泥土推出储泥腔4外,具体的,压泥结构还包括压环6以及多根活塞柱7(活塞柱7为4根,且分别竖直位于插孔2的四周),压环6通过多根活塞柱7位于插孔2上方(压环6的内圈直径大于插孔2的直径),压环6与动力源的驱动端连接,多根活塞柱7底部穿过钻头主体1的端面与压板5连接,排泥的工作原理是:当钻头在桩孔内向下钻时,泥土会从进泥孔3进入,初始状态时压板5可以是两种状态,其中一种状态是压板5位于进泥孔3处,钻孔时泥土进入进泥孔3内将压板5向上顶,气缸此时是不工作状态,压板5会随着进入储泥腔4内的泥量慢慢向上移动,另一种状态是压板5位于储泥腔4内顶部,当工作人员提杆后,气缸直接驱动压板5向下移动将储泥腔4内的泥压出,气缸的输出端是与压环6连接的,通过4根活塞柱7来连接使得压板5受理均匀,压板5始终是水平状态上下移动,始终如同一个活塞。
[0022]实施例2:
[0023]如图2所示,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压板5背离进泥孔3的一侧面上还设有多个顶压开关8,储泥腔4内朝向进泥孔3的一侧面上设有多个分别与对应的顶压开关8配合的顶压槽9,当储泥腔4内的泥量达到一定值时,压板5向上移动时顶压开关8顶入顶压槽9内,顶压开关8受压会发出信号给打桩机,提示打桩机停止钻孔且需要提杆排泥,避免钻头一直钻孔,储泥腔4内部压力过大使得压板5受损,多个顶压开关8的底部与压板5之间设有弹性件10,其中的弹性件10可以是弹簧、海绵、或者其余软质的弹性垫,其目的是为了给顶压开关8一个缓冲,避免顶压开关8直接顶在顶压槽9的内顶面而受损。
[0024]以上仅是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技术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压钻头,包括钻头主体(1),所述钻头主体(1)的一端设有与打桩机钻杆连接的插孔(2),所述钻头主体(1)的另一端设有进泥孔(3),所述进泥孔(3)向插孔(2)一端延伸形成储泥腔(4),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泥腔(4)内靠近插孔(2)的一侧设有压泥结构,所述压泥结构用于将储泥腔(4)内的泥土压至进泥孔(3)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液压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泥结构包括压板(5)和动力源,所述压板(5)水平位于储泥腔(4)内,所述动力源位于钻头主体(1)外侧,所述动力源驱动所述压板(5)活塞式往复运动,以使所述压板(5)将泥土推出储泥腔(4)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液压钻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泥结构还包括压环(6)以及多根活塞柱(7),所述压环(6)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维超徐金鹏兰师忠文森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伊立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