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污染治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6375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水污染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水污染治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漂浮装置、垃圾收集装置、水泵和电源,装置主体内上端设置有过滤箱,过滤箱上端开口与外界大气相连通,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垃圾过滤装置、防堵塞结构和垃圾箱,垃圾过滤装置除右端部外均设置在过滤箱内,防堵塞结构设置在过滤箱外侧,垃圾箱设置在过滤箱外侧,水泵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穿过过滤箱下端部并位于垃圾过滤装置下侧,出水管远离泵的一端位于装置主体上侧,漂浮装置控制装置主体在水中漂浮移动,装置主体上端设置有通气管,通气管与装置主体内腔相连通;此装置可以将垃圾从水中分离并收集,进一步防止垃圾持续浸泡水中进行污染水质。染水质。染水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污染治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水污染领域,具体为一种水污染治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水污染是由有害化学物质造成水的使用价值降低或丧失,污染环境的水。污水中的酸、碱、氧化剂,以及铜、镉、汞、砷等化合物,苯、二氯乙烷、乙二醇等有机毒物,会毒死水生生物,影响饮用水源、风景区景观。
[0003]垃圾也是造成水污染的重要原因之一,尤其是水中漂浮的垃圾,水中的漂浮垃圾会分解产生各种各样的有害物质,严重污染水质,所以需要被及时清理,已保护水不被污染,但是传统的人工清理效率慢,且需要清理人员亲自进行操作,费时费力,提高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现在的机械清理,虽然不需要去人工亲自进行打捞,节省了一定的人力,但是收集的垃圾会持续浸泡在水中,收集满在打捞出来,但是持续浸泡在水中的垃圾也会不可避免持续对水造成一定的污染,污染水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水污染治理装置,可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污染治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漂浮装置、垃圾收集装置、水泵和电源,漂浮装置、垃圾收集装置和水泵均和电源连接,装置主体内上端设置有过滤箱,过滤箱上端开口与外界大气相连通,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垃圾过滤装置、防堵塞结构和垃圾箱,垃圾过滤装置除右端部外均设置在过滤箱内,防堵塞结构设置在过滤箱外侧,用于防止垃圾过滤装置堵塞,垃圾箱设置在过滤箱外侧,且位于垃圾过滤装置右端部的下侧,水泵连接有进水管和出水管,进水管远离水泵的一端穿过过滤箱下端部并位于垃圾过滤装置下侧,出水管远离泵的一端位于装置主体上侧,漂浮装置控制装置主体在水中漂浮移动,装置主体上端设置有通气管,通气管与装置主体内腔相连通。
[0006]垃圾过滤装置包括传送带结构和密封转动结构;传送带结构左部设置在过滤箱内中部,且传送带结构右端部穿过过滤箱侧壁并位于过滤箱外侧,传送带结构与过滤箱侧壁密封转动;密封转动结构包括密封转动轴和第一电机,第一电机带动密封转动轴转动,密封转动轴设置再传送带结构右端部所穿过的过滤箱的侧壁内,第一电机设置在装置主体的内壁上;密封转动轴与传送带结构接触转动,使位于传送带结构上端的垃圾运输至过滤箱外侧的垃圾箱内。
[0007]进一步的,传送带结构包括传送带、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和第二电机;传送带上设置有多个通水孔;第二电机设置在装置主体的内壁上,第一转动轴密封转动连接在过滤箱的两侧壁上,第二转动轴位于过滤箱的外侧,第二转动轴转动连接在装置主体的两内壁上,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转动轴连接,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支撑并带动传送带转动;第三转动轴位于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之间,且传送带转动带动第三转动轴转动,且第三转动轴位于密封转动轴正下侧,传送带转动时,密封转动轴和第三转动
轴抓动挤压传送带。
[0008]进一步的,防堵塞结构包括气泵和喷气管,气泵设置在装置主体内,气泵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与进气管连接,进气管远离进气口的一端穿过装置主体上端且位于装置主体的上侧,出气口与喷气管相连接,且喷气管位于传送带右端部中间;喷气管外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喷气孔。
[0009]进一步的,装置主体下端设置有盖,盖位于垃圾箱的正上端。
[0010]进一步的,漂浮装置包括第一螺旋桨组、第二螺旋桨组和控制装置,控制装置用于控制第一螺旋桨组和第二螺旋桨组的转动,第一螺旋桨组设置在装置主体的下端,第二螺旋桨组设置在装置主体的外侧壁上。
[0011]进一步的,控制装置包括无线控制器和动力结构,无线控制器用以控制动力结构运作,动力结构用以控制第一螺旋桨组和第二螺旋桨组的转动。
