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纠偏机构的PCB线路板叠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455500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线路板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纠偏机构的PCB线路板叠合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活动设置有可纠偏夹持板,该种具有纠偏机构的PCB线路板叠合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可利用可纠偏夹持板对PCB线路板进行固定,限位滑块将在压缩弹簧的作用力下对PCB线路板的左右两侧进行固定,而线路板的前后两侧将通过固定组件来使得T形夹持块进行运动即固定,随后工作人员可控制可纠偏夹持板于底板顶板平面进行一定位移,直至运动至某特定位置后,控制压合组件的垂直方向运动来对PCB线路板进行叠合压制,压合组件内的两侧活动杆也可根据不同线路板尺寸进行调节,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线路板叠合排序存在偏差而导致叠合失败的问题。叠合失败的问题。叠合失败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纠偏机构的PCB线路板叠合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线路板加工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纠偏机构的PCB线路板叠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PCB线路板是电机元器件电器连接的提供者,印制电路板多用“PCB”来表示,而不能称其为“PCB板”,随着集成电路封装密度的增加,导致了互连线的高度集中,在印制电路的版面布局中,出现不可预见的设计问题,如噪声、杂散电容、串扰等,在单面板甚至是双面板中,由于可以实现的交叉数量有限,这些需求都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在大量互连和交叉需求的情况下,电路板要达到一个满意的性能,就必须将板层扩大到两层以上,因而出现了多层PCB线路板。
[0003]在现有的多层线路板生产过程中,通常需要先将PCB线路板进行排序叠合,但是,缺乏必要的纠偏机构,导致线路板叠合的质量受到影响,位置存在偏差而导致叠合失败,基于此,本技术设计了一种具有纠偏机构的PCB线路板叠合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上述背景,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纠偏机构的PCB线路板叠合装置,该种具有纠偏机构的PCB线路板叠合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可利用可纠偏夹持板对PCB线路板进行固定,限位滑块将在压缩弹簧的作用力下对PCB线路板的左右两侧进行固定,而线路板的前后两侧将通过固定组件来使得T形夹持块进行运动即固定,随后工作人员可控制可纠偏夹持板于底板顶板平面进行一定位移,直至运动至某特定位置后,控制压合组件的垂直方向运动来对PCB线路板进行叠合压制,压合组件内的两侧活动杆也可根据不同线路板尺寸进行调节,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线路板叠合排序存在偏差而导致叠合失败的问题。
[0005]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具有纠偏机构的PCB线路板叠合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顶端活动设置有可纠偏夹持板,且可纠偏夹持板的顶端开设有夹持槽,所述可纠偏夹持板内设置有固定组件,且固定组件包括有滑轨板,所述滑轨板的内壁两侧均滑动设置有滑杆,且两组滑杆的顶端一侧均螺接有固定块,两组所述滑杆的一端均贯穿滑轨板的外壁设置有T形夹持块,且两组T形夹持块的顶端均延伸至夹持槽内,所述滑轨板的顶端转动设置有转盘,且转盘的顶端贯穿开设有两组弧形滑槽,两组所述固定块的顶端贯穿滑轨板分别与两组弧形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底板的后端设置有压合组件。
[0007]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可纠偏夹持板的内腔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滑轨板与转盘的轴心连接。
[0008]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顶端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可纠偏夹持板的底端设置有滑块,且滑块的外壁与第一滑槽滑动连接。
[000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底板的底端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脚,
且底板的顶端开设有传动槽,所述传动槽内转动设置有螺纹杆,且螺纹杆的一端贯穿底板设置有手柄,所述滑轨板的底端设置有螺母座,且螺母座的内壁与螺纹杆连接。
[0010]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螺母座的内壁设置有与螺纹杆外壁螺纹相适配的内螺纹槽。
[001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槽的内壁底端滑动设置有两组限位滑块,且两组限位滑块的外壁均设置有压缩弹簧,两组所述压缩弹簧的一端分别与夹持槽的内壁左右两侧连接。
[0012]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夹持槽的内壁底端开设有第二滑槽,且第二滑槽的内壁与限位滑块滑动连接。
[0013]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压合组件包括有支撑架,且支撑架的前端顶侧设置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输出端设置有压合板,且压合板的底端两侧设置均有活动杆。
[0014]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两组所述活动杆均延伸至压合板的顶端设置有定位螺栓。
[0015]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6]该种具有纠偏机构的PCB线路板叠合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可利用可纠偏夹持板对PCB线路板进行固定,限位滑块将在压缩弹簧的作用力下对PCB线路板的左右两侧进行固定,而线路板的前后两侧将通过固定组件来使得T形夹持块进行运动即固定,随后工作人员可控制可纠偏夹持板于底板顶板平面进行一定位移,直至运动至某特定位置后,控制压合组件的垂直方向运动来对PCB线路板进行叠合压制,压合组件内的两侧活动杆也可根据不同线路板尺寸进行调节,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线路板叠合排序存在偏差而导致叠合失败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8]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底板结构顶视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可纠偏夹持板结构底视示意图;
[0021]图4为本技术可纠偏夹持板结构顶视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固定组件结构顶视示意图;
[0023]图6为本技术T形夹持块结构示意图。
[0024]附图标号说明:
[0025]100、底板;101、第一滑槽;102、传动槽;110、螺纹杆;120、手柄;130、支撑脚; 200、可纠偏夹持板;201、夹持槽;202、第二滑槽;210、滑块;220、螺母座;221、内螺纹槽;230、限位滑块;240、压缩弹簧;300、固定组件;310、转盘;311、弧形滑槽;320、滑轨板;330、滑杆;340、固定块;350、T形夹持块;400、压合组件;410、支撑架;420、液压杆;430、压合板;440、活
动杆;450、定位螺栓。
[0026]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9]另外,在本技术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纠偏机构的PCB线路板叠合装置,包括底板(100),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0)的顶端活动设置有可纠偏夹持板(200),且可纠偏夹持板(200)的顶端开设有夹持槽(201),所述可纠偏夹持板(200)内设置有固定组件(300),且固定组件(300)包括有滑轨板(320),所述滑轨板(320)的内壁两侧均滑动设置有滑杆(330),且两组滑杆(330)的顶端一侧均螺接有固定块(340),两组所述滑杆(330)的一端均贯穿滑轨板(320)的外壁设置有T形夹持块(350),且两组T形夹持块(350)的顶端均延伸至夹持槽(201)内,所述滑轨板(320)的顶端转动设置有转盘(310),且转盘(310)的顶端贯穿开设有两组弧形滑槽(311),两组所述固定块(340)的顶端贯穿滑轨板(320)分别与两组弧形滑槽(31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底板(100)的后端设置有压合组件(40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纠偏机构的PCB线路板叠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纠偏夹持板(200)的内腔设置有电机,且电机的输出端贯穿滑轨板(320)与转盘(310)的轴心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纠偏机构的PCB线路板叠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0)的顶端开设有第一滑槽(101),所述可纠偏夹持板(200)的底端设置有滑块(210),且滑块(210)的外壁与第一滑槽(101)滑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纠偏机构的PCB线路板叠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00)的底端通过螺栓安装有支撑脚(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华倩朱银君周明飞李岩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保税区方舟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