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柱淋溶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6492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5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土柱淋溶试验装置,包括机架、水箱和多个用于成型土柱的有机玻璃管,水箱上连接有供水管,供水管上并联有多个位于有机玻璃管上方的淋溶管,淋溶管上安装有微喷头,有机玻璃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二管体的底端和顶端均为开口,第一管体的管壁和第二管体的管壁上均开设有取样孔,第一管体内底部设置有石英砂层,石英砂层的顶面上铺设有多孔板,土柱位于多孔板的顶面上,土柱的顶面上铺设有尼龙纱网,多孔板与第一管体的底板之间的管壁上开设有排水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完全模拟研究区降水过程中的土壤的污染状态,淋溶液在土柱内发生渗透和溶解,能够实现模拟研究区的土壤在降雨过程的物质组成和理化性质。质。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柱淋溶试验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淋溶试验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土柱淋溶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污染及资源开采过程中引发的生态环境污染、土壤污染不容忽视,土壤研究越来越重要,需要对研究区的土壤中重金属、PAHs(多环芳烃)、微塑料等污染物的含量、组成比进行研究,特别是在降雨过程中对土壤中重金属、PAHs(多环芳烃)、微塑料等污染物的垂向迁移机理和特征规律进行研究,能够对研究区的土壤中的污染特征和生态风险进行预测,通常采用室内土柱淋溶试验来模拟研究区的土壤中在降雨过程中的物质组成和理化性质,但是,现有的土柱淋溶试验装置在应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陷:1、以土柱淋溶试验得到的浸出液为研究对象,仅仅能够测定出土壤中的污染物种类,不能准确反映土壤中残留的污染物含量和土壤中的污染物的分布,无法反映出经过淋溶后的土壤状态;2、土柱的高度大多数小于30cm,淋溶深度小,不能有效完全模拟研究区降水过程中的土壤的污染状态;因此,应该提供一种便于采集土壤样品的土柱淋溶试验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土柱淋溶试验装置,其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增加了淋溶液的淋溶深度,能够有效的完全模拟研究区降水过程中的土壤的污染状态,淋溶液在土柱内发生渗透和溶解,能够实现模拟研究区的土壤在降雨过程的物质组成和理化性质。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土柱淋溶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水箱和多个用于成型土柱的有机玻璃管,所述水箱上连接有供水管,所述供水管上并联有多个位于所述有机玻璃管上方的淋溶管,所述淋溶管上安装有微喷头,所述淋溶管的数量和所述有机玻璃管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有机玻璃管包括底端封口且顶端开口的第一管体和同轴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管体顶端的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底端和顶端均为开口,所述第一管体的管壁和所述第二管体的管壁上均开设有取样孔,所述第一管体内底部设置有石英砂层,所述石英砂层的顶面上铺设有多孔板,所述土柱位于所述多孔板的顶面上,所述土柱的顶面上铺设有尼龙纱网,所述多孔板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底板之间的管壁上开设有排水孔。
[0005]上述的一种土柱淋溶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基础支架和设置在所述基础支架上用于支撑所述水箱的水箱支架,所述基础支架包括平行布设的底板与安装板,以及多个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板与安装板之间的第一立柱,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圆形安装孔,所述圆形安装孔内固定安装有底端封口的支撑套,所述支撑套的横截面为优弧形环面,所述水箱支架包括多层由下至上依次堆叠的由第二立柱和支撑板组成的支座。
[0006]上述的一种土柱淋溶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管上安装有总控制阀,多个所述淋溶管通过分水阀与所述供水管连接。
[0007]上述的一种土柱淋溶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管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一法兰,所述第二管体的底端设置有第二法兰,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通过紧固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法兰和所述第二法兰内设置有橡胶密封垫。
[0008]上述的一种土柱淋溶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孔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取样孔沿所述有机玻璃管的高度方向呈间距布设,位于所述第一管体上的相邻两个所述取样孔之间的间距为20cm,位于所述第二管体上的相邻两个所述取样孔之间的间距为10cm。
[0009]上述的一种土柱淋溶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样孔的直径的取值范围为2cm~3cm,所述排水孔的直径的取值范围为1cm~2cm。
[0010]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0011]1、本技术通过设置机架,水箱和多个有机玻璃管均安装在机架上,水箱、供水管、淋溶管和微喷头共同形成供水和淋溶机构,有机玻璃管包括第一管体和第二管体,第一管体的底端封口且顶端开口,第二管体同轴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管体顶端,水箱中的淋溶液依次通过供水管、淋溶管和微喷头喷淋在有机玻璃管内的土柱上,由于有机玻璃管为分体式,便于成型高度大于50cm的土柱,增加了淋溶液的淋溶深度,能够有效的完全模拟研究区降水过程中的土壤的污染状态,淋溶液在土柱内发生渗透和溶解,能够实现模拟研究区的土壤在降雨过程的物质组成和理化性质。
[0012]2、本技术通过在第一管体的管壁和所述第二管体的管壁上均开设取样孔,实际使用时,当淋溶液在土柱内完成渗透和溶解后,利用取样工具在取样孔内采集多个土壤样品,并对多个土壤样品按顺序编号,之后,通过将多个土壤样品均进行风干、研磨、过筛,形成粉末状的土壤样品,经过对粉末状的土壤样品的组分进行测定,能够准确的反映经过淋溶液淋溶后的土壤中残留的污染物含量和土壤中的污染物的分布,能够准确的反映出经过淋溶后的土壤状态。
[0013]3、本技术通过在第一管体内底部安装多孔板,且多孔板与所述第一管体的底板之间设置有石英砂层,多孔板与第一管体的底板之间的管壁上开设有排水孔,利用多孔板能够防止土壤颗粒或细砂粒流失至石英砂层13内,但是,淋溶液能够通过多孔板进入石英砂层13,并通过排水孔排出,收集在收集甁内。
[0014]4、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制造成本低,便于推广应用。
[0015]综上所述,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合理,增加了淋溶液的淋溶深度,能够有效的完全模拟研究区降水过程中的土壤的污染状态,淋溶液在土柱内发生渗透和溶解,能够实现模拟研究区的土壤在降雨过程的物质组成和理化性质。
[0016]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有机玻璃管、土柱、多孔板、石英砂层和尼龙纱网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多孔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
[0022]1—水箱;
ꢀꢀꢀꢀꢀꢀꢀꢀꢀꢀ
2—供水管;
ꢀꢀꢀꢀꢀꢀꢀꢀꢀꢀꢀꢀꢀ
3—淋溶管;
[0023]4—微喷头;
ꢀꢀꢀꢀꢀꢀꢀꢀ5‑
1—第一管体;
ꢀꢀꢀꢀꢀꢀꢀꢀꢀ5‑
2—第二管体;
[0024]6—土柱;
ꢀꢀꢀꢀꢀꢀꢀꢀꢀꢀ
7—总控制阀;
ꢀꢀꢀꢀꢀꢀꢀꢀꢀꢀꢀ
8—分水阀;
[0025]9—取样孔;
ꢀꢀꢀꢀꢀꢀꢀꢀ
10—排水孔;
ꢀꢀꢀꢀꢀꢀꢀꢀꢀꢀꢀꢀ
11—尼龙纱网;
[0026]12—多孔板;
ꢀꢀꢀꢀꢀꢀꢀ
13—石英砂层;
ꢀꢀꢀꢀꢀꢀꢀꢀꢀꢀ
14—橡胶密封垫;
[0027]15