[0012]进一步的,还包括投药装置,投药装置设置在装置主体的上端,投药装置具有出药管,出药管的管口位于过滤箱的正上侧。
[0013]本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4]1、本技术中设置垃圾收集装置,垃圾收集装置包括垃圾过滤装置、防堵塞结构和垃圾箱,通过水泵的负压作用,水进入过滤箱内,再由水泵通过出水管排出去,水面上的垃圾经过垃圾过滤装置被过滤下来,在经过传送带和第三转动轴传动至传送带右端部,经由重力和防堵塞结构中的喷气管的气体作用落入至位于传送带右端部下侧的垃圾箱内,进行收集,并把垃圾从水中分离出来,防止垃圾持续浸泡在水中,对水进行持续的污染。
[0015]2、本技术中,通过第三转动轴和密封转动轴的挤压作用使位于传送带上的垃圾运输至传送带右端部,同时传送带结构与过滤箱侧壁密封转动,使过滤箱不与装置主体内腔相连通,使位于垃圾箱内的垃圾继续污染水。
[0016]3、本技术设置漂浮结构,漂浮装置包括第一螺旋桨组、第二螺旋桨组和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装置远程控制第一螺旋桨组和第二螺旋桨组的转动情况,进而控制装置主体的漂浮状态和移动,使装置收集垃圾效果更佳。
[0017]4、本技术结构简单,装置位于水面上边移动,边收集漂浮在水中的垃圾,且使垃圾与水分离,防止垃圾继续浸泡在水中,对谁造成污染。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A

A处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的喷气管截面示意图。
[0021]图中标号说明:
[0022]1、装置主体;11、通气管;12、盖;2、漂浮装置;21、第一螺旋桨组;22、第二螺旋桨组;3、垃圾收集装置;31、垃圾过滤装置;311、密封转动轴;312、第一电机;313、传动带;314、第三转动轴;315、第二电机;316、通水孔;32、防堵塞结构;321、气泵;322、喷气管;33、垃圾箱;4、水泵;41、进水管;42、出水管;5、过滤箱;6、投药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请参阅图1

3的一种水污染治理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漂浮装置2、垃圾收集装置3、水泵4和电源,漂浮装置2、垃圾收集装置3和水泵4均和电源连接。
[0024]装置主体1内上端设置有过滤箱5,过滤箱5上端开口与外界大气相连通,装置主体1上端设置有通气管11,通气管11与装置主体1内腔相连通,装置主体1内腔除通气管11与外部大气连通,其余均密闭。
[0025]垃圾收集装置3包括垃圾过滤装置31、防堵塞结构32和垃圾箱33,垃圾过滤装置31除右端部外均设置在过滤箱5内,垃圾过滤装置31的右端部位于过滤箱5的右侧,防堵塞结构32设置在过滤箱5右侧,用于防止垃圾过滤装置31堵塞,垃圾箱33设置在过滤箱5右侧,且位于垃圾过滤装置31右端部的下侧,装置主体1下端设置有盖12,盖12螺纹连接在装置主体1的上端,且盖12位于垃圾箱33的正上端,通过打开盖12来清理位于垃圾箱33内的垃圾。
[0026]水泵4连接有进水管41和出水管42,进水管41远离水泵4的一端穿过过滤箱5下端部并位于垃圾过滤装置31下侧,出水管42远离泵4的一端位于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污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置主体(1)、漂浮装置(2)、垃圾收集装置(3)、水泵(4)和电源;漂浮装置(2)、垃圾收集装置(3)和水泵(4)均和电源连接;装置主体(1)内上端设置有过滤箱(5),过滤箱(5)上端开口与外界大气相连通;垃圾收集装置(3)包括垃圾过滤装置(31)、防堵塞结构(32)和垃圾箱(33);垃圾过滤装置(31)除右端部外均设置在过滤箱(5)内;防堵塞结构(32)设置在过滤箱(5)外侧,用于防止垃圾过滤装置(31)堵塞;垃圾箱(33)设置在过滤箱(5)外侧,且位于垃圾过滤装置(31)右端部的下侧;水泵(4)连接有进水管(41)和出水管(42),进水管(41)远离水泵(4)的一端穿过过滤箱(5)下端部并位于垃圾过滤装置(31)下侧,出水管(42)远离水泵(4)的一端位于装置主体(1)上侧;漂浮装置(2)控制装置主体(1)在水中漂浮移动;装置主体(1)上端设置有通气管(11),通气管(11)与装置主体(1)内腔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污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垃圾过滤装置(31)包括传送带结构和密封转动结构;传送带结构左部设置在过滤箱(5)内中部,且传送带结构右端部穿过过滤箱(5)侧壁并位于过滤箱(5)外侧,传送带结构与过滤箱(5)侧壁密封转动;密封转动结构包括密封转动轴(311)和第一电机(312),第一电机(312)带动密封转动轴(311)转动,密封转动轴(311)设置再传送带结构右端部所穿过的过滤箱(5)的侧壁内,第一电机(312)设置装置主体(1)的内壁上;密封转动轴(311)与传送带结构接触转动,使位于传送带结构上端的垃圾运输至过滤箱(5)外侧的垃圾箱(33)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污染治理装置,其特征在于:传送带结构包括传送带(313)、第一转动轴、第二转动轴、第三转动轴(314)和第二电机(315);传送带(313)上设置有多个通水孔(316);第二电机(315)设置在装置主体(1)的内壁上,第一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波王建刚杜泓昊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管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