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发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455448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8-17 12: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水发电机,包括吸水装置、前导叶装置、多级增压装置、转轴和发电装置,所述吸水装置的入口端与废水供应管道连通,吸水装置的出口端与前导叶装置的入口相连,前导叶装置装配于转轴的前端;所述多级增压装置包括多个依次连通且间隔装配在转轴上的叶轮组件,首级叶轮组件的前端与前导叶装置的出口连通,末级叶轮组件的后端配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与末级叶轮组件连通;所述发电装置安装在排水管后方,且发电装置的输入端与转轴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设计吸水装置,提高入水流量,捕获废水中的水流能;设计前导叶装置,前导叶装置内流道截面积随水流方向逐渐减小,提高了水流动能。提高了水流动能。提高了水流动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发电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发电机
,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发电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在城市用水中占比较高,对其排放污水的处理是当前和今后城市节水和城市水环境保护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目前的废水处理流程中,废水经处理后大部分直接循环利用或排放,其中蕴含的大量水力资源没有得到合理利用,造成了能源浪费;小部分通过贯流式水轮机实现能量的转换,在大流量、中高水头的使用场景下具有较高的转换效率与经济性。然而,处理后的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具有分布广泛、流速低、水头低等特点,若仍采用传统的水轮机来完成能量转化,会因启动困难、发出的功率小等问题导致能量无法被充分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绿色环保的废水发电机。
[0004]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废水发电机,包括吸水装置、前导叶装置、多级增压装置、转轴和发电装置,所述吸水装置的入口端与废水供应管道连通,吸水装置的出口端与前导叶装置的入口相连,前导叶装置装配于转轴的前端;所述多级增压装置包括多个依次连通且间隔装配在转轴上的叶轮组件,首级叶轮组件的前端与前导叶装置的出口连通,末级叶轮组件的后端配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与末级叶轮组件连通;所述发电装置安装在排水管后方,且发电装置的输入端与转轴相连。
[0005]按上述方案,所述前导叶装置包括前导叶壳体,以及安装在前导叶壳体内部的收集叶轮、螺旋导叶和转动体,所述前导叶壳体的两端开口,前导叶壳体的大口径端与吸水装置的出口端相连;前导叶壳体的大口径端与多级增压装置相连;所述收集叶轮设于前导叶壳体的大口径端,收集叶轮和转动体均装配于转轴上;所述螺旋导叶的根部与转动体相连,螺旋导叶与前导叶壳体和转动体围合形成流道,流道的入口与收集叶轮的出水口连通,流道的出口与多级增压装置的入口连通。
[0006]按上述方案,流道截面积随水流方向逐渐减小。
[0007]按上述方案,所述吸水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导流罩、增压流管和扩张门;所述导流罩和扩张门均为两端开口的喇叭形结构;导流罩的大口径端连接有采集口,导流罩的小口径端与增压流管的一端相连,增压流管的另一端与扩张门的小口径端相连,扩张门的大口径端与前导叶壳体的大口径端相连。
[0008]按上述方案,增压流管的管径小于导流罩和扩张门的最大口径。
[0009]按上述方案,所述叶轮组件包括叶轮壳体、安装于叶轮壳体内的叶轮;所述叶轮壳体的前端开口,叶轮壳体的后端面中心开设有过水孔;所述叶轮包括主轮盘、主叶片、环状体、扩散导叶和叶轮导叶,所述主轮盘中部开有与转轴适配的轴孔,主轮盘的前端面周向间
隔布置主叶片,主轮盘的后端面与叶轮壳体之间形成流道背腔;所述环状体设于轮盘外沿,若干扩散导叶周向安装在环状体上,与环形体形成分流道,分流道的出口端开设有与流道背腔连通的过流孔;所述叶轮导叶设于流道背腔内,叶轮导叶装配于转轴上,叶轮导叶的出口侧与叶轮壳体的过水孔连通。
[0010]按上述方案,首级叶轮组件的叶轮壳体前端面设有前固定板,前固定板上开设有与前导叶装置连通的过水孔;中间级叶轮组件的叶轮壳体依次连接,前一级叶轮组件的叶轮壳体过流孔与后一级叶轮组件的叶轮壳体连通;末级叶轮组件的叶轮壳体后端设有后固定板,后固定板上开设有与排水管连通的过水孔。
[0011]按上述方案,所述转动体为前端横截面大、后端横截面小的内部中空结构;所述转动体通过轴承A安装在转轴上,轴承A通过端部的轴套压紧。
[001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具有分布广泛、流速低、水头低等特点,创造地设计出吸水装置,利用导流罩、增压流管和扩张门协同作用,提高入水流量,捕获废水中的水流能,水流能转换为机械能,再由发电机使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实现了能量的充分利用,结构简单,绿色环保;设计前导叶装置,前导叶装置内流道截面积随水流方向逐渐减小,提高了水流动能,水流在多级增压装置内不断蓄能,直至推动叶轮开始旋转,启动更加快速;本专利技术可用于山村河流等拥有丰富的微水头水力资源的应用场景,前景十分广阔。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个具体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0014]图2为本实施例的爆炸示意图。
[0015]图3为本实施例的剖视主视图。
[0016]图4为本实施例的半剖示意图。
[0017]图5为本实施例中叶轮的前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8]图6为本实施例中叶轮的后侧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

