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成本结构钢冶炼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6264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成本结构钢冶炼工艺,涉及钢铁生产技术领域,通过调整铝成分设计,优化脱氧工艺,开展转炉出钢碳化硅+微铝脱氧,LF微铝渣脱氧,结合冶炼过程合理的底吹搅拌,不钙处理,可使中包铝含量降低84%,大幅度降低了冶炼过程的Al耗,降低了普通结构钢的冶炼成本。另外,由于省去了钙处理的步骤,和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静搅时间,可缩短LF冶炼周期,提高生产效率。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成本结构钢冶炼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铁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低成本结构钢冶炼工艺。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炼钢生产所需要的合金原辅料价格在持续上涨,炼钢脱氧合金化所必须的锰系合金、Al系合金价格更是翻倍式增长,这使得炼钢成本大幅度提升,而钢材的价格上涨幅度不大,炼钢利润被压缩,市场竞争力降低。在这种严峻的形势下,亟需一种新的冶炼工艺降低炼钢工序成本,提升利润率,以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0003]目前,炼钢厂钢水冶炼的脱氧方式以铝脱氧为主,转炉出钢过程加铝丸或铝块脱氧,LF工序使用铝线和铝粒或铝丝脱氧造渣。Al元素具有较强的还原性,作为脱氧剂使用可以达到快速脱氧的效果。同时铝脱氧也有一定的缺点,Al系合金的价格较高,使得冶炼成本增加;铝脱氧生成的脱氧产物Al2O3在钢水中以夹杂物的形式存在,对铸坯的内部质量有影响,且Al2O3会在连铸浇铸过程中在下水口聚集,堵塞水口,因此铝脱氧的钢须经过喂入钙线对夹杂物改性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上述技术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低成本结构钢冶炼工艺,包括:(1)转炉出钢脱氧:每炉加碳化硅120kg和铝块/铝铁脱氧;(2)转炉出钢造渣:精炼渣100
±
50kg,杂灰400
±
50kg;(3)出钢30秒开始合金化,合金化加入顺序:碳化硅

增碳剂

铝块

钢包渣料

合金;(4)LF 每炉进站化渣后加入铝丝20kg,转炉出现下渣时加入20

60kg,LF利用石灰、萤石结合大搅拌渣钢反应进行脱硫处理;(5)不钙处理,静搅时间≥5min;(6)如LF冶炼终点钢水 [Alt]≥0.015%时,必须进行钙处理,喂入无缝纯钙线100

150米/炉,后续炉次均按照正常脱氧造渣钙处理工艺执行;(7)成分、温度合格后吊包上连铸。
[0005]本专利技术进一步限定的技术方案是:前所述的一种低成本结构钢冶炼工艺,步骤(1),150吨转炉每炉钢水量均在150
±
10吨,铝块或者铝铁加入量如下:TSO氧含量为[0,300)ppm时,铝块加入量为30kg/炉,铝铁加入量为75kg/炉;TSO氧含量为[300,500)ppm时,铝块加入量为40kg/炉,铝铁加入量为100kg/炉;TSO氧含量为[500~800)ppm时,铝块加入量为50kg/炉,铝铁加入量为125kg/炉;TSO氧含量为[800,+∞)ppm时,铝块加入量为80kg/炉,铝铁加入量为200kg/炉。
[0006]前所述的一种低成本结构钢冶炼工艺,步骤(1),点枪和未定出氧炉次,铝块加入
量按80kg/炉或铝铁200kg/炉。
[0007]前所述的一种低成本结构钢冶炼工艺,步骤(3),增碳剂随合金加入,严禁出完钢后补加。
[0008]前所述的一种低成本结构钢冶炼工艺,该工艺生产必须整组执行,同一组内不得与其他工艺混用。
[0009]前所述的一种低成本结构钢冶炼工艺,钢板低倍偏析C1.5级。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调整铝成分设计,优化脱氧工艺,开展转炉出钢碳化硅+微铝脱氧,可使中包铝含量降低84%,大幅度降低了冶炼过程的Al耗,降低了普通结构钢的冶炼成本;(2)本专利技术中LF微铝渣脱氧,结合冶炼过程合理的底吹搅拌,不钙处理工艺,由于省去了钙处理的步骤,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静搅时间,可缩短LF冶炼周期,提高生产效率;(3)本专利技术中钢水硫及其他内控成分含量控制稳定,低倍偏析C1.5级,铸坯内外部质量良好,可充分满足轧制结构钢钢板对铸坯的质量要求,再实现大幅度降本的同时保证铸坯质量受控。
具体实施方式
[001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低成本结构钢冶炼工艺,采用铁水倒罐

转炉

(LF轻处理)

CCM流程。包括:(1)转炉出钢脱氧:每炉加碳化硅120kg和铝块/铝铁脱氧,铝块或者铝铁加入量按照下表执行;(2)转炉出钢造渣:精炼渣100
±
50kg,杂灰400
±
50kg;(3)出钢30秒开始合金化,合金化加入顺序:碳化硅

增碳剂

铝块

钢包渣料

合金,增碳剂随合金加入,严禁出完钢后补加;(4)LF 每炉进站化渣后加入铝丝20kg,转炉出现下渣时加入20

60kg,LF利用石灰、萤石结合大搅拌渣钢反应进行脱硫处理;(5)不钙处理,静搅时间≥5min;(6)如LF冶炼终点钢水 [Alt]≥0.015%时,必须进行钙处理,喂入无缝纯钙线100

150米/炉,后续炉次均按照正常脱氧造渣钙处理工艺执行;(7)成分、温度合格后吊包上连铸。
[0012]转炉出钢过程两炉均加入120kg碳化硅,铝铁加入量分别加入为100kg、98kg。LF到站下电极化渣后均加入铝丝20kg,不喂铝线,处理结束不钙处理,静搅时间分别为10min、6min。
[0013]选择Q235B钢种,在150吨转炉、150吨钢包炉冶炼。Q235B化学成分见表1,吹炼终点成分和温度控制见表2,冶炼终点成分见表3,终点渣样见表4。
[0014]表1 Q235B主要化学成份(%)
表2 转炉终点温度及合金化成分(%)表3 LF炉终点成分表4 精炼炉结束渣成份(%)该工艺吨钢铝耗0.5kg,较正常工艺的吨钢铝耗1.2kg降低了0.7kg,按照纯铝价格1.9万元/吨计算,吨钢降本13.3元,省去了钙处理工艺,吨钢可降低2.25元,共计降本15.55元/吨。
[0015]除上述实施例外,本专利技术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成本结构钢冶炼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1)转炉出钢脱氧:每炉加碳化硅120kg和铝块/铝铁脱氧;(2)转炉出钢造渣:精炼渣100
±
50kg,杂灰400
±
50kg;(3)出钢30秒开始合金化,合金化加入顺序:碳化硅

增碳剂

铝块

钢包渣料

合金;(4)LF 每炉进站化渣后加入铝丝20kg,转炉出现下渣时加入20

60kg,LF利用石灰、萤石结合大搅拌渣钢反应进行脱硫处理;(5)不钙处理,静搅时间≥5min;(6)如LF冶炼终点钢水 [Alt]≥0.015%时,必须进行钙处理,喂入无缝纯钙线100

150米/炉,后续炉次均按照正常脱氧造渣钙处理工艺执行;(7)成分、温度合格后吊包上连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低成本结构钢冶炼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150吨转炉每炉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正阳袁广鹏曹余良张红军任广亮邓俊棕巩怀栋范志远谢士超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