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技术方案的评价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绿色节能
,具体涉及一种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技术方案的评价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日益凸显,“发展节能建筑”不仅是节约能源的需要,更是人类健康的需要。超低能耗建筑拓展了传统节能建筑技术边界,通过各种节能技术以及可再生能源的最佳集成应用,对降耗减排以及建筑技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更深刻的意义。
[0003]超低能耗建筑不是盲目堆砌节能技术,因此在选择建筑节能技术方案时,应重点进行优化以及评价。现行节能设计标准只涉及了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评价方法,所以无法满足超低能耗建筑设计阶段节能技术方案的决策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技术方案的评价方法及系统,能够对不同超低能耗建筑设计阶段节能技术方案进行客观评价,避免超低能耗建筑节能技术评价的简单堆砌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技术方案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基于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建立待评价的目标项目建筑的基准建筑模型,并采用建筑能耗模拟软件计算基准建筑模型对应的基准建筑能耗;结合建筑节能历史数据和通用超低能耗技术因素,通过多目标优化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并解域获得多个超低能耗技术优化方案,并计算获得每个超低能耗技术优化方案的设计建筑能耗;基于所述基准建筑能耗和所述设计建筑能耗,获得每个超低能耗技术优化方案所对应的综合节能率,并选择所述综合节能率最大的超低能耗技术优化方案作为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的最优评价技术方案。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技术方案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筑节能历史数据获取通过调研收集超低能耗居住建筑案例及建筑案例研究报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技术方案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用超低能耗技术因素包括被动式技术因素、主动式技术因素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因素;所述被动式技术因素包括高性能围护结构、自然采光通风结构和遮阳结构系统,所述主动式技术因素包括排风热回收系统、照明控制系统和暖通空调系统,所述可再生能源技术因素包括地源热泵、太阳能光伏光热和风能。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技术方案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多目标优化方法进行优化组合并解域获得多个超低能耗技术优化方案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基于建筑总能耗最小化原则建立目标项目建筑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对多目标优化模型进行遗传算法并计算获得帕累托最优解以此作为目标项目建筑的超低能耗技术优化方案。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技术方案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多目标优化模型建立包括如下方法步骤:构建建筑总能耗目标方程,所述目标方程表达为:建筑总能耗=暖通空调系统能耗+照明控制系统能耗+室内设备能耗+其他用能设备能耗;基于被动式超低能耗绿色建筑技术导则规定的超低能耗建筑能耗指标设置用于多目标优化的约束条件,并在所述约束条件的限定范围内设定所述目标优化模型中不同通用超低能耗技术因素的参数取值。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超低能耗居住建筑节能技术方案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约束条件包括如下限定范围:设计建筑能耗不得高于60kWh/m2·
a;在夏热冬冷地区,外墙与屋面传热系数范围在0.2~0.35W/(m2·
技术研发人员:陈源,沈志明,卢立群,曹静,缪志勇,王申进,朱灿银,凌羽,武文娟,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建丰绿建节能咨询评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