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理想解和灰关联度的装备作战效能动态评估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58363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装备试验与鉴定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基于虚拟理想解和灰关联度的装备作战效能动态评估方法。以解决这些方法依据评估结果无法对被评估对象作战效能进行优劣区分的技术问题。所述其具体步骤为:S1层次化作战效能指标体系构建;S2作战效能评估多阶段立体数据构建;S3分别基于评估指标值的差异程度和变化程度进行作战效能评估模型计算和建立;S4综合指标差异和变化程度的典型任务阶段和任务全过程的动态评估模型。综合了反映评估指标体系数据曲线与作战任务需求数据曲线之间位置关系的距离尺度、反映评估指标体系数据曲线与作战任务需求数据曲线之间态势变化关系的关联尺度。尺度。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虚拟理想解和灰关联度的装备作战效能动态评估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装备试验与鉴定
,尤其涉及基于虚拟理想解和灰关联度的装备作战效能动态评估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是武器装备论证、研制、规划和配置的基本依据,其在武器装备建设、管理与发展活动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目前的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方法一般分为专家经验法、数据驱动法和作战模拟法,其中数据驱动法是国内外作战领域和装备建设领域的研究热点。其中较多文献提出了面向试演训数据的TOPSIS方法,从正反两个方面衡量效能评估指标序列曲线与作战任务需求曲线的距离关系,解决较多装备的作战效能评估问题。这些文献虽然提出了较多的TOPSIS改进算法,但是当被评估对象位于正负理想解连线的中垂线上时,这些方法依据评估结果无法对被评估对象作战效能进行优劣区分。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基于虚拟理想解和灰关联度的装备作战效能动态评估方法,以解决这些方法依据评估结果无法对被评估对象作战效能进行优劣区分的技术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基于虚拟理想解和灰关联度的装备作战效能动态评估方法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基于虚拟理想解和灰关联度的装备作战效能动态评估方法,所述其具体步骤为:
[0006][0007]S1层次化作战效能指标体系构建;
[0008]S2作战效能评估多阶段立体数据构建;
[0009]S3分别基于评估指标值的差异程度和变化程度进行作战效能评估模型计算和建立。
[0010]S4综合指标差异和变化程度的典型任务阶段和任务全过程的动态评估模型。
[0011]进一步,所述层次化作战效能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为:
[0012]S1.1确定装备的功能或性能指标;
[0013]S1.2确定任务能力指标能;
[0014]S1.3确定装备的作战效能指标。
[0015]进一步,所述作战效能评估多阶段立体数据构建方法为:
[0016]S2.1假设P个同类型装备基于图1的指标体系进行作战效能的评估与比较;
[0017]S2.2确定对于第m(m=1,2,

,P)个装备下层第q(q=1,2,

,p)个任务能力指标;
[0018]S2.3假设第i(i=1,2,

,N)(N表示第q个任务能力下属的功能或性能指标总数)个功能或性能指标在第j(j=1,2,

,M)个任务阶段(对应于某一个任务周期内t1,t2,

,t
M
任务阶段)的行为表现参数;
[0019]S2.4确定行为表现参数值描述为
[0020]S2.5构建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多阶段立体数据剖面的具体装备的阶段性能表现矩阵
[0021]S2.6确定对于第j(j=1,2,

