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气泡界面反应发生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6557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气泡界面反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微气泡界面反应发生器,包括发生装置本体,所述发生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原液箱,所述液管的底端延伸至原液箱的内部,所述液管的顶端设置有漏斗,所述原液箱的顶端设置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的顶端设置有发泡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旋转框架、发泡器、雾化器、传动带、电机,在实际使用中通过圆周运动产生的离心力将气泡喷口上喷出的气泡扩散至更大的范围。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的气泡界面反应发生器只能朝一个大方向发射气泡,导致除尘效果不好的问题。且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易于推广,实用性强,效率较高。高。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气泡界面反应发生器


[0001]本技术涉及气泡界面反应
,具体为一种微气泡界面反应发生器。

技术介绍

[0002]界面反应是一种在两种及以上的物理相中发生的化学反应,例如气液相,气固相,液固相等。界面反应是一种较为方便且安全的除尘降尘方式,通过气泡发射装置使液体气泡与空气中的某些灰尘发生反应即可快速降解空气中的某类灰尘。
[0003]但是现有的气泡界面反应发生器只能朝一个大方向发射气泡,导致除尘效果不好,并且实现大角度大范围覆盖的结构不仅复杂,而且成本较高。
[0004]基于上述,需要设计一种微气泡界面反应发生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气泡界面反应发生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现有的气泡界面反应发生器只能朝一个大方向发射气泡,导致除尘效果不好,并且实现大角度大范围覆盖的结构不仅复杂,而且成本较高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微气泡界面反应发生器,包括发生装置本体,所述发生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原液箱,所述发生装置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液管,所述液管的底端延伸至原液箱的内部,所述液管的顶端设置有漏斗,所述原液箱的顶端设置有雾化器,所述雾化器的顶端设置有发泡器,所述发泡器的顶端设置有发泡管,所述发泡管的顶端设置有球形喷头,所述球形喷头上均匀开设有气泡喷口,所述发生装置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板,所述控制板的一侧电连接有电源插头;
[0007]电机,所述电机设置于原液箱的顶端一侧,所述电机的顶端套设有传动带,所述雾化器的外侧套设有旋转框架,所述旋转框架的顶端延伸至发生装置本体的外部,且旋转框架的外部被传动带所套设,所述发泡器通过支架与旋转框架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所述球形喷头与发泡管通过旋转卡合方式连接,所述气泡喷口和球形喷头的内部连接有软管。
[0009]优选的,所述发生装置本体的顶端设置有提把,所述提把的数量有两个。
[0010]优选的,所述原液箱的正面开设有观察窗,所述观察窗上设置有刻度线。
[0011]优选的,所述发生装置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制冷风扇,所述制冷风扇的后方延伸至发生装置本体的外部,所述制冷风扇与控制板通过电力连接。
[0012]优选的,所述发生装置本体的底端设置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的底端均匀开设有防滑纹。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4]1、通过设置有旋转框架、发泡器、雾化器、传动带、电机,在实际使用中电机带动传动带传动进而带动旋转框架传动,旋转框架带动内部的球形喷头、发泡器、发泡管转动,从而通过圆周运动产生的离心力将气泡喷口上喷出的气泡扩散至更大的范围。通过上述结构
的设置,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的气泡界面反应发生器只能朝一个大方向发射气泡,导致除尘效果不好,并且实现大角度大范围覆盖的结构不仅复杂,而且成本较高的问题,且技术结构简单,易于推广,实用性强。
[0015]2、通过设置有制冷风扇、控制板,在实际使用中用户通过控制控制板来打开制冷风扇为内部的电气零件散热制冷,有效控制发生装置本体内部的温度。进一步通过设置有防滑垫,在实际使用中防滑垫可以保护发生装置本体的底部不受损坏,且起到了防滑作用。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剖面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正视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结构后视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0020]图中:100、发生装置本体;110、原液箱;111、提把;112、制冷风扇;113、旋转框架;114、球形喷头;115、气泡喷口;116、发泡器;117、雾化器;118、传动带;119、电机;120、漏斗;121、液管;122、防滑垫;123、观察窗;124、控制板;125、电源插头;126、发泡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
[0023]一种微气泡界面反应发生器,包括发生装置本体100,本申请中使用的所有用电器均为市场上可直接购买到的产品,其原理和连接方式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现有技术,故在此不再赘述,发生装置本体100的内部设置有原液箱110,发生装置本体100的一侧设置有液管121,液管121的底端延伸至原液箱110的内部,液管121的顶端设置有漏斗120,原液箱110的顶端设置有雾化器117,雾化器117的顶端设置有发泡器116,发泡器116的顶端设置有发泡管126,发泡管126的顶端设置有球形喷头114,球形喷头114上均匀开设有气泡喷口115,发生装置本体100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板124,控制板124的一侧电连接有电源插头125;
[0024]电机119,电机119设置于原液箱110的顶端一侧,电机119的顶端套设有传动带118,雾化器117的外侧套设有旋转框架113,旋转框架113的顶端延伸至发生装置本体100的外部,且旋转框架113的外部被传动带118所套设,发泡器116通过支架与旋转框架113固定连接。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在实际使用中可以有效解决现有的气泡界面反应发生器只能朝一个大方向发射气泡,导致除尘效果不好,并且实现大角度大范围覆盖的结构不仅复杂,而且成本较高的问题,且技术结构简单,易于推广,实用性强。
[0025]球形喷头114与发泡管126通过旋转卡合方式连接,气泡喷口115和球形喷头114的内部连接有软管。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可以随意改变球形喷头114上开设的气泡喷口115的方向,更加方便快捷的改变气泡喷出的位置。
[0026]发生装置本体100的顶端设置有提把111,提把111的数量有两个。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可以通过抬起提把111来转移发生装置本体100的位置,使用起来比较方便舒适。
[0027]原液箱110的正面开设有观察窗123,观察窗123上设置有刻度线。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可以直观的观察到原液箱110内部剩余的发泡原液的余量。
[0028]发生装置本体100的内部设置有制冷风扇112,制冷风扇112的后方延伸至发生装置本体100的外部,制冷风扇112与控制板124通过电力连接。通过上述结构的设置在实际使用中用户可以为发生装置本体100内部的元器件制冷散热,保持发生装置本体100内部的低温,保证发生装置本体100内部的元器件正常工作。
[0029]发生装置本体100的底端设置有防滑垫122,防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气泡界面反应发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发生装置本体(100),所述发生装置本体(100)的内部设置有原液箱(110),所述发生装置本体(100)的一侧设置有液管(121),所述液管(121)的底端延伸至原液箱(110)的内部,所述液管(121)的顶端设置有漏斗(120),所述原液箱(110)的顶端设置有雾化器(117),所述雾化器(117)的顶端设置有发泡器(116),所述发泡器(116)的顶端设置有发泡管(126),所述发泡管(126)的顶端设置有球形喷头(114),所述球形喷头(114)上均匀开设有气泡喷口(115),所述发生装置本体(100)的一侧设置有控制板(124),所述控制板(124)的一侧电连接有电源插头(125);电机(119),所述电机(119)设置于原液箱(110)的顶端一侧,所述电机(119)的顶端套设有传动带(118),所述雾化器(117)的外侧套设有旋转框架(113),所述旋转框架(113)的顶端延伸至发生装置本体(100)的外部,且旋转框架(113)的外部被传动带(118)所套设,所述发泡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思骐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品贸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