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注塑机红外线节能加热圈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6408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53
本申请属于加热圈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注塑机红外线节能加热圈,包括第一加热体和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体一侧的第二加热体,所述第一加热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加热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加热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二加热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四固定块,所述第一加热体的底部活动设置有底板。本装置的加热圈由多个第一加热体和第二加热体所组成,当单一的第一加热体和第二加热体故障时,可对单个的第一加热体或者第二加热体快速更换,可避免对整个加热圈进行更换,从而可避免停工停产造成的时间损耗和热量的损失,实现了该装置具有一定的节能性,并且加热圈可快速组装使用。并且加热圈可快速组装使用。并且加热圈可快速组装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注塑机红外线节能加热圈


[0001]本申请涉及加热圈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注塑机红外线节能加热圈。

技术介绍

[0002]注塑机是将高温熔融塑料挤压到成型模具制成各种形状的塑料制品,目前对注塑机进行升温通常采用普通电热圈对注塑机的进行加热保温,其加热方式为普通电阻丝发热,通过接触传导热量,实现对注塑机输料机构进行加热,使输料机构内的塑料颗粒受热形成熔融状态,目前的红外线加热圈通常红外加热管是串联在一起的,一旦发生故障需要将整个加热圈进行拆卸。
[0003]然而,现有的注塑机红外线节能加热圈难以快速组装使用,在单个加热圈故障时难以对其进行快速拆卸和更换,节能性不足,并且缺少温度检测结构,难以对加热圈工作时附近的温度进行检测,有待进一步的改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注塑机红外线节能加热圈。
[0005]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注塑机红外线节能加热圈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注塑机红外线节能加热圈,包括第一加热体和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体一侧的第二加热体,所述第一加热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加热体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所述第一加热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块,所述第二加热体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四固定块,所述第一加热体的底部活动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底板的顶端活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第一加热体的内壁固定开设有第一槽体,所述第一槽体的两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红外电热管。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装置的加热圈由多个第一加热体和第二加热体所组成,当单一的第一加热体和第二加热体故障时,可对单个的第一加热体或者第二加热体快速更换,从而可实现对单个加热体快速更换,可避免对整个加热圈进行更换,从而可避免停工停产造成的时间损耗和热量的损失,实现了该装置节能性的特点。
[000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一侧固定开设有第二槽体,所述第二固定块靠近第一固定块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限位块和第二槽体相适配。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一限位块放置在第二槽体的内壁处,即可将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快速贴合在一起,从而利于第一加热体和第二加热体的快速组装放置。
[0010]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体的一侧固定开设有对称的第三槽体,所述第二加热体靠近第一加热体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对称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限位块和第三槽体相适配。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第二限位块放置在第三槽体的内壁处,即可将第一加热体和第二加热体快速贴合,从而形成圆环柱形结构。
[0012]进一步的,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两侧贯穿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四固定块的两侧
贯穿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内壁处于同平面。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的设置方便利用螺纹柱穿过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将第三固定块和第四固定块固定在固定板上。
[0014]进一步的,所述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螺纹柱,所述螺纹柱的外壁与第一通孔的内壁相贴合,所述螺纹柱的外壁与第二通孔的内壁相贴合,所述螺纹柱的外壁螺纹安装有螺母,所述固定板的两侧贯穿开设有第三通孔,所述螺纹柱的外壁与第三通孔的内壁相贴合。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将螺纹柱穿过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再利用螺母螺纹安装在螺纹柱的外壁处,即可将第三固定块和第四固定块固定在固定板和安装板之间,进而实现第一加热体和第二加热体的稳定放置。
[0016]进一步的,所述螺纹柱的壁层内固定开设有第四槽体,所述第四槽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测温传感器。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开启测温传感器可对第一加热体和第二加热体在加热时热传递至螺纹柱上的热量进行检测,从而可根据温度情况获知每一个加热体是否温度正常,可对异常情况及时排出。
[0018]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加热体和第二加热体均为圆环柱体的二分之一,所述第一加热体和第二加热体均分设为多个,所述安装板分设为多个。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多个安装板的设置可对多个第一加热体和第二加热体进行固定,从而可实现该装置的快速组装使用的能力。
[0020]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有益技术效果:
[0021](1)本装置的加热圈由多个第一加热体和第二加热体所组成,当单一的第一加热体和第二加热体故障时,可对单个的第一加热体或者第二加热体快速更换,从而可实现对单个加热体快速更换,可避免对整个加热圈进行更换,从而可避免停工停产造成的时间损耗和热量的损失,实现了该装置节能性的特点;
[0022](2)本装置通过设置第二槽体和第一限位块,以及第三槽体和第二限位块,将第一限位块放置在第二槽体的内壁,将第二限位块放置在第三槽体的内壁,可实现第一加热体和第二加热体的快速组合放置,通过设置测温传感器,开启测温传感器可对第一加热体和第二加热体在加热时热传递至螺纹柱上的热量进行检测,从而可根据温度情况获知每一个加热体是否温度正常,可对异常情况及时排出;
[0023](3)本装置通过设置第一通孔、第二通孔、第三通孔、螺纹柱和螺母,将将螺纹柱穿过第二通孔、第一通孔和第三通孔,再利用螺母螺纹安装在螺纹柱的外壁处,即可将第三固定块和第四固定块固定在固定板和安装板之间,进而实现第一加热体和第二加热体的稳定放置。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一种注塑机红外线节能加热圈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申请中第一加热体和第二加热体的剖视图;
[0026]图3为本申请中第三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的剖视图;
[0027]图4为本申请中第一加热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中标号说明:1、第一加热体;2、第二加热体;3、第一固定块;4、第二固定块;5、第
三固定块;6、第四固定块;7、底板;8、固定板;9、安装板;10、第一槽体;11、红外电热管;12、第二槽体;13、第一限位块;14、第三槽体;15、第二限位块;16、第一通孔;17、第二通孔;18、螺纹柱;19、螺母;20、第四槽体;21、测温传感器;22、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0]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注塑机红外线节能加热圈,包括第一加热体(1)和活动设置于所述第一加热体(1)一侧的第二加热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体(1)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固定块(3),所述第二加热体(2)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固定块(4),所述第一加热体(1)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三固定块(5),所述第二加热体(2)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四固定块(6),所述第一加热体(1)的底部活动设置有底板(7),所述底板(7)的顶端固定安装有固定板(8),所述底板(7)的顶端活动设置有安装板(9),所述第一加热体(1)的内壁固定开设有第一槽体(10),所述第一槽体(10)的两端内壁固定安装有均匀分布的红外电热管(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红外线节能加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块(3)的一侧固定开设有第二槽体(12),所述第二固定块(4)靠近第一固定块(3)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一限位块(13),所述第一限位块(13)和第二槽体(12)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注塑机红外线节能加热圈,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加热体(1)的一侧固定开设有对称的第三槽体(14),所述第二加热体(2)靠近第一加热体(1)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对称的第二限位块(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赖加财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绿杉节能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