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波协同pH偏移处理改善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4559031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46
一种微波协同pH偏移处理改善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制备方法,属于大豆蛋白加工技术领域。所述方法为:将大豆分离蛋白溶解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制成20~60mg/mL的蛋白溶液,并在室温下搅拌2h;将蛋白溶液用2mol/L HCl调节pH至1.5~3.0;将溶液用微波装置进行处理,同时进行搅拌以保证pH偏移的充分进行;用2mol/LNaOH调节蛋白溶液到pH 6.5~7.5,保持20~40min,然后样品经透析40~55h除去多余离子后冷冻干燥,研磨得到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粉末。具体地,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将微波技术协同pH偏移共同处理大豆分离蛋白,实现了大豆分离蛋白的乳化、起泡性等功能提高,利于将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备的改性大豆分离蛋白应用到不同的领域。豆分离蛋白应用到不同的领域。豆分离蛋白应用到不同的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波协同pH偏移处理改善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大豆蛋白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微波协同pH偏移处理改善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豆蛋白是一种氨基酸结构组成优质且含量丰富的高营养效价蛋白,所含氨基酸种类囊括了人体需要的所有必需氨基酸(甲硫氨酸除外),此外还含有异黄酮、维生素E、皂苷等对人体有益的功能性生理活性物质。大豆分离蛋白因其具有优良的多种理化性质,如水合性、持油性、发泡性、乳化性,有利于豆科植物的高价值转化,已成为研究热点。但是,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大豆分离蛋白的原有特性已经不能满足食品工业的各种需求,因此需要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改性以增强其功能特性。
[0003]微波是指频率为300~3
×
105MHz范围内的无线电波。当介质置于电场中时,介质中极性分子由于受电磁场作用而相互摩擦,将电场能转化为自身的热能,导致物质温度升高。微波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热加工技术,具有操作简单、安全和绿色环保等优点,在食品加工领域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pH偏移处理是一种通过调控蛋白分子间和分子内静电排斥力,借以调控蛋白结构的修饰方法,该过程具备操作简单、参数易于控制的特点。
[0004]尽管有一些报道单独研究了微波技术或pH偏移对大豆蛋白的影响,但目前还没有微波协同pH偏移处理改善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相关报道。因此本专利技术利用微波技术结合pH偏移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处理,研究功能特性的变化,以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拓宽其应用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微波协同pH偏移处理改善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利用微波加热的同时结合pH偏移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处理,实现了大豆分离蛋白的改性,提高了大豆分离蛋白的乳化性和起泡性等功能特性,可以将其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微波协同pH偏移处理改善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步骤一:将大豆分离蛋白溶解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制成20~60mg/mL的蛋白溶液,并在室温下搅拌2h以保证蛋白充分水合;
[0009]步骤二:将步骤一的蛋白溶液用2mol/LHCl调节pH至1.5~3.0;
[0010]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溶液用微波装置进行处理,同时进行搅拌以保证pH偏移的充分进行;
[0011]步骤四:用2mol/LNaOH调节蛋白溶液到pH 6.5~7.5,保持20~40min,然后样品经
透析40~55h除去多余离子后冷冻干燥,研磨得到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粉末。
[0012]进一步地,步骤一中,所述磷酸盐缓冲溶液的pH为7.0,浓度为0.01mol/L。
[0013]进一步地,步骤一中,所述蛋白浓度为40mg/mL。
[0014]进一步地,步骤二中,所述pH偏移为2.0。
[0015]进一步地,步骤三中,所述微波参数为:微波功率600W~800W,微波加热时间10min~20min。
[0016]进一步地,步骤三中,所述微波功率为700W,微波加热时间为15min。
[0017]进一步地,步骤四中,所述pH为7.0,保持时间为30min,样品透析时间为48h。
[0018]进一步地,步骤四中,所述透析袋截留量为7kDa。
[0019]本专利技术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利用微波加热的同时结合pH偏移的技术,对大豆分离蛋白进行加工处理。经pH偏移处理后,蛋白分子侧链之间的相互作用被削弱,其结构并不能完全恢复到初始状态,而是处于未变性与变性之间的临界状态,即“熔球态”。故此时蛋白整体结构相对松散,整体分子结构灵活度增大,可以提高大豆分离蛋白的功能特性。并且pH偏移过程中温度对其影响较大,故微波加热能辅助pH偏移处理增强大豆分离蛋白的乳化、起泡特性。本专利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生产周期短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乳化活性对比图;
[0021]图2为乳化稳定性对比图;
[0022]图3为起泡能力对比图;
[0023]图4为泡沫稳定性对比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局限于此,凡是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进行修正或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精神范围,均应涵盖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中。
[0025]实施例1:
[0026]一种微波协同pH偏移处理改善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0027]步骤一:将大豆分离蛋白溶解于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0,0.01mol/L)中,制成40mg/mL的蛋白溶液,并在室温下搅拌2h以保证蛋白充分水合;
[0028]步骤二:将步骤一的蛋白溶液用2mol/LHCl调节pH至2.0;
[0029]步骤三:立即将步骤二中的溶液用微波装置进行处理,同时进行搅拌以保证pH偏移的充分进行,所述微波参数为:微波功率700W,微波加热时间15min;
[0030]步骤四:步骤三结束后,随即用2mol/LNaOH调节蛋白溶液到pH 7.0,保持30min,然后样品经透析48h除去多余离子(透析袋截留量为7kDa)后冷冻干燥,研磨得到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粉末。
[0031]实施例2:
[0032]一种微波协同pH偏移处理改善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
行:
[0033]步骤一:将大豆分离蛋白溶解于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0,0.01mol/L)中,制成40mg/mL的蛋白溶液,并在室温下搅拌2h以保证蛋白充分水合;
[0034]步骤二:将步骤一的蛋白溶液用2mol/LHCl调节pH至2.0;
[0035]步骤三:立即将步骤二中的溶液用微波装置进行处理,同时进行搅拌以保证pH偏移的充分进行,所述微波参数为:微波功率600W,微波加热时间15min;
[0036]步骤四:步骤三结束后,随即用2mol/LNaOH调节蛋白溶液到pH 7.0,保持30min,然后样品经透析48h除去多余离子(透析袋截留量为7kDa)后冷冻干燥,研磨得到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粉末。
[0037]实施例3:
[0038]一种微波协同pH偏移处理改善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0039]步骤一:将大豆分离蛋白溶解于磷酸盐缓冲溶液(pH 7.0,0.01mol/L)中,制成40mg/mL的蛋白溶液,并在室温下搅拌2h以保证蛋白充分水合;
[0040]步骤二:将步骤一的蛋白溶液用2mol/LHCl调节pH至2.0;
[0041]步骤三:立即将步骤二中的溶液用微波装置进行处理,同时进行搅拌以保证pH偏移的充分进行,所述微波参数为:微波功率8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波协同pH偏移处理改善大豆分离蛋白功能特性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大豆分离蛋白溶解于磷酸盐缓冲溶液中,制成20~60mg/mL的蛋白溶液,并在室温下搅拌2h;步骤二:将步骤一的蛋白溶液用2mol/LHCl调节pH至1.5~3.0;步骤三:将步骤二中的溶液用微波装置进行处理,同时进行搅拌以保证pH偏移的充分进行;步骤四:用2mol/LNaOH调节蛋白溶液到pH 6.5~7.5,保持20~40min,然后样品经透析40~55h除去多余离子后冷冻干燥,研磨得到改性大豆分离蛋白粉末。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一中,所述磷酸盐缓冲溶液的pH为7.0,浓度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方李良王建忠李金鹏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