导流罩,2

收集叶轮,3

轴套,4

轴承A,5

轴承架,6

前导叶装置,6.1

前导叶壳体,6.2

螺旋导叶,6.3

转动体,7

前固定板,8

叶轮,8.1

主轮盘,8.2

主叶片,8.3

环状体,8.4

扩散导叶,8.5

轴孔,8.6

流道背腔连通的过流孔;9

叶轮导叶,10

转轴,11

叶轮壳体,12

双头螺柱,13

后固定板,14

排水管,15

轴承B,16

大支板,17

轴承固定环,18

套筒,19

发电装置,20

增压流管,21

扩张门,22

吸水装置,23

多级增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描述。
[0021]如图1~4所示的一种废水发电机,包括吸水装置22、前导叶装置6、多级增压装置23、转轴10和发电装置19,所述吸水装置22的入口端与废水供应管道连通,吸水装置22的出口端与前导叶装置6的入口相连,前导叶装置6装配于转轴10的前端;所述多级增压装置23包括多个依次连通且间隔装配在转轴10上的叶轮组件,首级叶轮组件的前端与前导叶装置6的出口连通,末级叶轮组件的后端配置有排水管14,排水管14与末级叶轮组件连通;所述发电装置19安装在排水管14后方,且发电装置19的输入端与转轴10相连。
[0022]本专利技术中,废水经吸水装置22进入前导叶装置6,后流经多级增压装置23,带动多级叶轮组件转动,转轴10随之转动,水流能转换为机械能,发电装置19将机械能转换为电能;废水经排水管14排出。
[0023]优选地,所述前导叶装置6包括前导叶壳体6.1,以及安装在前导叶壳体6.1内部的收集叶轮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发电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水装置、前导叶装置、多级增压装置、转轴和发电装置,所述吸水装置的入口端与废水供应管道连通,吸水装置的出口端与前导叶装置的入口相连,前导叶装置装配于转轴的前端;所述多级增压装置包括多个依次连通且间隔装配在转轴上的叶轮组件,首级叶轮组件的前端与前导叶装置的出口连通,末级叶轮组件的后端配置有排水管,排水管与末级叶轮组件连通;所述发电装置安装在排水管后方,且发电装置的输入端与转轴相连。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导叶装置包括前导叶壳体,以及安装在前导叶壳体内部的收集叶轮、螺旋导叶和转动体,所述前导叶壳体的两端开口,前导叶壳体的大口径端与吸水装置的出口端相连;前导叶壳体的大口径端与多级增压装置相连;所述收集叶轮设于前导叶壳体的大口径端,收集叶轮和转动体均装配于转轴上;所述螺旋导叶的根部与转动体相连,螺旋导叶与前导叶壳体和转动体围合形成流道,流道的入口与收集叶轮的出水口连通,流道的出口与多级增压装置的入口连通。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废水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流道截面积随水流方向逐渐减小。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发电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装置包括依次连通的导流罩、增压流管和扩张门;所述导流罩和扩张门均为两端开口的喇叭形结构;导流罩的大口径端连接有采集口,导流罩的小口径端与增压流管的一端相连,增压流管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恬吴莹王世浩黄炜杰汤旭晶薄宇泽韩承宇柳蓓何泽华明敬哲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