,M)个任务阶段下第q(q=1,2,

,p)个任务能力指标,其对应的第m(m=1,2,

,P)个装备第i(i=1,2,

,N)个功能或性能指标的行为表现参数;
[0022]S2.7确定行为表现参数值描述为
[0023]S2.8构建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多阶段立体数据剖面的所有装备的功能或性能表现矩阵为
[0024]进一步,所述
[0025][0026][0027]进一步,所述基于评估指标值的差异程度的作战效能评估模型计算和建立的方法:
[0028]S3.1通过灰色极性效果处理方法对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得到标准化矩阵
[0029]S3.2针对标准化矩阵基于指标值差异程度的相对贴近度计算。
[0030]进一步,所述灰色极性效果处理方法为:
[0031]S3.1.1若指标具有极大值属性,则取原始元素除以其最大值作为标准化元素,即有
[0032]S3.1.2若指标具有极小值属性,则取其最小值除以原始元素作为标准化元素,即有
[0033]S3.1.3若指标具有属性,则其适中值取为指定值或平均值,即有
[0034][0035]此时标准化元素计算模型为:
[0036][0037]S3.1.4得到标准化矩阵
[0038]进一步,
[0039]所述标准化矩阵为
[0040]进一步,所述基于指标值差异程度的相对贴近度计算的方法为:
[0041]S3.2.1确定典型任务阶段具体作战能力的加权标准化矩阵;
[0042]S3.2.2确定具体作战能力理想解和虚拟负理想解;
[0043]S3.2.3计算各评估对象具体作战能力与正理想解和虚拟负理想解的欧氏距离;
[0044]S3.2.4计算各评估对象具体作战能力基于虚拟理想解的相对贴近度;
[0045]S3.2.5计算各评估对象与具体作战能力正理想解的灰色关联度;
[0046]S3.2.6计算各评估对象与具体作战能力基于差异矩阵的综合贴近度.
[0047]S3.2.7计算典型任务阶段各评估对象作战效能基于差异矩阵的综合贴近度;
[0048]S3.2.8计算作战任务全过程各评估对象作战效能基于差异矩阵解的综合贴近度;
[0049]S3.2.9各评估对象作战效能的优劣排序。
[0050]进一步,所述基于评估指标值的变化程度进行作战效能评估模型计算和建立的方法为:
[0051]S3.3对矩阵进行灰色极性效果预处理,得到标准化矩阵
[0052]S3.4构造评估指标值变化矩阵
[0053]S3.5针对评估指标值变化矩阵考虑指标值变化程度时基于虚拟理想解和灰色关联度的综合贴近度计算。
[0054]进一步,所述考虑指标值变化程度时基于虚拟理想解和灰色关联度的综合贴近度计算的方法为:
[0055]S3.5.1确定加权标准化变化矩阵;
[0056]S3.5.2确定基于变化矩阵的正理想解和虚拟负理想解;
[0057]S3.5.3基于变化矩阵计算各评估对象与正理想解和虚拟负理想解的欧氏距离;
[0058]S3.5.4计算各评估对象具体作战能力基于变化矩阵的相对贴近度;
[0059]S3.5.5计算各评估对象与正理想解的灰色关联度;
[0060]S3.5.6聚合各评估对象与具体作战能力基于变化矩阵的欧氏距离和灰色关联度;
[0061]S3.5.7计算典型任务阶段各评估对象作战效能基于变化矩阵的综合贴近度;
[0062]S3.5.8计算作战任务全过程各评估对象作战效能基于变化矩阵的综合贴近度;
[0063]S3.5.9考虑指标变化程度时各评估对象作战效能的优劣排序。
[0064]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65]本专利技术将虚拟理想解构造方法和灰色关联分析方法相结合,针对武器装备作战效能评估数据的小样本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虚拟理想解和灰关联度的装备作战效能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具体步骤为:S1层次化作战效能指标体系构建;S2作战效能评估多阶段立体数据构建;S3分别基于评估指标值的差异程度和变化程度进行作战效能评估模型计算和建立;S4综合指标差异和变化程度的典型任务阶段和任务全过程的动态评估模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理想解和灰关联度的装备作战效能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次化作战效能指标体系构建方法为:S1.1确定装备的功能或性能指标;S1.2确定任务能力指标能;S1.3确定装备的作战效能指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理想解和灰关联度的装备作战效能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作战效能评估多阶段立体数据构建方法为:S2.1假设P个同类型装备基于图1的指标体系进行作战效能的评估与比较;S2.2确定对于第m(m=1,2,

,P)个装备下层第q(q=1,2,

,p)个任务能力指标;S2.3假设第i(i=1,2,

,N)(N表示第q个任务能力下属的功能或性能指标总数)个功能或性能指标在第j(j=1,2,

,M)个任务阶段(对应于某一个任务周期内t1,t2,

,t
M
任务阶段)的行为表现参数;S2.4确定行为表现参数值描述为S2.5构建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多阶段立体数据剖面的具体装备的阶段性能表现矩阵S2.6确定对于第j(j=1,2,

,M)个任务阶段下第q(q=1,2,

,p)个任务能力指标,其对应的第m(m=1,2,

,P)个装备第i(i=1,2,

,N)个功能或性能指标的行为表现参数;S2.7确定行为表现参数值描述为S2.8构建装备作战效能评估多阶段立体数据剖面的所有装备的功能或性能表现矩阵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虚拟理想解和灰关联度的装备作战效能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其特征在于,所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虚拟理想解和灰关联度的装备作战效能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评估指标值的差异程度的作战效能评估模型计算和建立的方法:S3.1通过灰色极性效果处理方法对矩阵进行标准化处理后得到标准化矩阵S3.2针对标准化矩阵基于指标值差异程度的相对贴近度计算。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虚拟理想解和灰关联度的装备作战效能动态评估方法,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柯宏发朱乃波朱浩洋侯娜李云涛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