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高集成度的小双光吊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63121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小型光电吊舱的实现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小型高集成度的小双光吊舱,包括ISP处理器板、对外接口控制板、可见光镜头、PITCH轴电机、热成像小模块、YAW轴电机、ROLL轴电机、SENSOR接口板、电机驱动板,所述ISP处理器板安装在对外接口控制板顶端,所述ISP处理器板对外接口控制板在吊舱的上部,所述YAW轴电机安装在此控制盒的下方,所述可见光镜头安装在SENSOR接口板上,实现了小型,紧凑性的双光吊舱设计,使得小型无人机能够带动双光相机,并实现视频的增稳,目标的识别跟踪功能;在实用中使无人机发挥更大的作用;整体重量的减轻,功能的高度集成,并使得双光应用的场合大大增加,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高集成度的小双光吊舱


[0001]本技术涉及小型光电吊舱的实现
,具体为一种小型高集成度的小双光吊舱。

技术介绍

[0002]小型无人机及小型机器人携带方便,部署灵活,在许多应急,小范围监控特殊应用中能发挥极大的应用,其通常需要集成各种光学成像设备,使得各种条件下都能实时对运动中观测目标。
[0003]但移动过程中,存在平台的抖动,会导致视频的不稳,导致无法有效观测目标及特殊物体。因此需要在小型平台上加增稳云台,另外对相机的要求也比较高,要求多光相机及视频高清,体积小巧。只有整体做小,才能让小型无人机及机器人带动设备,长时间续航工作。
[0004]目标的自动识别及跟踪功能在无人机上的应用也越来越重要,但以往就是处理器的体积,导致只能应用在大型无人机上,而小型无人机有这方面的需求,但一直无法小型化,而缺失这一功能。
[0005]多光吊舱的小型化及高清视频对于小型无人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本专利技术主要是解决多光多功能吊舱的小型化,使得小型无人机及机器人在整体小型化的同时,还拥有双光成像功能,视频三轴增稳,目标识别及跟踪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小型高集成度的小双光吊舱,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高集成度的小双光吊舱,包括ISP处理器板、对外接口控制板、可见光镜头、PITCH轴电机、热成像小模块、YAW轴电机、ROLL轴电机、SENSOR接口板、电机驱动板,所述ISP处理器板安装在对外接口控制板顶端,所述ISP处理器板对外接口控制板在吊舱的上部,所述YAW轴电机安装在此控制盒的下方,所述可见光镜头安装在SENSOR接口板上,所述热成像小模块安装在可见光镜头底端,所述可见光镜头与热成像小模块、SENSOR接口板置于球体内部的居中位置。
[0008]优选的,所述ROLL轴电机安装在球体外壁上,所述PITCH轴电机安装在可见光镜头与热成像小模块一侧,所述电机驱动板安装在可见光镜头与热成像小模块另一侧。
[0009]优选的,所述ISP处理器板用于视频图像的编码,跟踪算法的运算部分,网络协议的转换;主ISP编码处理器,带NPU处理算力,其对CMOS传感器进行设置,并进行ISP图像处理,USB口接收热成像的UVC视频流及温度信息,将两路视频流,进行H264硬编码处理,按命令进行画中画合成一路码流输出,压缩后视频进行本地TF卡存储;
[0010]当AI算法使能时,将可见光视频进行YOLOV4