1—底板;
ꢀꢀꢀꢀꢀꢀꢀ
15

2—安装板;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柱淋溶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水箱(1)和多个用于成型土柱(6)的有机玻璃管,所述水箱(1)上连接有供水管(2),所述供水管(2)上并联有多个位于所述有机玻璃管上方的淋溶管(3),所述淋溶管(3)上安装有微喷头(4),所述淋溶管(3)的数量和所述有机玻璃管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所述有机玻璃管包括底端封口且顶端开口的第一管体(5

1)和同轴可拆卸连接在所述第一管体(5

1)顶端的第二管体(5

2),所述第二管体(5

2)的底端和顶端均为开口,所述第一管体(5

1)的管壁和所述第二管体(5

2)的管壁上均开设有取样孔(9),所述第一管体(5

1)内底部设置有石英砂层(13),所述石英砂层(13)的顶面上铺设有多孔板(12),所述土柱(6)位于所述多孔板(12)的顶面上,所述土柱(6)的顶面上铺设有尼龙纱网(11),所述多孔板(12)与所述第一管体(5

1)的底板之间的管壁上开设有排水孔(10)。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土柱淋溶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基础支架和设置在所述基础支架上用于支撑所述水箱(1)的水箱支架,所述基础支架包括平行布设的底板(15

1)与安装板(15

2),以及多个垂直设置在所述底板(15

1)与安装板(15

2)之间的第一立柱(15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若锦邵天杰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师范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