TINY运算,得出模式识别的结果,并进行目标的位置跟踪,并将偏移量送出至吊舱通讯MCU,由MCU控制云台来实现目标物的实
时跟踪,视频由SENSOR采集后直接送往AI单元,使得整体延时在2帧之内,解决了跟踪处理器与ISP处理分离系统延时较大,导致跟踪目标易丢失的问题;
[0011]通讯接口MCU主要实现外部接口命令的转发,吊舱参数的保存,以及跟踪算法执行部分的逻辑操作,其跟踪时实时得到目标偏移情况,并判断出目标偏移量及运行趋势,采用PID算法对云台进行精准控制,另外,将外部接收到的命令,如果是云台控制相关的命令,转发至云台控制MCU,相机控制相关的命令,转发给ISP处理器,同时在内部对云台漂移根据磁编码做相应的去漂移处理;
[0012]云台控制MCU主要执行云台增稳的功能,其控制三个马达,分别控制YAW轴,ROLL轴,PITCH轴的稳定,实时高速读取IMU芯片的三轴加速度及三轴陀螺仪参数,来感知球体的姿态及运动趋势,结合三轴磁编码来检测三轴电机的位置,用PID算法进行位置快速纠正,实现云台的增稳,云台控制MCU会根据外部的指令在增稳的同时来控制相机的指向,实现航向及俯仰的控制;
[0013]整体系统小型化实现的方式:可见光图像传感器与热成像USB口采用同一块小板,其将信号整合后,用一组极细同轴线连接至吊舱上方的接口板。将PITCH轴,ROLL轴马达控制采用一块小板。球体内采用尽量少的电路。整体体积及重量最小化,采用小型电机如1703驱动。将主电路都置于吊舱上方,不增加马达的驱动负载,控制及功能不变。
[0014]优选的,所述对外接口控制板内置通讯MCU及云台主控MCU,跟踪算法的PID执行逻辑,对外接口协议的转换,所述可见光SENSOR与同轴线在同一板卡上,其同轴线连接至上部的对外接口板。
[0015]优选的,所述PITCH轴电机采用限位电机,控制俯仰角度,所述热成像小模块可进行热温度显示,多种伪彩模式并测温。
[0016]优选的,所述YAW轴电机采用单限位旋转电机,水平转动,所述ROLL轴电机采用双限位电机,用于横滚方向增稳。
[0017]优选的,所述SENSOR接口板为集成图像传感器,IMU传感器,热成像接口,所述电机驱动板为双路马达控制单元。
[0018]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小型高集成度的小双光吊舱。该小型高集成度的小双光吊舱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19]实现了小型,紧凑性的双光吊舱设计,使得小型无人机能够带动双光相机,并实现视频的增稳,目标的识别跟踪功能;在实用中使无人机发挥更大的作用;整体重量的减轻,功能的高度集成,并使得双光应用的场合大大增加,创造更多的社会效益。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小型双光吊舱结构布局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小型双光吊舱电路组成及信号控制框图;
[0022]图3为本技术多处理器间的信号流图。
[0023]图中:1.ISP处理器板 2.对外接口控制板 3.可见光镜头 4.PITCH轴电机 5.热成像小模块 6.YAW轴电机 7.ROLL轴电机 8.SENSOR成像板 9.电机驱动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

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小型高集成度的小双光吊舱,包括ISP处理器板1、对外接口控制板2、可见光镜头3、PITCH轴电机4、热成像小模块5、YAW轴电机6、ROLL轴电机7、SENSOR接口板8、电机驱动板9,ISP处理器板1安装在对外接口控制板2顶端,ISP处理器板1对外接口控制板2设置在吊舱的上部,YAW轴电机6安装在控制盒的下方,可见光镜头3安装在SENSOR接口板8上,热成像小模块5安装在可见光镜头3底端,可见光镜头3与热成像小模块5、SENSOR接口板8外部设置有球体,ROLL轴电机7安装在球体外壁上,PITCH轴电机4安装在可见光镜头3与热成像小模块5一侧,电机驱动板9安装在可见光镜头3与热成像小模块5另一侧
[0025]ISP处理器板1用于视频图像的编码,跟踪算法的运算部分,网络协议的转换;主ISP编码处理器,带NPU处理算力,其对CMOS传感器进行设置,并进行ISP图像处理,USB口接收热成像的UVC视频流及温度信息,将两路视频流,进行H264硬编码处理,按命令进行画中画合成一路码流输出,压缩后视频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高集成度的小双光吊舱,包括ISP处理器板(1)、对外接口控制板(2)、可见光镜头(3)、PITCH轴电机(4)、热成像小模块(5)、YAW轴电机(6)、ROLL轴电机(7)、SENSOR接口板(8)、电机驱动板(9),其特征在于:所述ISP处理器板(1)安装在对外接口控制板(2)顶端,所述ISP处理器板(1)对外接口控制板(2)均置于吊舱的上部,所述YAW轴电机(6)安装在对外接口控制盒的下方,所述可见光镜头(3)安装在SENSOR接口板(8)上,所述热成像小模块(5)安装在可见光镜头(3)底端,所述可见光镜头(3)与热成像小模块(5)、SENSOR接口板(8)外部设置有球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高集成度的小双光吊舱,其特征在于:所述ROLL轴电机(7)安装在球体外壁上,所述PITCH轴电机(4)安装在可见光镜头(3)与热成像小模块(5)一侧,所述电机驱动板(9)安装在可见光镜头(3)与热成像小模块(5)另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小型高集成度的小双光吊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建隆
申请(专利权)人:拓扑联创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